李紅麗 解雪冬 李彥喻 王西 楊嬌
【摘要】大學生兼職在很多高校已經形成一股熱潮。但是,在兼職過程中也會出現諸多問題。該調查通過對云南保山學院在校學生兼職現狀的研究分析,了解目前兼職現狀以及兼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總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對學校對大學生的兼職管理提出一些淺薄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兼職 社會調查
【基金項目】保山學院大學生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16BSXS001)。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192-02
一、保山學院兼職現狀的調查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我們將調查問卷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沒有從事過兼職的同學對兼職的態度和以及期待的情況調查,另一部分是有過兼職經歷的同學對兼職的目的和期望的情況調查。并就此展開調查。問卷調查對象:保山學院的在校大學生。調查方法:采取了實地抽樣調查的方式調查,并且根據已有的各大報紙、雜志和參考文獻對現如今的在校大學生兼職情況的描述做的問卷,再以調查結果對大學生的兼職信息進行摘錄、分析。問卷調查的過程:我們一共發放了1400份調查問卷,收回了1331份,其中有效的有1050份,無效的有281份。數據采用Exel軟件處理。
(二)問卷調查數據的分析
1.從事社會兼職的動機。
調查統計得知,目前有72%的大學生決定做兼職的原因是積累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鍛煉自己的能力,為就業做準備,并且可以從中獲取一定的報酬,以此來減輕家里的負擔。有11%的大學生是因為個人興趣愛好,結交更多的朋友,只有極少的9%的大學生是出于周圍同學的影響,隨大流,純粹因為好玩,以及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
2.獲得兼職工作信息的渠道。
調查統計得知,大學生尋找兼職的渠道各種各樣,有33%的大學生是通過熟人幫忙介紹得到的兼職工作,有13%的人是通過校內的勤工儉學組織獲得的兼職信息,一般通過這種渠道獲得的信息會比較安全,也比較有保障,通過互聯網獲得的兼職信息也占有18%的比例,校園信息欄中也會有一定的信息量。綜合可知,大多數大學生還是會選擇比較有保障的渠道來獲得兼職信息,因此,在大學生選擇兼職途徑時,主要考慮獲得兼職的途徑和信息是否可靠。
3.安排從事社會兼職的時間。
調查統計得知,大學生的兼職時間都很少,一般都比較集中在周末或者長假,有35%的大學生是利用寒暑假,有28%的大學生是利用周末,有13%的大學生是利用五一、十一等長假,也有23%的大學生是課余時間去做兼職,這些同學并不占用上課時間去從事兼職,但是有1%的大學生仍然會不惜占用上課時間去做兼職,為了做兼職甚至可以逃課,由此看來如何合理安排兼職和上課時間的關系不容忽視。
4.兼職的收入將會用到何處?
調查統計得知,有30%的大學生是將兼職收入用來做生活費,有30%的大學生是將兼職收入用做額外零花錢,這兩種用途所占的比例最大,有19%的大學生是將兼職收入慢慢積累起來購買想要的東西,有8%的大學生是將兼職收入存起來用作學費,也7%的大學生是用作其他用途。
5.家長對從事兼職的態度。
從總體看,應該是出于安全和學業的顧慮,有50%的家長基本同意子女從事兼職,有25%的家長則完全同意子女從事兼職,并給予鼓勵,有10%的家長基本不同意子女從事兼職,還有極少數3%的家長完全不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也有12%的家長對于子女從事兼職持無所謂的態度。
6.從事兼職工作時的顧慮有哪些?
調查統計得知,有24%的大學生擔心雇主們拖欠工資,有21%的大學生沒有自信,擔心自己能力不足,這兩種情況所占的比例較大,17%的大學生則是擔心人生安全沒有保障,8%的大學生是因為害怕與陌生人交流,有12%的大學生擔心與在校學習產生沖突。
7.學校是否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
調查統計得知,有70%的大學生認為學校還是很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有21%的大學生認為可有可無,有極少的一部分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
二、大學生兼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兼職所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與統計,由于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與外界接觸較少,就算要接觸,一般都是通過網絡,因此,大多數人都是在網上找兼職。實際上大學生獲得兼職的渠道不僅有限,而且通過網絡和中介公司的可行性也十分低。
在兼職過程中社會方面的問題得不到保障一直是人們很苦惱的問題。據了解,我國在兼職這方面并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規章制度,由于缺乏相關法律的保護,使得在外做兼職的同學在安全,薪水等方面得不到保障。
就目前來看,高校對大學生從事兼職的態度并不明確,保持著既不贊同,也不反對的態度,由于大學生兼職大多數是在校外進行的,學生的兼職情況學習也難以掌握,這就造成了對兼職學生管理的盲區。同時由于大學生兼職與上課時間有沖突,或兼職情況過多,就會導致影響學業的情況。
(二)原因分析
1.學生分析。進入大學是大學生離開家,獨立生活的開始。雖然我們是大學生了,但是畢竟接觸社會的時間較少,因此環境適應能力會有點差,心理不成熟,容易沖動,自我保護意識薄弱,防范意識差,這樣就導致很容易上當受騙。
2.學校原因。大學生兼職是學生提高自生能力的一種表現。但是目前高校對大學生兼職缺乏關注與重視,沒有給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導,對于剛入學的大學生,沒有進行兼職這方面的安全教育,導致學生安全防范意識較低,學校對一些虛假招聘廣告打擊力度還不夠,學校里面和宿舍門上隨處可見張貼的招聘海報。
3.社會原因。目前,對于大學生兼職還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社會對大學生兼職的關注度不夠,使得大多數學生的權益得不到保障,使得許多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三、應對大學生兼職的對策和建議
(一)給大學生的建議
作為兼職主體的大學生來說,面對兼職應該正確的看待,對待兼職應該視為一種鍛煉自己的機會,提高自己能力的手段,而不是單純的為了獲得金錢酬勞。同時在選擇兼職的過程中,應選擇更能鍛煉自己和提升自己能力的工作,在兼職的過程中利用好機會去鍛煉自己。要提高防范意識,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尋找兼職過程中,要對相關法律意識有深層次了解,有一定的法律常識以保障人身財產安全。遇到問題要積極面對,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給學校的建議
學校作為大學生的教育管理組織,有責任和義務對大學生的兼職進行相應的指導和制定相關規章制度為大學生兼職提高便利。學校要定期開展兼職交流會,建立學習的信心。同時也可定期開展安全教育講座,使同學增強自我防范意識。組織專門教師進行大學生兼職問題的研究,以滿足大學生兼職指導的要求。
(三)給家長的建議
家長在大學生兼職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長應該站在中立的立場上,尊重子女的選擇,及時和子女交流溝通,了解子女的思想動態,對于子女兼職的想法給予合理的建議,分析其利弊,將最后決定權交由子女決定。同時,在子女兼職期間,保持聯絡,關心子女的人身安全。
(四)給社會的建議
法律保障是大學生兼職的必要條件,應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規定。確實保障大學生及用人單位雙方的權益,如社會保險、工資標準、勞動福利等。把大學生兼職問題社會化和公眾化,減少不法分子的趁機而入。也希望用人單位免費為大學生開展創業指導培訓,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大學生兼職提供和創造機會。
參考文獻:
[1]姜馨蓓.大學生兼職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14.
[2]韋娜.在校大學生兼職現狀調查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1.
作者簡介:
李紅麗(1997-),女,白族,云南大理人,大專,專科在讀,研究方向: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