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榮子
摘 要:隨著現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社會中矛盾也越發的突出。建立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機制是關乎民生的大事,十分的迫切。本文以此為切入點,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為進一步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預防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研究探討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現階段為了加強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的發展,必須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惜花費大力氣來研究和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積極建立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有效機制,更好地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當前我國社會矛盾呈現出來的特點及原因
(一)當前社會矛盾以利益矛盾為主。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現階段更主要地表現為社會經濟中的利益矛盾。在這樣一個時期里,各主體圍繞利益問題而引發的矛盾將日益增多和表面化,并以此構成我國一切社會矛盾的基礎,成為社會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社會矛盾顯性化。社會利益矛盾的關聯多極化、復雜化,導致在轉型期一點小事或一個小的矛盾都有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社會矛盾,造成一系列的后果。
(三)矛盾沖突群體化。與過去相對的、分散的社會矛盾相比,轉型期矛盾個體交往組織化程度和群體性交往頻率增加。社會轉型期不少矛盾都存在于利益群體沖突之中,因此,一旦出現利益矛盾,處理社會矛盾時,就不單單只是個體性利益矛盾,而是群體性矛盾。
(四)矛盾博弈政治化。矛盾的表現程度、區域范圍,對抗性都有所增強,與以往上訪群眾情緒較為溫和不同,現在往往容易失控。不少群體性上訪群眾往往存在組織者,不排除背后被人利用、操縱和指使的情形,有的甚至還與境外新聞機構聯系或通過互聯網傳播失實消息。所有這些社會矛盾博弈政治化的特征,值得我們去關注。
(五)矛盾解決復雜化。轉型期社會矛盾涉及范圍大,影響人員多,社會影響廣,形成穩定共識的難度進一步增大,處理難度增強。近年來社會矛盾的主要問題已逐步由歷史遺留問題為主轉變為以現實問題為主,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社會性和時代性,與整個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進程緊密相連。但要求解決社會矛盾的行為方式過于激烈,從上訪演變為鬧訪,從鬧訪演變成鬧事,社會矛盾起先的集體聚集往往會演變為群體性治安事件,甚至出現嚴重違法犯罪現象。
二、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
(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奠定確保社會穩定的堅實的物質基礎。1.要大力發展經濟,靠發展經濟來逐步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要不斷提高基層黨員領導干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提高他們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能力,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的實力,切實解決基層組織建設的經費問題。2.要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核心指導思想。要從具體措施上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進一步增加醫療衛生投入、完善醫療衛生制度、推動教育體制改革、實現義務教育的公平性。在保證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著重治理引起矛盾滋生的環境,加快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重建社會信用,重構利益協調機制。
(二)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干部執政水平。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不斷提高執政本領,努力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敏銳的洞察力和準確的判斷力。1.果斷的快速反應能力。作為處置事件的領導者必須快字當頭,快速反應并及時控制局勢,以積極的態度去贏得時間和空間,以正確的措施去贏得公眾和輿論。在處置中始終堅持不退、不變、不躲、不假之原則。2.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首先要在短時間內聚集黨委、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以及媒介等社會各界資源并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其次要高效有序地組織各方面人員開展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能。3.從容駕馭全局的能力。要從事件本身的性質及政策、法律規定考慮,又要從處置的社會效果、經濟效果和政治效果來進行考慮。4.敏銳的鑒別能力。要善于捕捉真實的信息,準確分析和研判事件的性質及發展態勢,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從而主動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態的擴大和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發生。
(三)要建立健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處理機制。1.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首先要健全社會矛盾信息收集和處理機制,簡化溝通層級,擴大信息覆蓋面,建立全方位的信息網絡系統。其次要保持信訪工作超前性,把群體性事件苗頭解決在基層。最后,要緊緊依靠基層組織和方方面面的力量,加強鄉鎮專業巡防隊伍建設,加強社會矛盾排查,防止“小糾紛”轉化成“大事件”。2.各部門聯動配合,建立健全矛盾糾紛調控機制。一是加強農村社會治安調控機制建設。在廣大農村,緊密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立、健全專門的治安隊伍,促進村民的積極參與,形成群防、群治的治安隊伍,實現農村治安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全面提高治安區域的覆蓋率。二是加強城鎮社區治安調控機制建設。城鎮社區的社會治安調控機制,要堅持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方針,構建嚴密的網絡,以小區域的治安穩定帶動和促進整個城鎮社會治安的穩定。
參考文獻:
[1]郭鵬.關于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幾點思考——基于貴州省余慶縣的實地考察[J].社科縱橫,2016,31(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