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梅 漆志鵬 余曉光 楊成根
【摘 要】眾所周知,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在全國已經是大勢所趨,本文以南昌市紅谷灘區各大高校為例,采用調查問卷、校園隨機采訪,以及實地考察的形式,對數據進行匯總,采用聚類分析的數學模型,進一步探究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存在的實質性問題。
【關鍵詞】數學模型 圖書館 對外開放 聚類分析
一、引言
大學圖書館能否要向全社會開放的問題已經上升到社會層面,由于它是個敏感問題,所以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意見不是很統一,主要原因是圖書館的館藏實力,以及硬件設施實力,能否承受對社會人士開放的壓力。為共建和諧健康的,科技文明的小康社會,就應該為廣大人群提供學習知識的平臺,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切實的解決那些想學但是沒有氛圍,或者沒有資源的人的苦惱,所以高校圖書館的公益性,正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基于調研的結果分析
為得到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存在的問題,以及尋求實質性意見,我們展開調查。使數據更真實、更具有權威性,我們不僅采用是實地考察,實地采訪,并且采用網絡微信平臺QQ平臺以及學校貼吧等各大交流平臺,以及問多星技術的支持,對圈定地區的大學生進行調查訪問。
經過200多份的調查問卷,我們了解到高校大學生有61.4%的人平常喜歡去圖書館自習,比較大的原因是因為圖書館人多有學習氛圍,而38.46%的人不喜歡去圖書館自習主要原因是圖書館人多走動太亂,不利于學習,從數據上看來,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圖書館有學習的氛圍,撇開考試高峰期,平常圖書館的多余座位一般,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少,在我們調查的人群中,有38.46%的人認為建議開放,他們的見識比較有遠見,考慮到社會階層,這樣可以與更多的社會人士分享自己的圖書資源,而有61.54%大部分的人不建議開放,他們從圖書館的現狀出發,更多的考慮是圖書館的硬件設施不夠全面,比如影響衛生情況,以及圖書館座位不足,以及秩序問題等等。
聚類分析是依據一定的標準對被分析的諸多對象進行分類,其步驟為(1)對數據做預處理,主要是求出標準化矩陣,得到綜合因子(2)求出“距離”統計量(3)利用組間聯接、最近鄰元素法等方法對被分析對象聚類,并畫出聚類圖,我們用聚類分析數學模型解決這個問題,把調查問卷的原因結果進行標號,分別以標號,根據綜合因子的得分,利用軟件spss19.0對不同的問卷數據按照組間聯接法,采用平方Euclidean距離進行聚類,可得到分類樹狀圖,根據圖形得出問題的方向,進而提出解決方案。
很多參與問卷的同學對解決方案中擬定的圖書館片面的改造建議持肯定的態度,他們很同意對社會人士到圖書館的借閱進行實名制,并且進行相應的收取押金,這樣很大程度上使社會人士更加注重圖書的安全問題,另外,可以考慮設立社會人士閱讀專區,限制每日進館閱讀人數上限,在高校考試的高峰期或者在周六周日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這樣,一來可以緩解圖書館圖書緊張問題,二來也可以給同學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當然也可以開放學校網絡閱讀平臺。
三、小結
對于高校圖書館開放人云亦云,各抒己見,主要是圖書館的內部問題,或者是學校與社會接洽的磨合點。但是時代在前進,止步于當前是不切實際的做法,我們必須去探索去探究開放之路。從某些意義上說,如果能在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研究秩序的前提下,將我們圖書館豐富的圖書資源對外開放,不僅不足為奇,還是值得鼓勵的。試想,書是一樣的書,讀的人越多,書本身的作用發揮的越大。特別是在當前這種閱讀和鉆研之風日漸式微,而銅臭和浮躁之氣甚囂塵上的不良風氣中,這種做法顯然更有突出的凈化風氣的積極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于海燕.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3):204.
[2]潘肇輝.試論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的必要性及開放策略[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5,(01):116-118.
[3]段燕.談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12(03):34-37.
[5]張靜茹.近十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研究綜述[J].新世紀圖書館,2013,(04):41-43+40.
[6]湯輝,荀麗芳.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所存在問題及治理機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3,31(02):11-13.
[7]葉莎莎,朱小梅. 國外大學圖書館對外開放服務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2,(06):88-93.
[8]李龍.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德爾菲法的調查報告[J].圖書館建設,2011,(06):63-66.
課題資助:南昌航空大學第十二屆“三小”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項目(2017SX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