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靈子 陳新宇 張曉迪
(山東建筑大學,山東 濟南 250101)
黃金矩形是黃金比例的一種運用,黃金矩形相鄰兩邊之比是1.618比1,以此黃金分割率構造的黃金矩形,能夠讓畫面更具美感,因此廣泛被運用于美術設計之中。
一般綠地廣場的設計需要滿足校園景觀、方便通行、滿足集體活動等功能。綠地廣場的選擇選址多居于校園入口或者主建筑群之間,一方面要方便人群通行,同時也承擔了校園的景觀作用。綠地廣場設計的原則要結合周邊教學樓所帶來的藝術與科學相融合的學術氛圍,形成以感性、理性互相滲透的設計思路,運用科學計算的設計手法來呈現(xiàn)廣場景觀的自然美感。
首先在梯形的基地中截取一個矩形,使矩形的長寬比約為0.618,用線型水池圍合作為矩形區(qū)域的界定。CD:AD=DE:EA=EG:GD=Ha:HE=ZI:IH=0.618其次以HZ為直徑所形成的圓形區(qū)域形成水池,abGE為硬質(zhì)鋪裝區(qū)域。過H、G、F、J、A 點 作 螺 旋線,形成景觀墻。延長 KF、JE至基地邊緣,形成主要交通道路,再分別取 AE、BJ中點 j、i,并過這兩個點作延長線至基地邊緣為次要交通道路。最后以水池為中心作曲線分別連接至基地的四條邊形成曲線型廣場次要交通道路(如圖1所示)。

圖1
1.景觀墻。
黃金矩形分割法的具象體現(xiàn)是一條完美的螺旋線,在自然顯現(xiàn)和動植物紋理中十分常見,是自然美與理性的結晶。所以在設施中使用景觀墻來表現(xiàn)強調(diào)這條螺旋線的美感。另一方面,景觀設施的形式與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在景觀墻上進行浮雕,敘述學校建筑系與藝術系的發(fā)展歷史,以供加深觀者對院系學科的理解,發(fā)揚學術精神,傳遞校園文化。
2.靜水池。
靜水池位于黃金矩形的螺旋線的發(fā)散中心,是以HZ的長度為直徑的正圓形水池。并按照黃金矩形的分割方法類推,在abHZ的矩形面積的0.618倍處的區(qū)域設置了栽有孤植景觀樹的親水平臺,供人休憩停留(如圖2所示)。

圖2
由于該地塊承擔著重要的交通功能,所以在流線設計上遵循“四通八達”的設計原則,既有直行的快速步行道路,也有休閑的螺旋狀慢速步行道路。直線曲線的結合同時在視覺上也打破了單調(diào)性。地形方面,為了突破黃金矩形與平坦地面結合產(chǎn)生的過于理性的感受,在面積較小的矩形分割區(qū)域做升方處理,一方面豐富了游客的使用體驗,一方面呼應了螺旋線景觀墻的形式感。
由于基地北側(cè)緊鄰學校主入口,所以將大部分高大喬木集中在北側(cè),并向基地南側(cè)漸變。
在平面上,是由北向南先密后疏再密,廣場中部留出大量空白綠地,使人們在學校總體環(huán)境缺少留白綠地的情況下得到身心放松。
在立面上,是由北向南先高大后矮小再高大,與地形起伏呈負相關,一方面增加了場地趣味性,另一方面從整體視覺上避免過高和過低的高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