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家庭、家風建設的重要性,本文聯系實際,以安慶地區家族家風為例重點闡述領導干部要做家風建設的表率。
關鍵詞:家風建設;新時代家風
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家庭、家風建設的重要性,明確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1]
一、家風的內涵及特點
(一)家風的內涵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一般指由父母或祖輩提倡并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范家庭成員的風尚和作風。
新文化運動之后,中國家風建立的基礎變成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西方教育學為基礎的新時代家風。
(二)新時代家風的特點
融合性
新時代家風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融合性,融合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西方的科學精神,具體到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又表現為革命性和創新性。
革命性
今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個革命”重要論斷,新時代家風也具有很強的革命性,主要表現為"紅色家風"的誕生和發展。
紅色家風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各個時代的優秀共產黨人在長期革命實踐、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家庭風尚。在安慶有這樣一個紅色家庭,革命家風在這個家庭得到延續。“父子三委員,兄弟兩英杰”就是對陳獨秀父子三人最好的概括。陳延年和陳喬年在父親陳獨秀的影響下走上革命的道路,后來兄弟倆被國名黨反動派殺害,犧牲時都才二十多歲。
創新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是新時代家風創新性的來源。
二、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家風建設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包含了無數家庭優秀的家風,這些家風歷經千百年的傳承淬煉形成永久延續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里面有一篇回憶他母親給他說精忠報國的典故,他說:“精忠報國在我腦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2]
在安慶市宜秀區有一個這樣的大家族,他“潛德不耀”的人品,“學行篤實”、“愛國奉獻”精神世世代代相傳。鐵硯山房是這個大家族的故居,號稱兩鄧故居。一鄧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篆刻家鄧石如。另外一鄧就是現代偉大的科學家,兩彈元勛——鄧稼先。
鄧稼先自幼在父親的引導下,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他用切身行動詮釋了“忠孝”的內涵。北京陷落后,日軍逼著市民和學生開會游行慶祝他們的勝利。還在念書的鄧稼先氣不過,撕碎了旗子,扔到地上還踩了一腳。這件事雖然被搪塞過去,但是鄧稼先不能在北京繼續待下去,家里安排他遠赴昆明繼續求學。臨行前,父親交代他:“以后你一定要學科學,學科學對國家有用。”這句話,被他牢牢記在腦海里,也成為他一生的追求。1958年,當國家需要他來領導核事業的研究時,他毅然接受了任務,從此他過上了隱姓埋名的日子。在一次空投核彈失敗后,為了研究失敗原因,他親自去試驗場地找碎彈,為此他的身體受到嚴重的放射性損害。 鄧稼先不僅自己這么做,對子女也是言傳身教。女兒去美國讀研前的一天,鄧稼先突然問她:“你看過《走向深淵》這部電影么?”這部電影講述女大學生阿卜萊在歐洲求學期間,因貪圖享受被情報機關所利用,并將她在火箭基地工作的男友拖下水的故事。女兒立刻明白了:“爸,我不會的。”鄧稼先用最簡單樸素的方式教育著自己的孩子。
作為“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將才智、精力、榮譽甚至生命,全部獻給了中國的核事業,將對父母、妻子和兒女的愛化為對國家、民族的大愛。[3]
(二)家風建設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
《大學》有云:“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按照一些社會學家的說法,現代社會已經進“小家庭時代”,社會被分割成一個個小的家庭單位,而越是在這樣的“小家庭時代”,越需要“家風”的熏陶、規范和引導。
在安慶桐城有這樣一個家族,他的“六尺巷禮讓為先,篤素堂廉儉傳家”的家風傳誦至今。六尺巷典故人所皆知,他不僅體現禮讓大度的寶貴精神,還反應出優良的家風家訓在家族傳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張英在寫給子孫的《聰訓齋語》講到“治家之道,謹肅(謹慎恭肅)為要”,這些家訓在后世子孫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子張廷玉對《聰訓齋語》家訓“終身誦之”,并在為官處事中進一步發揚了謙虛謹慎的作風。“張英家族深受康雍乾三位皇帝的青睞,素有“父子雙宰相”“三世得謚”“六代翰林”等贊譽。六尺巷不僅是張英個人修養的直觀體現,更反應出家風建設在促進社會和諧上的重要作用。[4]
(三)家風建設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迫切需要
從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看,出問題的干部普遍家規不嚴、家風不正,家屬親屬相互影響、惡性循環,形成家族式窩案、家族式腐敗。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江西省委書記蘇榮案屬于非常典型的“家族式腐敗”,他的親屬十多人都曾利用他的權力為人辦事,收受好處。所以蘇榮最后在他的懺悔錄中說:“治家不力,管束不嚴,家教失序是我鑄成大錯的直接原因。”
三、做涵養良好家風的表率
(一)加強學習和自身的修養,構建慈孝和諧的家庭關系
一是要堅持學習,提高自身修養。二是要做到平等相待,履行義務。三是要帶頭培育家庭親情。
(二)培育積極向上的生活追求,樹立見賢思齊的教育導向
一是要確定正確的家庭目標。二是要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三是要培育見賢思齊的良好品行。
(三)堅持從嚴從儉的治家方式,抵制低俗奢侈的不良風氣
一是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二是嚴格要求家人,避免關愛變成損害。三是堅持從嚴從儉,堅決抵制低俗奢侈之風。
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良好家風是中華文明的璀璨明珠,也是黨員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重要軟實力。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抓好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 [5]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新春團拜會上的講話.2015年2月17日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出版地: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
[3]唐蕊.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紀檢監察雜志,2016.08
[4]張澤國.張英后人、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館原館長.出版地: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016
[5]習近平.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2016年12月12日
(作者單位: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