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彩旋
摘 要:結構游戲是一種豐富有意義的活動,對發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幼兒體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的發展,結構游戲也越來越得到教育者的重視。而怎樣正確的指導幼兒結構游戲也是件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結構游戲;幼兒創造力;教師指導
一、結構游戲的種類
(1)積木游戲:積木游戲的材料是各種積木或其他代用品作為游戲材料進行的結構游戲。積木材料的式樣很多,有大、中、小型積木,有空心或實心型積木,有動物拼圖積木等,可用于建構和象征游戲,例如眾多民族的玩具娃娃,反映當地農場和寵物的動物圖片和社區交通工具的玩具車,世界各地建筑的圖片等。
(2)積竹游戲:指將竹子制成各種大小、長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們進行構造物體的游戲。積竹的材料自然是竹子,可構造“坦克、火車、飛機”,還可建“橋梁、公園”,構造出的物體同樣栩栩如生,富有情趣。我國南方盛產竹子,積竹游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3)積塑游戲:用塑料制作的各種形狀的片、塊、粒、棒等部件,通過接插、鑲嵌組成各種物體或建筑物模型。積塑輕便耐用,便于清潔。
(4)金屬構造游戲:以帶孔眼的金屬片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絲結合,建造成各種車輛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戲:用火柴桿、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紙搓成紙棍等作為游戲材料,拼出各種圖形的一種游戲。
(6)拼圖游戲:用木板、紙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狀的薄片并按規定方法進行拼擺的一種游戲,如可拼擺動物的房屋、故事情節等畫面。傳統的七巧板就屬于這類游戲。
(7)玩沙玩水玩雪游戲:沙土是一種不定型的結構游戲材料,在幼兒園環創中可以投放沙池和戲水池,北方的冬天還可以利用大自然的饋贈,推雪人、打雪仗等游戲,讓幼兒隨意操作,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結構游戲的指導
(一)創設思想和物質條件,保證結構游戲的順利開展
1、豐富幼兒的知識,加深對建筑物體的感性認知。
要積極培養幼兒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從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熟悉的物品入手。教師不但要引導幼兒掌握物體的主要特征,還要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區分物體間的不同之處和特點,這樣有利于幼兒通過構造,真實地再現周圍生活的物體,舉一反三,在構造物體時進行加工和發明。
2、提供多種低結構材料,結合游戲主題,使游戲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幼兒園應該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多種原材料進行加工改造。比如:在美工區中,我提出了“環保時裝秀”的游戲主題,給幼兒投放各種可以制作“衣服”的低結構材料。如:紙張、硬片、塑料片、塑料袋、碎布、毛根、毛線等等,要求幼兒盡情的發揮自己的創意,DIY出各種各樣的服裝和裝飾品,如有的用廢報紙就能做出漂亮的環保裙子,有的用塑料袋制作出馬甲。但在使用低結構材料時要色彩鮮艷,能夠激起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還必須注意低結構材料安全衛生,并且經常性檢查淘汰損壞的材料。
3、幫助幼兒掌握結構活動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有了對建筑物體的感性認識,還必需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才能把這種認知通過材料表達出來,而教師引導幼兒掌握結構游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時必需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例如: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建構區可以選擇搭建一些簡單的單一的物件,比如房子、汽車等,在進行游戲時還可以給物品分類;而對于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各方面的能力較為強一點,這時候可以建構一些比較綜合的物件,比如說火車道跟火車的組合,這種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比較綜合的物件。
(二)保證幼兒的主體地位,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
首先,要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逐步培養幼兒獨立構造。一開始,幼兒的建筑活動往往是盲目性的,教師應適時引導,將幼兒無目的的游戲動作變為有目的的行為。其次,教師要重視在游戲過程中不時激起幼兒的新需要,豐富游戲內容,深化游戲主題。一個新的游戲主題才能引起幼兒的新鮮感,因此,教師要深入引導游戲的內容,激起幼兒新的建構設想,新的建構需要,從而使建構游戲得以順利開展并且延伸。
(三)結構游戲與各領域游戲相互聯系,互相滲透
第一、同各領域的聯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各領域的內容互相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幼兒建構游戲的主題通常是以教師的語言啟發或講故事等形式烘托發生,語言領域形成的知識印象是結構游戲開展的基礎,而其他領域是結構游戲得以發展的條件。諸如“停車場”、“馬路上的汽車”等建構主題活動也就應運而生了。幼兒善于模仿,比如搭好“馬路上的汽車”,他們會設想汽車沒油了,車胎爆了,于是又出現了“汽車加油站”、“汽車修理站”。一塊積木不小心碰掉了,他們又會靈機一動編出另一段故事……。因此,教師要根據五大領域的內容和目標,再結合幼兒已有經驗能使一個簡單的主題活動豐富多元化,妙趣橫生。
第二、同其它各類游戲的聯系
建構游戲同角色游戲的關系最密切。如“娃娃家”、“公共汽車”、“幼兒園”等先要進行建構,安排場景;建構游戲在建成某一物體或場景后,也經常加入角色和情節,發展成為角色游戲。比如“軍事基地”建成以后,幼兒立刻投入了軍事游戲,插一面紅旗作為解放軍陣地,豎一面黑旗作為敵人陣地。雙方“交戰”每一個小朋友是那么投入,那么逼真。嘴巴模擬槍炮聲,“繳槍投降!”聲勾勒了一副生動而興奮的戰斗局面。游戲中,建筑物不小心造破壞了,小朋友們也能繼續沉溺在游戲里,宣布“雙方暫時停戰,各自清理戰場”,有的還組織戰士“維修建筑,改進武器”。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又重新轉入了建筑活動。
三、結語
總之,結合各領域教學活動進行建筑構造,在利用建筑效果進行其它游戲,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建筑興趣,而且促進了孩子的思維和想象的發展,使小朋友身心各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參考文獻
[1]葛爽.論幼兒園結構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03):274-275.
[2]楊珊珊.幼兒園結構游戲材料配備與使用的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作者單位:田東縣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