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博宇
摘 要: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2016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605.86億公斤,連續十二連增后雖略有下降,仍然是一個豐收年,糧食總產量、商品量都穩居全國一。但這些產出有我們付出的沉重的代價。一是環境污染代價。二是土壤質量下降代價。三是農產品質量下降代價。雖然黑龍江省是綠色食品大省,省委、省政府努力打造優質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但仍然是以化肥農藥、獸藥和添加劑來保障和提高大宗農畜產品產量為主要生產方式,使大多數老百姓吃不上綠色和有機的農畜產品。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是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發展當務之急。我們急時啟動實施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范工程,推動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本文通過農村固定觀察點數據對黑龍江省種植業與畜牧業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制約種養結合的因素,提出發展黑龍江省種養結合對產業結構調整、綠色生態農業與農民增收的相應啟示。
關健詞:種養;結合
一、黑龍江省種植業與畜牧業目前狀況分析
(一)畜牧業產值產量穩步攀升
在推行了種養結合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后,黑龍江省畜牧業增產增收效果明顯。2012年黑龍江省固定觀察點畜牧業產值為3293976元,2016 年穩步提升到 4099107元,五年中畜牧業產值增加了805131元。肉類總產量由 2012年的 63814千克上升到2016年的124628千克,增加60814千克,增長 95.3%;禽蛋產量由2012年的12578千克上升到 2016年的15680千克,增加 3102千克,增長24.66%。鮮奶產量由2012年的208380千克上升到 2016年的278700千克,增加70320千克,增長33.75%。
(二)種植業去庫存效果顯著
畜牧業是利用畜禽的生理機能,通過人工飼養、繁殖,使其將飼料等植物能轉變為動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等畜產品的生產部門。因此飼料是畜牧業的基礎。畜生產過程中飼料的成本通常占總成本的60%以上。2016年,黑龍江省農村固定觀察點畜牧業消耗精飼料數量為952837千克,占玉米產量的16.3%,同比增長2.02%。畜牧業消耗青貯飼料數量為165573千克,同比增長45.85%。
如圖2,2012~2016年,黑龍江省農村固定觀察點主要畜產品價格與玉米價格比還是呈現出具有規律性波動。按照畜糧比利潤規律來看黑龍江省的近幾年來養殖業利潤一直處于很高的位置區間內波動。所以說在黑龍江省進行生豬生產有利于農民增收。
(三)種養結合保障農戶穩定增收
2012~2016年,黑龍江省農村固定觀察點主要畜產品價格增長率與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率波動性趨同(如圖4)。主要畜產品價格先由2013年同比下降22.9%到2014年同比上漲3.1%,然后連續三年上行到2016同比上升56.7%。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率在2012年同比上升7.2%后增長率開始上升,開始四年的平穩上升,2016年因玉米價格下行,農民收入略有下降。所以我們不難看出黑龍江省種養結合有利于保障農戶穩定增收。
二、影響黑龍江省種養結合的因素
(一)黑龍江省農戶風險意識淡薄威脅農民增收
我國畜牧業保險啟動實施以來,保險規模不斷增大,風險保障作用逐步發揮,對促進養殖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目前我國畜牧業保險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與建設現代畜牧業的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黑龍江省農村固定觀察點種植養殖農戶長期憑經驗辦事,存在僥幸心理,對畜牧業保險的作用以及保險知識缺乏必要的了解,對保險的認識與理解存在誤區,不愿參加保險。應加大對畜牧業保險的宣傳力度,提高養殖戶的風險意識。
(二)種養結合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比例不高
完整的種養結合模式應是在規?;霓r田中匹配養殖規模適度的畜禽場,并且按相應規模建立種養結合生態農業的設施和配備機械設備。種養結合的農戶需要的主要設施設備有:厭氧發酵設施、管網設施、專用運糞車輛、糞便堆放發酵場地、沼液(尿液)貯存池、滴灌或噴灌設施、固體有機肥施用機械等。這些基礎設施對于一些小型種養結合的農戶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因此,許多農戶都未能按照要求配備全部的農業設施及設備,勢必會影響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的生態效益。
(三)種養大戶融資難
黑龍江省種養大戶自身經營素質限制其貸款融 資的可獲得性;資金的趨利性促使金融機構不愿為種 養大戶提供資金支持;同時,由于具有導向作用的政府扶持行為扶持力度不足間接制約著種養大戶的外 源融資。由此可見,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對黑龍江省種養大戶獲取融資起到抑制作用。
三、黑龍江省發展種養結合的建議
(一)完善畜牧業生產保險體系為農戶增收保駕護航
總體來看,我國畜牧業保險數年來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建立現代畜牧業保險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尚處于探索階段,在保險的科學性、靈活性和條款完備性方面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在研究設計畜牧業保險時,不能單純就保險而論保險,要充分考慮各地實際情況和產業發展政策,在不同農業政策、大的宏觀政策環境中準確把握畜牧業保險的定位,使之與其他政策相互配套。
(二)認養式養殖打造“生態畜牧業”
為了滿足城里人吃上“生態”“放心”肉的心愿,推出據有黑龍江省特色“畜牧產品認養”模式。其實,北京、山東、遼寧、浙江等地早已存在“畜牧產品認養”形式?!靶竽廉a品認養”這個概念,就是城里人自己或組織幾個人,聯合到養殖農戶領養原生態畜牧產品,待畜牧產品長成符合要求時,由養殖農戶提供屠宰服務。這樣就能讓城里人通過專門選購幼仔認養,同時全程參與監管的方式,確保吃上放心的“原生態”畜牧產品。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