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 要:高中化學具有應用性極強的特點,和我們的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對化學知識予以學習,有利于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一些自然知識,也能夠讓我們更為科學的去處理生活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初中相比,化學這門學科在結構與知識內容方面的難度均有了極大的提升,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將掌握到的化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以此來對自己的思維框架予以有效的構建,進而深化對化學相關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高中;化學知識;生活;應用
高中化學的針對性與實用性均較強,我們的生活與生產活動均離不開化學,其在確保社會穩定的運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化學這門學科也在進行著不斷的細分,并逐漸滲透到了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提升對化學知識的儲備并非是我們學習化學的主要目標,更不是為了應付高考,而是要學以致用,將所掌握到的化學知識和生活當中一些較為常見的現象結合起來,適當的進行創新,以此來更好的服務生活。
一、傳統酒精測試儀
近年來,我國因酒后駕車所導致的人員傷亡事件逐漸增多,一幕幕慘劇讓人們謹記于心,因此國家增強了對酒后駕駛的整治與查處力度,使得酒精測試儀的使用頻率不斷升高。眾所周知,酒類飲品當中包含有一種能夠刺激人體大腦的元素,即乙醇。人攝入過量的乙醇就會出現反應遲鈍以及思維混亂等不良反應,若在這一狀態下駕駛車輛就極易引發安全事故。由于人體從吸收到排放乙醇需要8個小時,因此交警會使用酒精測試儀來對駕駛員予以檢測,若短時間內飲用過酒品,那么必然難逃酒精測試儀的檢測。酒精測試儀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了乙醇所具有的還原性,即在酸性環境下,乙醇會和重鉻酸鉀產生氧化還原反應,重鉻酸鉀本身為橙紅色,但若接觸乙醇就會生成藍綠色的硫酸鉻。根據這一原理,就能夠有效的分辨出駕駛員是否酒后駕車,確保了道路安全。但當前交警大多都是使用的電化學燃料電池型酒精檢測儀,主要是其操作與攜帶更為方便,同時也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二、食用加碘食鹽
碘對人體來講尤為重要,其影響著人體身體健康,若缺少碘那么人就會出現各類疾病,如甲狀腺腫大等。海帶與紫菜等相關海產品當中富含碘,但由于我國內陸省份極多,受生活習慣的影響,部分人很少或不喜歡吃這些海產品,為了能夠確保人們能夠攝入足夠的碘國家規定了在食用鹽當中加入適當的碘元素,因此食用鹽當中包含著豐富的碘酸鉀,其是我們獲取碘元素的主要方式。但碘酸鉀穩定性不強,在光照與高溫的環境下會發生分解,所以我們在保存食用鹽時要將其放置在陰涼處,同時在烹飪時加鹽之后應迅速出鍋,確保我們哪能夠給攝入足夠的碘元素。
三、去除水垢
雖然自來水在出廠前會經過層層工序的過濾與凈化,但城市輸水管使用時間較長,自來水在經過輸水管就會攜帶一些金屬離子,如鎂、鈣離子。同時,我們在用金屬水壺燒水時也可以發現,水壺底部和壺壁上會出現一些白色硬物,這樣不但會對水壺的美觀造成影響,還會讓人覺得水質不干凈,未達到飲用標準。其實水壺底部的水垢主要為碳酸鈣以及氫氧化鎂等金屬化合物的沉淀,為堿性。我們通過學習高中化學知識可以了解到,讓酸性物質和堿性金屬化合物發生中和反應,能夠生成可溶性鹽類化合物。此外在工業生產中,鈣離子還常以硫酸鈣形式沉淀下來形成水垢。由于硫酸鈣是中性鹽,不溶于酸或堿,加入碳酸鈉使硫酸鈣沉淀轉化為碳酸鈣,就方便除去。因為硫酸鈣的KSP與碳酸鈣的KSP(溶度積常數)為可以進行反應。通過對這一化學知識的利用,我們就能夠有效的將水壺當中的水垢清除掉。
四、服裝領域的運用
我們在市場當中買到的衣服并不是通過純天然加工而制作的,其是結合化學原理,通過對部分物質予以合成與加工,然后再結合相關的物理方式進行進一步的處理,這樣在多次工序下,才成為我們所看到的服裝。以皮革服飾為例,在制作皮革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將動物身上的皮剝離下來,然后再運用鞣酸與重鉻酸鉀對生皮予以進一步加工,這一工序就是運用了化學知識,這樣在化學反應之后,就會讓原本容易腐爛、有異味以及干燥的生皮變成較為柔順與干凈的生皮革。還有部分皮革是由高分子材料所合成的,其中主要運用到的材料為聚氯乙烯,具體方式為將這一材料與織物紗線予以粘合。此外合成高分子材料所制成的絲線還應用在很多領域,如以聚羥基乙酸和聚二氧六環酮制成的手術縫合線可被人體吸收且不會出現使用天然材料時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以凱夫拉纖維(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制成的防彈刺背心和防爆膜,能很好的吸收爆炸和槍擊產生的沖擊,明顯減少了戰斗中的人員傷亡。因此,化學在服裝領域所起到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
綜上所述,我們應對高中化學知識予以有效的掌握,并將其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此來解決我們在生活當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其次,我們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化學對個人以及國家的發展極其重要,尤其是現階段現代化建設大力推動的社會背景下,作為祖國接班人的我們,更應該增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理念及提高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而刻苦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牛志遠.關于高中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之我見[J].未來英才,2017(15).
[2]朱博文.高中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8(12):167-167.
[3]秦晟.淺談高中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J].當代化工研究,2017(8):64-65.
(作者單位:寧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