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冶
摘 要:城市規劃在客觀上來講,其主要是影響居民生活和社會的進步。綠色城市規劃,是現階段的重要工作。對于城市而言,由于擁擠程度較高,導致社會生產、生活不得不以犧牲周邊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在長久的工作中,無論是社會環境還是自然環境,均遭到了較大的破壞,由此給城市造成了惡性循環。綠色城市是新提出的一種觀點,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應在規劃與設計上努力,達到較高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關鍵詞:綠色城市;規劃;設計
前言
現代化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城市規劃和設計的要求以及層次也相應提高,城市大量人口的安置,城市經濟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建筑空間。人們既需要有大量的建筑來滿足工作、生活的需要,又渴望有優美的綠色開放空間來放松心情。然而城市的空間是有限的,針對我國城市的實際情況,通過綠色城市規劃設計能夠更好地協調經濟、自然以及生活之間的關系。
一、綠色城市概述
城市綠色化發展、建設,是今后的重要工作方向。對于我國而言,城市的數量不斷增多,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在增長速度上非常的快。通過建設綠色城市,一方面可遏制污染的惡化,另一方面可以為生產、生活提供更好的環境,減少對環境污染的同時,實現城市的可持續建設,減少經濟損失和社會損失。在此,本文主要對綠色城市進行論述。
(一)遏制城市蔓延
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城市的蔓延表現出了惡性循環的狀態。很多人認為,城市的發展意味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升,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但從整體上來看,目前的很多城市,不僅霧霾、沙塵暴嚴重,同時在水資源方面的污染也相對嚴重,無法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對經濟的增長和社會建設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綠色城市的建設,就是為了更好的遏制城市蔓延,適當的保留鄉村鎮的數量,平衡社會的城市數量,防止造成惡性循環。另一方面,遏制城市的蔓延,還表現在綠色城市的優化方面。現今的部分城市,正在積極的建設綠化帶、修建公園、改善環境,但收效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周邊城市污染較為嚴重。所以,遏制城市的蔓延,可以為綠色城市建設,提供較好的外部條件。
(二)保持土地的生態
對于綠色城市而言,其建設的目的之一在于,保持土地持久的生態模式。目前,我國的生態環境明顯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相對而言,很多城市雖然表面上比較“干凈”,但在實際的建設和發展中,其依賴較多的清理措施和綠化措施來完成,一旦這些措施停止,這部分城市勢必會走入到高污染的行列。由此可見,城市的綠化建設,不能總是依賴人工措施,應力求保持土地的生態,利用大自然的自我凈化能力,改善城市的各種污染和不良問題。保持土地的生態,是綠色城市的重要指標。在我國的一些沿海城市,由于綠色規劃較為完善,因此當地的空氣質量較高,不僅土地肥沃,同時還能實現自給自足,形成了小范圍的良性循環。不可否認的是,沿海城市存在很多的優勢,這是內陸城市所無法比擬的。因此,保持土地的生態,還應該進一步的利用城市發展的優勢。
二、綠色城市規劃與設計重點
綠色城市在現階段的建設中,雖然明確了方向和目標,但在建設過程中,總體的進度相對緩慢,未能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果,導致國家的綜合國力未得到持久的提升。在綠色城市的建設中,規劃與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兩項工作。規劃方面,應保證與周邊城市的協調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高貼合度;設計方面,需滿足生產、生活的需求。在此,本文主要對綠色城市規劃與設計重點進行論述。
(一)低碳城市
綠色城市講究的是能夠促使城市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后,依然保持干凈的土地和清新的空氣。這就要求我們在綠色城市的規劃中,積極實現低碳城市。在目前,很多城市的碳排放量都嚴重超標,各種大小工廠對城市的空氣影響非常嚴重;大型工廠和高污染企業,其排放的物質含炭量非常的高,因此直接影響到了土地的干凈和周邊環境。低碳規劃將成為決定綠色城市能否建設成功的重要工作。第一,需根據國家政策和條文規定,直接取締部分工廠,從源頭減少碳排放量。第二,選擇清潔能源進行應用,減少對不可再生能源的開采。第三,告別傳統的工作模式,建立良性循環。第四,對于碳排放量高的區域,給予強力的整治,運用較多的方法來完成空氣的凈化、水源的凈化、土地的凈化。
(二)加強綠化建設
目前,之所以無法完全依靠自然的恢復能力來實現綠色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在很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嚴重的污染,這已經超出了自然環境的自我凈化能力。為此,應在今后的發展中,持續加強綠化建設。綠化建設雖然是依靠人工措施來完成的,但卻有利于建設綠色城市的良性循環,通過長期的努力,可進一步的恢復自然環境的自我凈化能力。第一,必須加強綠色植物的種植,保證城市的綠化植物能夠與城市的空氣、土地相互協調,不要做表面功夫。第二,加強對城市供水的改造,尤其是重點污染區域的整治。第三,需要與周邊城市合作,建立大環境上的綠色化,避免因周邊環境不理想,造成綠化建設成果的不穩定。
(三)深化技術研究
綠色城市在設計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城市的交通規劃、建筑布局等等,這些都需要較多的技術來完成。例如,在交通規劃方面,需通過GPS等技術,對各區域的交通進行定位,搜集較多的信息與數據,以此來優化設計交通路線,減少交通擁堵,實現交通流暢。同時,根據得到的數據與現實情況結合,增強道路或者是橋梁的建設,在固有的空間上進行優化,實現綠色城市的良性發展。日后,需進一步的深化各方面的技術,滿足綠色城市建設的要求。
結束語
進行綠色城市規劃和設計,應該重視人和自然之間的相處,確保人和環境能夠協調發展,讓城市具備綠色屏障,從而降低大氣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在進行綠色城市規劃的時候,還應該重視園林景觀方面的設計,推廣應用綠色植物,這樣能夠將人文和自然環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推動城市更好地發展。本文對綠色城市規劃與設計重點進行討論,從現有的工作成果來看,綠色城市規劃與設計,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并創造出了較大的價值。今后,還需進一步對綠色城市進行研究,實現規劃與設計的多元化發展,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濤.關于實現城市規劃生態化的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6):17-18.
[2]王丹.生態城市建設中規劃與綠化問題研究[J].門窗,2015,(06):156.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城鄉規劃編制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