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化建設,“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背景下,社會發展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越來越高。高校作為人才培育的主陣地之一,其完善的英語教學模式構建尤為重要,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基于移動網絡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其本身良好的開放性、交互性,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體驗,對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具有顯著作用。本文基于對移動網絡環境下高校英語教學變化的分析,就其新型模式構建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移動網絡;移動學習
【作者簡介】胡冬霞,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引言
語言作為社會交際需求和實踐的產物,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唯有在交際中才有生命力。對于大多數高校學生而言,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其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差異,造成了較大學習難度。基于移動網絡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集整各類優質資源,創設良好的語言情景,在深化學生文化知識理解的同時,鍛煉了他們各方面能力素質,有關方面的研究備受關注。
一、移動網絡環境下的高校英語教學變化
隨著移動網絡的發展與應用,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此衍生出的移動學習模式,對高校英語教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其良好的開放性、自由性以及交互性,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完美的教學服務體驗。具體而言,在基于移動網絡的高校英語教學環節中,師生角色地位發生了明顯變化,教師更加強調自身引導職能發揮,而學生作為主體,其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有效增強。相比于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移動學習主張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學習,關注其個性差異,實現了定制化教學。在具體操作中,學生不再單純地遵從教師指令,而是附著上了鮮明的主觀色彩,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素質等,制定更加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學習目標,其教學參與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大幅提升。而高校教師則可利用移動網絡平臺,重新整合各類英語教學素材,并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呈現和傳導,突出了形象化知識。另外,移動網絡技術應用,還為師生提供了更加平等高效的交互平臺,提高了教學及時性、實時性,還有利于拉近師生間距離。
二、基于移動網絡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移動網絡方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為信息交互提供了新的通道,這對高校英語教學發展而言亦有重要意義。作者結合上述分析和實際情況,基于移動網絡,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高校英語教學新型模式構建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1.加強基礎建設。移動學習是一種基于軟硬件環境支持的新型教學模式,對推進素質教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大眾化,生源數量急劇增長,對網絡應用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高校應重視移動網絡建設,可采用與通信部門合作的方式,整合即有資源,適度加大在此方面的建設資金分配,優化無線網絡系統,拓展網絡帶寬,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移動學習體驗。同時,高校還需意識到網絡安全建設的重要性,及時更新管理系統,包括防火墻、病毒查殺等,保證學生信息安全,避除不良信息對其健康成長的干擾。另外,教師作為主導,是基于移動網絡英語教學新型模式構建的關鍵,對其綜合能力素養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新時期,高校應重視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教研培訓活動,更新其思想理念,加大對移動學習特點及優勢的應用宣傳,重新確認教師職責要求,并對照其能力素質現狀,豐富他們的學識涵養,提高其移動網絡應用能力,使之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學服務。
2.完善課程設置。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者對知識意義的建構依賴于知識產生的情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我國對外貿易及交流活動日漸頻繁,但是對于大部分高校學生而言,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在其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卻很少,情景缺失,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了諸多不便。基于移動網絡的高校英語教學課程建設,應注重豐富多樣的資源重構,包括文字、影像、視頻等,并創設良好的語言情景,進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在具體踐行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移動網絡搜集與教材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素材,如文化背景、人物形象等,并制作成課件分享給學生,以便于他們更加深刻地領悟相關知識內涵。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可利用QQ、微信等即時互動工具,向學生推送一些音頻、視頻等資料,并針對性地設置幾個問題,督促和引導學生自行預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基于此,教師還需整理課前預習階段學生提出的問題,找出其中典型和關鍵問題,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并事后作細致地講解,深化學生認知。
3.創新評價體制。評價作為高校英語教學系統中的有機構成部分,其本質價值并非分化學生,而是為下一階段的教與學優化提供信息依據。完善的高校英語教學評價機制,應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結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其個性差異,以促進他們全面、健康發展。與總結性評價側重對知識和技能的檢查不同,形成性評價更加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應用的整個過程,其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學習,減弱了評價的甄別、選撥功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移動網絡應用為高校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應注重師生共同參與,并落實到各個環節中。在教師評價中,通過系統、全方位、多元化的監控來掌握學生表現,可基于移動網絡,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際互動,了解他們的思想行為日常,并及時發展其中存在問題,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強化工作。同時,在學生評價中,亦可利用移動網絡平臺,在保護其私密空間的基礎上,搜集其對同學、教師的建議,客觀考察事實,了解其真實需求及意愿,針對性地改革優化英語教學模式。
4.組織課外活動。語言作為人類獨有的技能之一,其不僅僅是一種交際工具,更重要的是傳播文化、鍛煉能力。在高校英語教學系統中,一味地依靠課堂時間是很難完成預設目標的,還需進一步開發和利用第二課堂,組織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在此過程中,移動學習模式則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例如,教師可建構以班級為單位的移動學習平臺,設定某個特殊場景,引導學生協作討論,明確課程導向目標,促進同學之間的互動交際,增進友誼的同時,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同時,還可利用移動網絡,搜集與英語文化相關的活動,營設真實語境,組織學生實踐,增加他們對英語知識、技能的應用頻率,繼而使之更好地掌握該門語言。對于有條件的院校,可組織國際交流活動,促進本校學生與以英語為母語其他院校學生的交流,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了解和吸收西方文化,迎合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戰略需求,提高英語人才培育品質。基于移動網絡的高校英語教學新模式,有了更加優質的課外活動發生平臺。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移動網絡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構建,對整個教學組織構成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未來英語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在具體踐行過程中,由于高校英語教學系統存在差異,本文作出的研究主要針對普范現象。因此,作者希望高校重視基于移動網絡的英語教學新型模式建設,可基于本文論點,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深入探究移動學習的特點及優勢,領悟其中內涵,并針對性地采取更多有效教學措施。
參考文獻:
[1]萬燕,黃旭.移動網絡環境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8(10):72-73.
[2]陳銘.移動學習支持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09):16-18.
[3]符雪喜.基于“課內+移動學習”模式的高校英語教學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2(04):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