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民辦高校逐漸成為為社會培育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高校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某些問題,其中,民辦高校中黨建工作的開展還存在不足。這些問題對于完善中國共產黨對民辦高校的管理,促進民辦高校健康可持續發展和維持民辦高校的穩定性具有不利影響,需要得到重視并予以解決。本文主要闡述民辦高校中存在的黨建問題,并探究其原因,另外,對該類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 民辦高校 黨建 黨組織
作者簡介:狄靜濤,吉林農業大學。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089
隨著社會的進步,民辦高校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在民辦高校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某些問題,其中,民辦高校中黨建工作的開展還存在不足。其黨建工作與民辦高校的發展步伐不一致,相對滯后。黨和民辦高校應當重視黨建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根據形勢和政策,不斷優化民辦高校的內部組織和治理結構,建立黨對民辦高校完整的管理體系,創新黨對民辦高校的領導和管理方式,加強黨對民辦高校的領導能力,加強我黨組織內部的心理認同,推進民辦高校可持續、穩定、和諧地發展。但是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民辦高校的長遠發展,需要加以解決。
一、民辦高校黨建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民辦高校黨建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黨委書記對于民辦高校的重大決策的作用不明顯;黨務干部群體需提高,黨組織保障難以確定;黨組織的隸屬關系不系統、不規范;黨對于民辦高校的管理力量薄弱,對黨員的管理難度較大;團組織的管理欠缺規范等。新時期下,民辦高校還會獲得進一步的發展,黨建工作必須要跟上形勢,及時改進,逐漸完善黨建的工作體制和具體實施的方法。
其一,黨委書記對于民辦高校的重大決策的作用不明顯。我國絕大多數的民辦高校的管理模式是校長負責制,設董事會進行領導,此類體制決定了黨組織在民辦高校中相對較弱的作用。一方面,部分民辦高校并非嚴格按照董事會議事程序進行決策,面對某些重大決定時,竟然主要依賴投資人的觀點,逐漸放大了民辦高校中董事會的職權。原本對董事會起著監督和制約作用的黨組織權力較弱,黨委書記對重大決策的參與度取決于其威信或資歷,董事會一干人等缺乏權力和體制的約束。
另一方面,民辦高校許多決策的確定和落實需要走行政程序,行政領導在做重要抉擇時往往規避黨組織的參與,民辦高校又缺乏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黨組織在決策中的作用,黨組織的義務和權利不清晰,行政部門和黨組織的溝通不徹底。有些行政部門卻認為黨委書記參與決策會制約自身的權力。
其二,民辦高校的黨組織不具備必要的條件以保障黨組織建設,黨組織隊伍的整體素質需要提高。部分民辦高校缺乏黨組織建設的經費,也沒有專職的黨務干部,另外,缺少場地開展活動。這些情況都致使民辦高校中部分院系、黨組織的工作無法貫徹落實下去,造成有組織無活動的現象。此外,民辦高校中相當部分的黨組織干部有職位卻無相應的待遇,輕視黨務干部的培育和提拔,導致黨建工作不易推進。
其三,民辦高校中黨組織的隸屬關系不明確,缺乏規范性。這一點主要表現為黨組織中區域性的差異。隸屬于地方市級的黨委,區級的黨委等領導下的黨組織建設工作推進較弱;而民辦高校中黨組織建設推進較好的則是直屬于省教育工委領導下的黨組織,因其政治核心作用,監督保障工作實施較好。許多基層黨組織在進行黨組織建設時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組織學習活動,培育新黨員等方面亟待改善。另外,部分區委的黨組織長年沒能培育和發展出一位黨員,部分預備黨員遲遲無法得到轉正的機會,基層黨組織建設停滯,無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其四,黨的力量相對較弱,對黨員進行管理的難度較大。民辦高校中教職工的流動性相對較大,人員復雜,有一些曾經在其他單位工作過的教職工拒絕將自身的黨組織關系轉入現入職的民辦高校,有些甚至選擇隱藏其黨員身份。這一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當前缺乏一套系統,行之有效的應對民辦高校中流動黨員的模式,所以,這一問題還在困擾著民辦高校中的黨組織,給黨組織工作的推動造成了阻礙。另外,由于民辦高校中的大學生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學生黨員的培育工作不好開展,其中發展黨員的速度慢,質量相對不高,大學生黨員的比例在學生中的較小,無法在民辦高校中的黨組織建設過程中做出較大的貢獻。
其五,共青團的組織管理不規范,工會建設不完善。共青團員是選拔黨員的后備軍,共青團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的后備力量之一。雖然當前民辦高校中都設立了共青團組織,但是其管理并不嚴謹,很難形成氣候,用黨的建設提升團的建設這一任務還很艱巨。除此之外,作為我黨的群眾組織,工會的建設也并不完善,民辦高校中的工會組織并未跟上整體的節奏,其組織滯后,具體表現為,八成以上的民辦高校并未設立工會組織,廣大民辦高校教職工的權益難以得到保護。
二、黨建存在阻礙的原因探究
這幾年我國民辦高校得到了有效的發展,但黨建工作仍存在部分問題,這是民辦高校進行黨建時都會遇到的普遍性問題,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辦學人員的意識不端。部分民辦高校的投資人或舉辦人缺乏端正、清晰的辦學思想。其中主要表現為,將辦學工作視為一種盈利方式,本質為了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人才。從思想上來看,他們不理解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為黨建工作意義不大,因此,對于黨建工作抱有不支持的態度和觀點。而民辦高校中的教職工只把自己視為學校中的一個過客,對學校工作的參與也并不深入,黨建工作并非教職工的硬指標,所以被身在其中的教職工所忽視。這種學校領導以及教職工對于黨建工作的不正確認識和理解使得民辦高校中的黨建工作逐步被忽視,被無情地邊緣化。
其二,黨建的制度建設存在問題。黨建制度不規范,不完善,過去的黨建推進的政策對于民辦高校這一部分涉及較少,民辦高校的黨組織建設制度不明確,不規范,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求。規范程度較低的黨組織建設造成民辦高校推進黨建工作中存在許多不明確的方面和工作盲點,曾經的制度規范對于民辦高校而言,可實施性較低,缺乏解決具體問題的適應性。
其三,不完善的體制問題是重要因素之一。民辦高校的內部治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規范化的管理體系,民辦高校實行院長負責制,設董事會進行領導,但董事會的議事過程缺乏規范性,在民辦高校這種管理制度之下,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開展并不具備明晰的規劃和指引,因而黨組織建設工作在民辦高校中易受到阻礙。
三、推進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策略
(一)要突破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停滯不前的瓶頸
民辦高等學校中之所以存在著黨建工作的制約因素,主要是由于民辦高校的辦學者對于黨組織建設的認識存在偏頗。這一原因并不難解釋,眾所周知,公辦的高等學校由國家教育部支持開設,國家財政提供資金支持,公立高校的建設經費由該校黨委進行管理,公立高校中的黨組織具有經濟實權。相反的,民辦高校建校是由投資人主導,學校的資產一學生們的學費。民辦學校的經費運轉由學校的董事會負責。但許多辦學者不提倡黨建工作的推進,因此民辦高校中黨組織隊伍得不到應有的配置。黨組織建設工作難以正常推進。
要突破民辦高校中黨建進展的瓶頸期,民辦高校中的黨組織必須力求尋求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加強黨組織隊伍建設。
第一,黨組織應向政府尋求幫助。主動與省及市的教育工委進行溝通,積極反映情況,向上級黨組織發起完善督導機制的請求,加強對民辦高校黨組織建設的評估與檢查。
另外,黨建工作的評估體系要成為民辦高校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并成為高校水平考核的重要因素;設立民辦高校具體的黨組織建設評價制度,根據此制度對民辦高校中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開展進行評估。要令學校董事會認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令學校領導真正明白并支持黨建工作,在資金、人才等方面保障黨建工作的進行,真正做到有人做事,有錢做事。另外,要把民辦高校中表現優秀的先進的黨組織成員納入民辦高校的整體表彰體系之中。
第二,民辦高校的黨組織要加強黨組織隊伍建設,民辦高校董事會要不斷學習。應組織學習民辦高校的投資方學習中央黨委關于加強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文件。了解并認真學習中央對于加強黨建戰略部署的精神。民辦高校黨組織需認真向其解釋存有疑惑的地方,令其認識到黨建工作的緊迫性。
(二)民辦高校黨組織要樹立堅韌的觀念
當民辦高校的辦學者仍無法正確認識黨建工作的必要性時,民辦黨組織要保持斗志,堅定觀念,要做以下幾件工作。
第一,提高民辦高校黨組織的服務意識,不能僅僅為了加強黨組織建設而建設,而是要發揮民辦高校黨組織的各項優勢,提高全體師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三觀,堅定中國信念,幫助民辦高校的管理部門明確教學的中心地位,加強教育質量,提升黨組織隊伍的服務觀念。
第二,黨組織對自身要嚴格要求。加強民辦高校黨組織隊伍的自我建設,明確黨組織的職能和義務,強化對黨員們的管理,規范其生活與工作,積極明確高校黨組織的中心地位。爭取發揮模范作用,給民辦高校中的學生和教職工樹立一個模范,以其自身的努力和貢獻獲得民辦高校董事會的理解和支持。
(三)不斷探究黨建工作推進的新方法
推進民辦高校中的黨組織建設就必須要不斷改進和完善黨組織推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創新工作方式。民辦高校黨組織要團結教職工完成他們的教學活動和教學任務,主動為群眾解決難題,化解矛盾,逐步開展黨建工作,最大程度上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為黨建工作的推進清理障礙等。
總而言之,推進民辦高校黨組織建設要從民辦高校實際情況出發,明確黨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正確的黨建觀念,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推進的方式方法,逐步擺脫民辦高校黨建發展的瓶頸,令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得到有效推進。
參考文獻:
[1]劉亞.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 (4).
[2]徐鵬.現階段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今日湖北旬刊.2015 (11).
[3]岳修峰.完善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對策思考.人民論壇.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