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武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現代化技術的進步,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人們對物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也不僅僅停留在目前的發展狀況,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與私營企業進行合作,達到共贏,PPP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應運而生。這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這大環境下,要求制定健全的法律體系,企業將選擇的投資項目達到預期的效果。這種PPP的模式對希望加入投資項目的社會資本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方式,但是在有收益的同時就會出現與風險并存。如何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成為投資項目的主要發展路徑,本文主要是分析了PPP模式的在投資項目問題上出現的一些風險,對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PPP模式;投資項目;財務風險;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8-0192-02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產業結構不斷地進行優化和調整,將傳統的融資方式進行優化,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目前PPP模式已經成為主流,這是政府和社會資本進行合作的一種方式,如果受到一系列的影響,需要及時的進行應對,這需要為投資做出判斷依據。在我國很多企業中的工程項目的開發管理主要是采用PPP模式,這種模式在應用的過程中時間相對比較短,因此企業在進行項目投資時,為了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國家和相應的人員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量,加強對新模式的研究,從中找出適合PPP模式發展的途徑。在我國很多思想和途徑的傳播比較慢,運用這種PPP熟練的模式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雖然現階段面臨著很多問題,但是,將這些問題進行重視,通過多方面的分析方法進行處理,PPP模式雖然具有一定的風險,但是也給企業帶來了機遇,需要通過良好的處理方式,將這種模式進行完善,從而創造更多的價值。
一、PPP模式概述
在基礎設施的建造過程中,PPP模式(圖1)是在政府和企業以及社會資本共同建立的一種發展模式。政府不斷推進城市化的建設,在城市和鄉鎮進行良好的規劃,在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創新,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單一的設施建設越來越少,需要進行建設的設施非常多,通過PPP模式的運用麻將建設設施的各個環節進行設置,將資金的流向,設施的質量等運用這種模式制定相關的擬定內容,擺著政府而和企業雙方都負責的態度,擬定合同,明確合同內容和工作記錄,在合作完畢時,依照合同進行檢驗。
二、PPP模式的投資風險有哪些
1.沒有法律作為依據
PPP模式的發展對投資項目有一定的作用,是建立在企業和國家的基礎上的,PPP模式的應用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所謂風險是因為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作為約束,對于國家而言,只有一紙文書,因此法律效率并不能正確的起到引導作用。國家和政府在與企業進行合作的同時,需要有一定之規,因為PPP模式并沒有法律作為依據,在進行合同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如果實施出現問題,管理也就隨之出現問題,如果合同的內容出現問題,那么合作的時候風險傾向就比較大,對于在合作中造成的損失和出現的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兩者共同承擔。企業財務的風險主要在稅收的財務款問題上,因為牽扯到稅收,就會牽扯到個人利益。站在企業的角度,因為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因此在PPP模式下,合同規定不明確,就會讓企業利用不明確因素進行鉆空子,加大自己利益收成,而這樣政府需要承擔更多的費用,加大財務風險。
2.P PP模式價格不明確
PPP模式的價格存在一定的不明確性,這樣在實施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不同的價格標準。這個價格標準如果不能及時的進行監督,很有可以能造成管理欠缺,最終導致PPP模式合作方,一部分企業通過這種漏洞謀取利益,因為價格的把控是需要進行細致的觀察和計算,如果在政策上沒有明確說明,很容易出現問題,這就會導致建造的設施質量不能保證,進而預期的效果也無法完成。對于企業的各項支出和收入都不能夠明確的進行了解,財務風險越來越高。企業的負責人對企業的責任不明確,對合同的約定并不重視,在施工的過程中并不能按照合同內容進行嚴格的執行,造成了一直在表面功夫上做文章。通過表面功夫爭取建設中的利益,一旦爭取到了項目,并不一定遵循項目合同內容。如果在進行約定的雙方,在建設施工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那么投資項目融資環節就會被擱置,其企業財務風險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三、PPP模式投資風險的控制有哪些對策
1.將企業風險進行合理的分管
PPP模式的發展主要是將建設工作做好,因為項目的融資對企業和國家的發展都有一定優勢的,如果國家承擔的比較多,則需要進行財務風險控制,如果企業在整個建設過程中處于劣勢地位,那么則需要對PPP模式進行更多的分析,保證其企業的發展。在項目的發展階段,尤其是進入實施階段,其參與的主體是具有一定獲利的,這種獲利可以通過分管的形式進行明確化,將各自的分工明確,其風險管控就會相對明確,在細節上進行把控,保證責任的雙方最大化盈利。
2.將企業風險成本進行控制
在PPP模式的管理下,企業和政府進行合作,本身會處于弱勢的狀態,其抗風險的能力并不強,在發生投資風險的時候,因為企業的承擔比較大,因此損失也比較大。這就需要企業對風險有很好的認識,尤其是對細節的把控,根據其責任進行準備金的投放,這種方式可以控制風險的成本,將資金放入共同的組件項目中,共同進行監管,這樣有利于提高主體參與度。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性,這種風險性有時非常難以把控,這就需要政府的經濟支持,項目各方因為其風險問題,造成利益損失,需要雙方共同承擔。
3.企業需要培養專業的管理機構
PPP模式所涉及的方面比較多,企業培養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去進行,政府在進行企業的選擇和資源的優化方面,還要從專業管理機構出發,只有將專業的管理機構進行良好的培養,才能夠保證項目的有效完成。
4.將PPP模式以法律作為依托
當PPP模式進行法律和法規的約束之后,政府和企業的合同的雙方可以根據工作的細節和內容進行法律約定。在這種模式下,加強法律法規的制定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國家首先需要對PPP模式進行仔細的研究,對這種模式下風險的評估找出必要的原因和癥結,在這個基礎上制定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控制風險。在制定法律法規的同時,國家需要將合同進行規范,將模式的細節進行研究,在嚴格控制政府建設的工作上進行整體把控,遵守規定,對企業在建設和施工的過程和項目實施環節進行操管。制定目標,將目標細化,通過目標的實現做好項目的建設工作。對資金要有總體的把握,在進行項目合作之前,要未雨綢繆,考慮到項目建設時的風險,加強控制,防患于未然。
5.企業對財務風險進行評估
如果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和研究。財務風險的存在是具有多樣化的,在進行投資和使用資金的過程中,企業需要進行風險的監測,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投資項目在其控制的范圍內。在進行收入錢款的時候需要通過法律法規進行明確,將其數目進行核算,然后存檔,在投資的時候需要進行風險控制,需要通過投資方進行出資和進行管理,當然越是專業的人才對管理方面比較得心應手,在風險出現的時候,需要及時的進行應對和解決。
四、PPP模式防范風險發生
企業對風險的防范意識應該從項目的初見到風險的控制都需要進行,這種識別意識主要是將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還要對風險進行整體評估,才可以做出應對風險的決策。當風險發生的時候可以進行防范措施補救。尤其是對風險承擔的雙方需要進行監督管理,因為與利益相掛鉤的問題,必須從監管上進行管理,將技術和組織將風險防范。
五、結語
PPP的模式在投資項目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我國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多,政府和企業可以通過模式的運作找出解決風險投資的方法,企業需要加強防范財務風險投資,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我國融資項目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