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林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發展的活性因子和最具競爭力的元素,教學質量提升的陣地是課堂,但如何在這個陣地上實現預期的目的呢?筆者根據多年的行政管理經驗和基層調研得出的結論,認為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有三個:一是學校教學改革的整體推進,二是教師課程實施能力的提升,三是教師課程實施的態度,這三個關鍵實際上就是精細化管理的具體體現。精細化是一種責任心和敬業精神,沒有責任心就不會注重細節。責任心體現在細節中,負責任就是從細節做起,重視教學和管理工作中的小事與細節,用心去發現一個個問題隱患,用心去管一件件小事情,以管理的精度謀求學校發展的高度。
一、精細化管理的“三個結合”
把每日巡課與推門聽課相結合。每日巡課的目的是了解整個學校的教學秩序,如教師課前準備情況,上課是否及時,學生聽課情況,課堂作業時間等。推門聽課的目的是更深入細致地觀察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聽課習慣,觀察課堂教學的效率。如果說日常巡課我們追求的是教學管理的廣度,那么推門聽課我求的是教學管理的深度,廣度與深度相結合,才能全面提高學校的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堅持每天安排教學管理人員進行兩次巡課,對教學情況進行記錄。對教師的優秀表現我們進行表揚,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也及時反饋,并在以后的巡課中重點檢查。
把教學引領與過關展示相結合。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提高教師的課程能力一直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以教學引領與過關展示相結合為原則,做到每一次課堂教學展示都能很好地體現這一原則,使上課者、觀課者有更為明確的目標,從而發揮課堂展示更大的作用。
把精細化視導與專項督導相結合。我們的精細化視導項目有每學期期初的學科計劃調研,每月進行的校內視導,期中的教學六認真調研,期末的復習計劃教案調研,學期教學質量調研等。這些精細化的六認真管理結合教師一個學期各個時段的工作,督促教師針對每個教學時段的不同特點認真做好教學工作。除了精細化視導,我們還針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更多專項的、即時的調研。我們采取了問卷調查、現場反饋、及時作業等形式,對各科教學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掌握了更多的第一手資料,為我們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措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二、課堂教學核心的“一個重視”
教學管理要以課堂為核心,課堂教學的研究要以問題為核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教學研究實現看得見的質量提升。首先,我們要求教師學會發現問題。不能只埋頭教書,還要學會抬頭看路。要明確一個理念,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教學問題可大可小,但一定要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其次,要專一,專一才能出效果。教研組在學習討論的基礎上,發現教學中的難點、疑點,并把它們作為學期重點攻克的對象,列入教研組計劃,報給教導處。教研組內的“小請客,輪流轉”“同課異構”“家長開放”等,就要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研究。教學管理人員在聽課和教研組考核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教師的問題解決意識。我們進行過“不同文體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數學課堂有效情境的運用”
“高效組織課堂內的小組合作”等問題的探究,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產生了積極影響。第三,要把學習、實踐和反思結合起來。在問題不能解決的時候,我們積極鼓勵教師“借力”,借教研組內各位教師之力,借學校各位有經驗的教師之力,借書籍、雜志、網絡之力。我認為辦法總比問題多,遇到問題不可怕,只要我們能齊心協力想辦法,問題總會解決。
三、課堂質量提升的“三大舉措”
1.建設教學資源庫
在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的同時,我們著力建好教學資源庫。我們資源庫有以下幾項:一是教學設計庫。我們將各級示范課、每周一課、送教課、評優課、參賽課等精品課做成學校經典,供上級領導調研時展示和日常教師取經。二是各學科備課資料庫。我們把教師的備課和自制課件上傳到學校信息室進行資源共享,使教師從枯燥無效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有時間去進行真正的教學研究。三是各年級習題庫,我們將典型練習題收集到信息室的專用計算機,以便教師和學生隨時查找。
2.多元化質量管理
學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呈現的素質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我們的教學質量管理的方式要多元化。我們要求每個學科的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語文除了筆試,還要考查學生的課外閱讀、口語交際、朗讀、背誦等情況;數學要考查學生的口算、實踐操作能力、數學表達能力;英語要考查學生的口語表達、課外閱讀、英文歌曲演唱,我們還不斷創新質量管理方式。
3.在課堂上“培優補償”
我們發現,后進生其實大都是在課堂上形成的。他們在課堂上沒有真正學懂,到課后再進行補償也就費時費力。而優生在課堂上“吃不飽”也是我們教師常常煩惱的一個問題。既然課堂是問題產生的原因,那我們就應該圍繞課堂去解決問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把補課放在課前而不是放在課后。我們讓教師在課前幫助后進生進行預習,了解后進生在哪個問題的學習上最為吃力,然后對他進行相應的輔導,并在課上對這些問題進行重點設計,使后進生能順利地學會相關內容。二是在課上實行“兵教兵”“兵練兵”的小組互助學習。針對疑難問題,讓先學會的學生教一教還沒有學會的學生。這樣先學會的學生在教授的過程中又進行了一個整理再學習的過程,沒學會的學生在同伴的再次講解中豁然開朗。三是在課堂練習中實施分層作業,確保一般學生能完成基本學習任務,而優秀學生能在積極的思維中得到更多的收獲。
總之,只有通過不斷完善管理模式,實現精細化的教學管理才能達到。為此,通過我們的觀摩和師生的反饋,我縣大多學校多年來一直堅持以課堂為核心的教學精細化管理,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今后我們還將加大力度繼續推廣。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