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林
摘 要:學生道德水平和素養的提高,一直以來備受教育界的廣大教育者的高度關注,而德育工作的系統化為全面有效地實施德育教育提供堅強的后盾和保障措施。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后,思想觀念發生許多的變化,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漸提高,但是也極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這就需要教育者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法,滲入德育,井然有序地開展德育工作,注重德育工作的系統化研究,把加強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擺在突出的地位,從而正確引導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和進步。
關鍵詞:學生;德育工作;系統化;研究
伴隨著經濟體制的快速發展和演進,教育界各方面的教學改革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并取得日益明顯的教學成效,尤其是在學校管理中,德育工作越來越突出,其系統化的研究和探索,成為目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階段,學生德育工作的系統化研究被提上日程,成為當前各項教學工作的重點,在此過程中,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學的關鍵位置,突出其重要性,發揮德育對初中生的指引作用,有的放矢地安排各種德育教學活動,有效地滲透德育,高度關注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提高初中生智力水平的同時,加強對初中生的品德教育,幫助初中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地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塑造積極向上的健全人格,從而提高德育工作系統化的質量和效果。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是德育工作系統化的必然要求
德育教學活動是德育工作有效實施的關鍵性環節和必備因素,只有這樣的組織形式才能增進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只有搞好德育活動,才能完成德育工作的各項任務,確保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和開展。為此,在研究德育工作系統化的過程中,必須有目的性、計劃性和系統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整合各種有效的德育資源,挖掘學科教學中的德育素材,組織各種形式的德育活動,從而促使學生在參與德育活動中,提高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使其成為德育工作系統化所需要的教學活動。比如,可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并以班級為單位,朗誦國學經典,同時進行班級評比大賽,其中包括好人好事、學雷鋒等,真正發揮德育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以及對學生的引領作用,從而推動德育工作系統化的有序進行,真正把初中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二、利用高效的管理力量,增強德育工作系統化的教育效果
德育工作實施的最終目的是借助各種管理力量,對學生進行道德的灌輸、引導和熏陶,從而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進而促使學生轉變為服務社會、自覺遵守社會秩序和規范的文明人。因此,在實際的初中德育工作系統化的進行中,必須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行為,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通過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運用情感教育來管理學生,借助中小學生行為規范來教育學生,實現德育與管理的有效結合,強化和突出德育工作系統化的教育效果。比如,2017版的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前三條指出:(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2)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遵守社會公德。(3)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勤思好問,樂于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其中第一條就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而第二條就是通過法律、法規來約束學生的言行,第三條是基于以上兩點,學生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的具體做法,實施德育工作系統化的升華。
三、融入形式多樣的課外德育手段,實現德育工作系統化的延伸和拓展
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促使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教學的核心位置,其實施的手段和方式也必然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在這樣濃郁的德育氛圍中,學生的德育水平和素養才能實現質的飛躍和發展。所以,在德育工作的系統化研究中,必須把德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嚴格地遵循“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學原則,充分體現德育工作開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效地擴大德育滲透的范圍,注重學科知識與課外知識的整合,有效地推進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比如,在初中政治學科教學中,可以利用教材內的信息,讓學生回到家里與父母多溝通,記住父母的生日,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減輕父母的負擔,從而有效地進行德育。
總而言之,德育工作的系統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對于初中生綜合素養的提高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德育工作的大力實施和開展,促使班級管理、學校管理的工作更具特色,學校的風氣和正氣更加濃郁,課堂教學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團結、和諧、嚴謹的學風縈繞在課堂教學的各個角落里,從而促使初中生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均衡發展,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有效地提高新課程改革的德育效果和質量,讓德育工作的開展和實施更具真實性。
參考文獻:
[1]楊文雅.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實施的有效方法和策略[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1):25-26.
[2]鄭秋雨.在新課程改革中如何有效地推進德育工作的系統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7(6):47-48.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編號:GS[2017]GHB0049)結題成果。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