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中醫院,廣東 河源 517000
腦梗塞是指患者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局部腦組織因缺血缺氧癥狀后產生壞死或者軟化現象。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腦梗塞發生率日趨增長,已成為威脅人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相關報道中顯示[1],動脈粥樣硬化不僅是指動脈壁出現脂質沉淀,同時炎癥反應在其發生與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超敏C反應蛋白屬于炎癥反應中主要的風險因素。筆者探討超敏C反應蛋白與腦梗塞中醫各證型的相關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納入的90例腦梗塞患者,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齡58~76歲,平均年齡(62.3±3.4)歲。所有患者均經過中醫辨證分型,氣虛血瘀型29例,風痰瘀阻型35例,陰虛風動型26例。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2]: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腦梗塞的臨床診斷標準,并經過《中風病診斷療效評定標準》進行辨證分型。②所有患者均經過CT或者頭顱核磁共振等檢查確診。③所以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④均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排除標準[3]:①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婦女。②合并嚴重內分泌系統疾病者。③合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者。④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
1.3 治療方法 清晨取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均在6 h內進行血清分離待檢。選擇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芬蘭Orion Diagnostica的試劑盒及配套試劑檢測所有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TG、TC以及HDL水平。
1.4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所有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并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評分標準[4]:0~1分表示正常或者接近正常;2~4分輕度卒中或者小卒中;5~15分中度卒中;16~20分中-重度卒中;21~42分重度卒中。

2.1 不同中醫證型患者的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三組不同中醫證型患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TG、TC以及TC/HDL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TG、TC以及TC/HDL水平呈現正相關性。見表1。


中醫證型超敏C反應蛋白/mg/LTG/mmol/LTC/mmol/LTC/HDL氣虛血瘀型(n=29)18.41±6.12?3.50±1.15?4.86±1.61?3.73±1.24?風痰瘀阻型(n=35)21.63±7.08?3.75±1.23?5.38±1.77?3.96±1.30?陰虛風動型(n=26)6.84±2.26#1.72±0.57#4.02±1.33#2.75±0.90#
注:與陰虛風動型相比,*P<0.05;與氣虛血瘀型比,#P<0.05。
2.2 不同中醫證型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比較 三組不同中醫證型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不同中醫證型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比較 [例(%)]
注:與陰虛風動型相比,*P<0.05;與氣虛血瘀型性比,#P<0.05。
腦梗塞主要是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起,隨著疾病不斷發展,逐漸出現管腔狹窄現象,甚至形成血栓,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威脅身心健康。超敏C反應蛋白屬于炎癥反應的非特異性標志物,同時可成為心血管事件中主要的預測因子。
中醫學認為腦梗塞屬于中風范疇,其病因較為復雜,且中醫證型具有多樣性,急性期中主要以瘀、痰以及風較為常見。臨床上若能夠全面掌握腦梗塞中醫各證型與超敏C反應蛋白的相關性,可對疾病進行準確判斷,為臨床治療及預后提供保障[5]。本研究結果發現:三組不同中醫證型的超敏C反應蛋白、TG、TC以及TC/HDL水平存在較大差異(P<0.05);另外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TG、TC以及TC/HDL水平呈現正相關性。患者機體內的血瘀及痰濁均是腦梗塞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不斷升高的重要因素,其中血瘀是血液代謝失衡后產生的病理產物;而痰濁是機體水液代謝失衡產生的病理產物,兩者雖然屬于不同的病理產物,但具有一定因果關系,均屬于機體血運失常的病理體現。當患者局部腦部出現缺血缺氧后,極易使腦組織發生病理性變化,從而牽連炎性介質產生,誘導超敏C反應蛋白分泌,使其水平不斷升高。多數患者發病的主要因素是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而超敏C反應蛋白能夠促進年粘附因子產生,因此炎癥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產生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不斷升高可能加重病情,牽連機體內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提高炎癥反應。因此臨床上應重點關注腦梗塞患者的中醫證型,及時選擇針對性治療方式,達到辨證施治效果。上述研究結果顯示,三組不同中醫證型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存在較大差異(P<0.05)。中醫認為神經功能缺損與中風具有一定相關性,若患者出現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可能牽連中風腦髓受損,從而干擾氣血,消耗臟腑,導致氣血津凈化源不足,運化乏力,使腦部失去清陽之助,加之風火痰瘀,痹阻腦脈,最終造成元神失養,降低腦部功能[6]。本文究結果中氣虛血瘀型與風痰瘀阻型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與陰虛風動型患者相比明顯嚴重,可能是因為腦部屬于清靈之府,邪不可受,無法忍受,應避免受到穢濁之氣。但是患者一旦出現中風,瘀血及痰濁之氣堆積在腦部,從而阻礙經絡,加重神經功能缺損癥狀。
綜上,腦梗塞中醫各證型與超敏C反應蛋白具有密切相關性,超敏C反應蛋白可成為判斷血瘀痰癥腦梗塞的重要指標,同時可對病情進行有效評估,在臨床治療及預后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