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凡茂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醫院的病案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檔案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檔案管理不但需要有完善的技術支持,更需要在管理方法、管理理念上進行優化和改進。本文將以大數據環境下醫院病歷檔案管理工作作為研究主題,探討大數據背景下病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促進病案管理的信息化轉變。
關鍵詞:大數據 檔案管理 創新與發展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深入應用,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逐漸成熟,大數據成為了各行業研究熱點[1]。大數據興起對醫院的病案管理工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要求,醫院病案管理部門需要對大數據帶來的影響進行客觀分析,不斷優化其管理思路,才能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要求,促進病案管理工作持續、健康的發展。
一、大數據背景下醫院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觀念落后
管理觀念是衡量病案管理水平的關鍵因素,病案管理不僅要做好歸檔整理,還需要做好調閱、復印等服務工作。這要求病案管理工作人員能夠在繁冗的檔案信息中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檔案,為需求方提供服務[2]。但是,當前一些醫院的病案管理工作者服務理念落后,將檔案管理等同于檔案保存,在工作中過分強調病案的“隱私性”,不愿主動為臨床和科研提供相應的病案服務,并認為病案應該與公眾“保持距離”,除非必要,不要來病案室。還有一些管理者則墨守成規,對新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較為排斥和抵觸,難以順應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的創新要求,難以體現出檔案管理的時效性與科學性。
(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縱觀目前國內醫院病案管理,不少單位已經實現了病案信息化管理,在日常病案管理中,能夠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實現了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與利用。但是,受制于現行法律法規和衛生行政管理制度,相關規章制度尚未明確,造成一些極有教學科研價值的電子病歷檔案使用范圍嚴格受限,難以發揮其應用作用。此外,許多單位還有歷史病歷檔案尚未進行數字化,依然采用的是傳統方式進行管理,信息化建設步伐相對緩慢。在大數據背景下,這是無法跟上行業發展需求的。尤其是在一些較為偏遠、經濟落后的地區,基層衛生單位的病案整理、分類、歸檔、保管、服務等都是以人工為主,工作效率低下。大數據技術優勢難以體現在病案管理當中,對病案管理工作的優化升級造成不利影響。
(三)病案信息利用率低
在醫療機構病案管理工作中,一般涵蓋了病案收集、整理、編碼、裝訂、歸檔保管、信息加工、信息檢索、病案應用等環節,這也是醫院病案管理所涉及的完整流程。而在大數據環境下,由于信息化管理的不斷推進,病案管理的重心也將出現轉移,由原來的收集整理與檔案保存為主轉變為病案信息資源的開發服務為主。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病案的管理效率得到提升,這有利于提高病案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然而目前來說,我國大部分衛生單位信息化工作還達不到這種程度,病案信息的利用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許多單位連院內利用都無法做到網絡化、電子化,更不用說院際共享,區域互聯互通了。
二、大數據背景下病案管理的創新發展
(一)以信息化提高病案理效率
在當今社會管理各個領域,信息化已經成為管理的一種必然趨勢。在病案管理中,我們同樣需要借助信息化作為管理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規范病案管理流程,在信息化管理的框架之內,實現病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與規范化[3]。由于病案本身具有憑證作用,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媒介,充分利用病案資源,是大數據環境下病案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這就要求各個醫療衛生單位的領導和病案管理工作者充分認識大數據的潛力,發掘大數據優勢,建立更高效的病案信息管理體系,實現病案管理中不同衛生機構與信息技術的充分融合,提升檔案管理水平和效率,為廣大用戶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病案服務。
(二)將大數據思維融入病案管理全過程
當前,檔案管理模式正處于傳統方式向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管理方式轉變的轉型期。因此,管理思維轉變是轉型成功的關鍵。由傳統檔案工作的管理性思維過渡到技術性思維,將成為推動檔案事業發展的持續動力。在技術性思維框架之下,有利于構建起更標準化的檔案管理模式,同時也能夠更有效的利用外部資源。在大數據背景下,病案管理對技術支持的需求更高,它要求我們對各類病案數據進行分析和整合,從而為各類用戶提供定制化的、針對性的信息。對醫院病案信息管理部門來說,必須要有相應的人才儲備,才能提供相應技術支持,以滿足日益高企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可以預見,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帶動下,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將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以用戶需求為主導的,建立在服務理念基礎之上的檔案管理機制,將會充分發揮病案數據的價值。另外,大數據也為病案管理指明了新的方向,病案管理將不再僅僅是對過去資料的保存和機械提供,它還融入了數據整合、發掘、應用等新功能,從而使病案信息價值不斷提升。
(三)實現病案資源共享
在信息網絡互連互通的大數據時代,資源共享方便快捷。一些信息資源在孤立狀態下并無多大價值,但是大量孤立信息通過網絡共享聚集到一起之后,變成了大數據,就變成極有價值的資源了,這些信息聚合、分析、應用有時甚至能夠達到國家戰略高度[4]。病案大數據信息的實現,需要各個醫療機構信息資源的融合互通,因此,在病案信息管理中,急需建立新型的病案信息管理模式,適應大數據管理模式,以構建病案信息共享的高效平臺。當然,病案信息互聯互通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這要求我國醫院行政主管部門高瞻遠矚,建立一套基于信息共享的數字化平臺,在此基礎上,利用語義分析、數據發掘等技術,屆時病案數據的使用價值將大大提高。
三、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醫院病案管理帶來了新的機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病案管理工作,是一項新的嘗試,必須更新傳統的管理思維與管理模式。大數據技術不但能提高病案管理質量和效率,有利于更新病案管理工作者的理念,強化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激勵人員學習和接受新的觀念,積極應對新的技術變化對檔案管理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順應科技發展,與時俱進,為病案管理工作開創新的工作思路。
參考文獻:
[1] 于英香.檔案大數據研究熱的冷思考[J].檔案學通訊,2015(2):4-8.
[2] 宋淑琴.大數據視野下檔案管理思維方式的轉變[J].檔案學研究.2015(03)
[3] 周楓.資源技術思維――大數據時代檔案館的三維詮釋[J].檔案學研究,2013(6):61-64.
[4] 張芳霖,唐霜.大數據影響下檔案學發展趨勢的思考[J].北京檔案,2014(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