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永 程大偉 顧紅 張威遠 郭西智 張洋 祁帥
根據巨峰系葡萄品種的遺傳特性、生產栽培經驗,以及我單位研發的葡萄花果調控技術,筆者就我國種植規模較大的巨峰、巨玫瑰、戶太8號、鄞紅、遼峰、醉金香等四倍體巨峰系葡萄有核栽培的花果管理技術要點進行介紹,以期為生產提供指導。
1巨峰系葡萄概況
巨峰葡萄是日本育種家大井上康于1937年用美洲種葡萄石原早生(大粒康拜爾,二倍體康拜爾早生的四倍體突變品種)為母本,與歐洲種葡萄森田尼(二倍體露薩基的四倍體突變品種)作父本雜交育成,1945年正式命名登錄。日本岡山大學訪華團1956年贈送給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4根巨峰枝條,20世紀60年代國內開始繁育種植,之后全國科研院校又從日本引入巨峰系葡萄品種近百個,國內也相繼選育出一些巨峰系品種,目前,從國外引進及國內自育的巨峰系葡萄品種超過200個。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國南北方均掀起了大量發展巨峰、藤稔、京亞等巨峰系葡萄品種的熱潮,推動了全國葡萄產業的第一次大發展。目前巨峰系葡萄品種在我國種植面積30多萬公頃,為國內第一大葡萄品系。
2四倍體巨峰系葡萄品種特性
四倍體巨峰系葡萄是指以巨峰為親本繁育出的四倍體歐美種,包括巨峰、巨峰實生后代、巨峰芽變品種以及以巨峰為父本或母本雜交選育的四倍體品種,巨峰系葡萄品種除四倍體外,還有三倍體無核葡萄品種以及罕見的二倍體品種紅(皇)后,巨峰系三倍體葡萄品種包括夏黑、早夏無核、8611、8612等。巨峰、巨玫瑰、醉金香、戶太8號、鄞紅、遼峰等四倍體巨峰系葡萄品種的系譜(圖1)。
大多數四倍體巨峰系葡萄品種葉背茸毛密集,抗性較強;花芽分化良好,果枝率和結果系數高,豐產、穩產性較好;果粒較大,外觀美;果肉肥厚,肉質較柔軟,味甜汁多,有草莓香味,未充分成熟時果實有澀味;果皮較厚易剝掉,皮肉分離;果刷較短,果梗皮孔多、孔徑大,采后易干梗、脫粒;有些品種會裂果;對赤霉素等植物生長調節劑較敏感。
大多數四倍體巨峰系葡萄因親本森田尼的遺傳因素,胚珠異常率高,影響正常的授粉受精;受精時間相對較長,授粉受精期間遇到營養不足、營養過旺或不良環境條件影響,常使受精中途失敗導致落花落果、坐果不良、果穗松散,產生無核小果,導致大小粒。
3四倍體巨峰系葡萄有核栽培花果管理技術要點
巨峰、巨玫瑰、醉金香、戶太8號、鄞紅、遼峰等四倍體巨峰系葡萄品種生長勢普遍較旺,自然坐果率往往偏低,達不到理想果穗要求。生產中要注意培養中庸健壯樹勢,以提高坐果率,保證豐產穩產。另外,此類品種對赤霉酸、噻苯隆、吡效隆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敏感,使用赤霉酸、噻苯隆、吡效隆等可以提高坐果率、促使無核,但生產中使用噻苯隆、吡效隆等進行無核、保果處理,容易造成果皮發澀、影響口感。筆者對于此類葡萄使用赤霉酸、噻苯隆、吡效隆等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觀點是:能不用則不用,能少用則少用,使用一次能達到生產要求時不要使用兩次,使用低濃度能達到目的時不要使用高濃度。以下是此類葡萄有核栽培的管理技術要點,各果園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3.1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培養中庸健壯樹勢
花前和生長后期控施氮肥,秋季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防控樹勢偏旺,培養健壯中庸樹勢,把枝條基部徑粗控制在0.8~1.2厘米,減少養分消耗,提高坐果率。
3.2花前及時摘心
新梢長至6~8張葉片時進行摘心,以后各頂端副梢長至3~5張葉片時再進行摘心。控制營養生長,讓養分集中到果穗上,促進坐果。樹勢過旺不宜進行過強或過多摘心,建議緩放,過強或過多摘心反而會打亂植株體內的激素平衡,造成大小粒嚴重、穗形不整齊等問題。
3.3花前噴施縮節胺提高坐果率
花前新梢旺長期,使用500~750毫克/升的縮節胺或300~500毫克/升的矮壯素噴施新梢1~2次,可控制新梢徒長,提高坐果,增加產量。如福建福安采用平棚架栽培的巨峰葡萄于開花前3~5天使用矮壯素噴施新梢1次,可顯著提高坐果率,能滿足巨峰坐果豐產要求。
3.4防好灰霉病和穗軸褐枯病
開花前2~3天整株噴施(重點是果穗)1次啶酰菌胺、嘧霉胺或腐霉利,防控好灰霉病和穗軸褐枯病,為豐產打好基礎。
3.5整理果穗
花穗整形是葡萄花果管理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優質、簡約生產的關鍵措施。
3.5.1整穗時間 整穗一般于見花時進行,若園區面積較大、勞力緊缺時,可在花前2~3天至見花后2~3天(始花期之前)進行。
3.5.2整穗方式 根據市場需求,可采用以下兩種方式進行整穗。(1)留穗尖式整穗(圖2)。去掉副穗及果穗上部大多數分枝,僅保留穗尖7~8厘米,成熟時目標果穗質量600~800克。(2)掐短分枝法整穗(圖3)。去掉副穗及果穗上部1~2個大分枝,其他小穗剪成1.5~2.0厘米,穗尖此時不掐短,等定穗疏果時再剪短過長穗尖,把花序整成圓柱形或圓筒形,集中營養,促進坐果。成熟時目標果穗質量700~900克。
3.6調節劑保果、膨果
生產中如發現此類葡萄長勢強旺(開花時結果枝基部徑粗大于1厘米、果穗部位節間距遠比成人拳頭大、果穗上下兩節葉片比成人手掌大得多、葉片濃綠較厚、新梢尖端彎曲重、枝蔓腺珠很多)或開花坐果期遭遇不良天氣,往往會導致坐果差,果穗達不到美觀和目標產量要求,可于生理落果初期采用噻苯隆或赤霉酸保果(圖4)。
(1)噻苯隆保果、膨果:使用農碩牌噻苯隆,1包(15克)對水7.5千克,于謝花后3~4天(見花第10~14天,生理落果初期,手彈穗軸剛開始落粒時)均勻浸蘸或噴施果穗1次,可提高坐果、增大果粒,提高果實質量。(2)赤霉酸保果、膨果:使用農碩牌4%(質量分數)赤霉酸,1包(5毫升)對水15千克,使用方法同(1)。
處理時可混配啶酰菌胺、腐霉利、凱澤、嘧霉胺等藥劑,防治灰霉病、穗軸褐枯病。
3.7定穗、整穗
坐果后(見花后18~20天)進行定穗。一般每畝留穗量不超過2500穗,3條枝蔓選留2個果穗,按株定穗。剪除穗形不好、開花晚、果粒呈淡黃色的果穗。定穗后定穗長,按穗長16~18厘米剪除過長穗尖(留穗尖式整穗一般不需再剪除穗尖),成熟時商品果穗長20~25厘米、寬11~13厘米,穗質量600~800克(留穗尖式整穗)或700~900克(掐短分枝法整穗)。
3.8疏果
果粒大小分明后(約在見花后22天)及時進行疏果,疏除小粒果、畸形果、病蟲果以及過密果,一般果穗保留50~80粒,成熟果穗松緊適中,穗質量600~900克。
3.9膨果
采取有核保果栽培時,若再進行一次膨果處理,易造成著色不良、成熟推遲、口感發澀,生產中為追求果實質量,不推薦使用調節劑再進行膨果;但無核栽培時,因無核處理后果粒往往較小,可于果實膨大初期再使用一次噻苯隆處理,濃度宜低不宜高,1包(15克)對水7.5千克。
3.10預防裂果
果穗的果粒較多或疏果不及時,在果實膨大過程中果粒會被擠裂。進入著色期后,遇到土壤水分失調,會發生裂果,一直持續到果實成熟采收。果實感染白粉病或使用赤霉酸、噻苯隆、吡效隆等劑量過高、果粒過大,會加重裂果發生。生產中應整穗疏果、控制產量,深施足量有機肥,增加根系土壤緩沖能力,重視磷鉀肥和鈣肥施用,提高果實抗性和果皮韌性,在裂果期保持土壤濕潤(果園生草,樹盤覆膜、鋪設稻草或秸稈),避免根際土壤忽干忽濕,可有效預防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