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芳
果樹小葉病(圖1)這幾年常有發生,而且有加劇的趨勢。小葉病主要表現植株矮小,病枝發芽較遲,節間縮短,葉片窄小,葉色變黃,質地變脆變硬,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發病嚴重時病枝的葉片葉緣焦枯或死亡;個別有花,花很小,不能正常開花結果或果小畸形。筆者經過多年觀察發現,蘋果樹小葉病不只是由缺鋅引起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果樹修剪不當所引起。
1果樹的營養需求
果樹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既需要大量元素氮、磷、鉀,也需要中微量元素鈣、鎂、硫、硼、鐵、鋅、銅、錳、硒、鉬、硅。當樹體缺乏某種營養元素時就會表現出病癥(圖2),不能正常生長發育。如及時給予補充,可大大緩解其癥狀,恢復正常生長。
但各種元素之間,有時存在相互協同或相互拮抗作用,也有單向拮抗作用。如鉀與氮、鈣、鎂之間的相互拮抗作用,氮、鈣、鎂之間有相助協同作用,當一種元素增加會有利于其他兩種元素的吸收。而磷與氮、鋅、鉀、鎂、鈣、銅、硅之間則有單向拮抗作用,當土壤中磷過量時,如果不增加氮、鋅、鉀、鎂、鈣、銅、硅,樹體就會減少對氮、鋅、鉀、鎂、鈣、銅、硅的吸收,而表現出缺氮、鋅、鉀、鎂、鈣、銅、硅的癥狀;缺鋅就與施磷肥過多有關。
2誘發蘋果小葉病的原因
2.1缺鋅引起的小葉病
2.1.1土壤缺鋅 過量施用磷酸鈣后,會使土壤里的鋅與過量的磷作用,產生磷酸鋅沉淀,作物無法吸收,使作物出現明顯缺鋅癥狀;過量施用鈣鎂磷肥等堿性磷肥后,會使土壤堿化,使鋅的有效性降低,影響作物對鋅的吸收。
2.1.2土壤理化性質惡化 過磷酸鈣含有大量的游離酸,連續大量施用,會造成土壤酸化,鈣鎂磷肥含有25%~30%的石灰,大量施用會使土壤堿性加重和理化性質惡化。
2.1.3鹽堿地土壤缺鋅 鹽堿地土壤中的鋅與可溶性鹽發生置換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鹽,產生沉淀,影響作物對鋅的吸收,造成缺鋅。
2.1.4沙質土壤缺鋅 沙質土壤本身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瘠薄,各種營養元素缺乏,加之沙質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養分下滲,造成土壤缺鋅。
2.2果樹修剪不當造成小葉病
在果樹冬季修剪過程中,由于操作不規范,對樹體過度修剪或對強旺枝過度極重短截,往往造成小葉病局部發生。
經觀察,凡是由修剪原因造成的小葉都發生在每棵樹的最頂端或每個主枝的最前端,都是由剪鋸大口多引起的。因在蘋果樹第一生長期,剪鋸口己抑制了營養輸送,嚴重影響了蘋果樹的正常生長,而引起小葉(圖3)。
3果樹缺鋅的癥狀及表現
果樹缺鋅,植物生長受阻,植株矮小,葉片失綠,在枝條尖端常出現小葉、畸形,枝條節間縮短呈簇生狀,病枝發芽較遲,葉片擴展受抑制,葉片窄小,葉色變黃,質地變脆變硬,或葉片不伸展向上抱合,葉片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發病嚴重時病枝的葉片葉緣焦枯或枝條死亡;個別有花,花也很小,花瓣不全,不能正常開花結果或果小畸形,核果、漿果的果肉有紫斑。(圖4)。
土壤缺鋅造成的小葉病,往往是全園、成行或者成片、整株分布;生產中操作不當或過重修剪導致的小葉病呈零星、個別枝出現。病樹春季發芽晚于健樹。展葉后,頂梢葉片簇生,枝中下部光禿。新梢節間短,病枝易枯死。花少而小,果小畸形。老病樹幾乎全是小葉,樹冠空膛,產量很低。
4解決方法
不管是那種原因引起的小葉病,在萌芽前后用微力多鋅200倍液,在上一年小葉部位間隔7~10天連噴兩次。
4.1由土壤因素引起的樹體缺鋅,多施有機肥,疏松土壤,加強根系活躍性
(1)花前噴鋅。如發現果樹推遲發芽,應及時噴微力多鋅500倍液或0.2%(質量分數,后同)硫酸鋅和0.3%~0.5%尿素混合液。尿素可促進鋅素吸收。
(2)根施鋅肥。蘋果樹發芽前,樹下挖放射溝,株施50%硫酸鋅粉1~1.5千克,可根據樹冠大小靈活掌握追施量。也可用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防病同時達到補鋅目的。
(3)試用吊針輸液法。每株樹準備2個250~500毫升的輸液瓶、裝入硫酸鋅500~1000倍液。并準備醫用輸液管和9號針頭。用樹干注射機在病樹樹干基部兩個側面,鉆進2個細孔,直徑0.6厘米,深達木質部,然后插入針頭,將藥瓶倒置于孔上方綁吊在枝干上。每次輸硫酸鋅液40毫升左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及新梢旺長期效果最好。注意針頭消毒,輸液不宜過快,以24小時滴500毫升,無液流出為宜,輸液后防止雨水流入孔內,可用軟木塞塞緊。陰雨天,腐爛病重的樹要慎用。
4.2修剪不當造成的小葉病
要因樹制宜,合理修剪;輕重結合,恰到好處。做到樹體結構合理,通風透光,有形不死,無形不亂。枝條搭配合理,長、中、短枝結合,并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冬季修剪盡量避開凍害。同時,不能在同一枝干造成傷口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