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益明 潘浩文 余日東 林宗龍
【摘 要】目前屋頂綠化種植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生態農業也開始引入屋頂,但是由于缺乏景觀設計,觀賞性不強,不能普遍推廣,針對此問題,本文重點研究了珠三角城區屋頂可食用景觀的果蔬搭配原則,以促進屋頂可食用景觀的推廣。第一部分先是根據果蔬的生物性狀和屋頂種植的限制條件,對珠三角地區適合屋頂種植的果蔬種類進行篩選,然后按照生長時間和外形特征的邏輯關系,對篩選出來的果蔬進行分類整理。第二部分介紹了屋頂可食用景觀中果蔬搭配原則的兩個主要方面:一個是從生物學角度出發的樸門永續原理,將屋頂種植的果蔬當成一個生態系統來研究,通過不同果蔬種類之間的協同作用和競爭關系進行搭配,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另一個是從美學角度出發的景觀設計原則,將傳統園林中景觀設計的手法運用到果蔬種類的搭配上,使其更具觀賞價值。最后部分講述了該果蔬搭配原則的理論指導意義,以及如何促進屋頂可食用景觀在珠三角城區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珠三角城區;屋頂可食用景觀;果蔬分類;果蔬搭配
一、適合珠三角地區屋頂種植的果蔬篩選和分類
在進行屋頂可食用景觀種植和設計果蔬搭配方案之前,首要前提條件就是要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的、適合屋頂種植的果蔬種類,因此,對果蔬種類進行篩選和分類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果蔬篩選
首先,地理氣候性是決定性因素。珠三角地區位于亞熱帶,這限制了所選的果蔬種類必須要適應高溫潮濕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如柑橘、草莓、空心菜等等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能夠很好地生長,這就跟“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道理一樣。
其次,屋頂種植的可能性對篩選果蔬種類也有很大的限制。例如:屋頂結構會影響種植層的厚度,進而限制植物的根系,因此宜選擇淺根系的,如木耳菜、空心菜、燈籠椒等;珠三角多臺風,因此宜選擇植株矮小的,如蘿卜、蔥、油麥菜等,利于抗風;還有宜選擇色彩豐富的,如辣椒、番茄、紅葉萵苣等,可以具備更高的觀賞價值。
(二)果蔬分類
在進行果蔬搭配方案設計時,如果把不同季節蔬菜搭配在一起,或者把相互抑制生長的果蔬搭配在一起,又或者對土壤酸堿性要求不同的果蔬搭配,都會對搭配方案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如蘿卜和黃瓜是不同季節的蔬菜,不能一起搭配;而如果把西紅柿和土豆一起搭配會容易互相傳染疫病,抑制其生長。因此針對篩選出來的果蔬,還要進行系統性的分類,便于進行果蔬搭配設計時選用,避免果蔬之間產生不可協調的矛盾。
為防止搭配時出現不同季節果蔬,本研究按時間邏輯從一月份到十二月份進行縱向分類,如一月份:生菜、蔥、芫荽、紅葉萵苣、菜心、油麥菜、上海青、菠菜、大白菜、小白菜、韭菜、芹菜、芥蘭、西蘭花、荷蘭豆、黃瓜、茄子、番茄、辣椒、青椒、馬鈴薯、櫻桃蘿卜、蘿卜。其他月份以此類推。此外為了方便從果蔬搭配預期效果出發來挑選合適品種,還對每種果蔬進行了橫向的分類,包括:酸堿性、日照需求、水份要求、根系、觀賞部位、食用部位、色彩、高度、種植方式、生長方式、采收時間、特殊要求。
二、果蔬搭配原則
(一)樸門永續原理
1974年,澳大利亞生態學家比爾.墨利森和戴維.洪葛蘭共同發明了一種生態設計方法來探索大自然的運營模式,這套方法論旨在利用設計開發可持續的生態系統,建立并加強系統內各部分的聯系,同時降低外界物質干擾的影響,使生產最大化。樸門永續實際上強調的是一種系統的思維方式,理解一個系統整體內部各部分相互關系、各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它的基礎規劃就是整體高于局部,系統內各部分相互依存又各自獨立。利用系統間的相互依存的關系,將這些系統結合起來,就可以建立一個具有彈性、充滿活力、作用更為廣泛的系統循環網絡。因此在進行果蔬搭配時要綜合考慮各個物種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盡量節省資源,創造可持續的生態環境。
例如,根據樸門永續原理,宜把豆類、南瓜和玉米種在一起,因為豆類能利用根瘤菌增加土壤中的氮肥,南瓜能為玉米提供很好的覆蓋,而玉米又能為蔓生豆類提供支架;萬壽菊能散發一種殺除線蟲的化學物質,因此適宜和西紅柿、青椒等易遭線蟲攻擊的蔬菜搭配在一起;蒔蘿的小花能吸引寄生蜂,而寄生蜂是菜青蟲、蚜蟲、甲殼蟲的天敵,因此適宜和白菜、卷心菜、黃瓜搭配。另外蔥類不能和豆類種在一起,西紅柿和土豆不宜種在一起,因為它們容易互相傳染疫病。
(二)景觀設計原則
1. 孤植
園林中孤植是利用樹冠、樹型特別優美的喬木樹種,單獨種植形成一個空間或圖面的主要景物的配置形式。在屋頂可食用景觀里面要形成孤植景觀要滿足以下條件:樹形優美,姿態奇異或者花、葉顏色獨特,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如燈籠椒、彩椒、西紅柿、茄子,它們果實色彩豐富,可以作為主景觀來單獨欣賞;葡萄、南瓜、葫蘆等大藤蔓類果蔬,枝葉繁茂、姿態奇異,結合架子孤植可以在底部形成休閑性的灰空間。
2.列植
園林中列植是將喬木、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成行地栽種,形成整齊、單一、氣勢大的景觀。在屋頂可食用景觀里面的列植形態可以有直線型、曲線型、螺旋形,折線形。列植的果蔬需要有統一完整的形態,各植株差異不能太大,利于形成整齊劃一的界面。如甘藍、花椰菜、大白菜、生菜類蔬菜通過列植形成線性景觀;而豆角、荷蘭豆、絲瓜、苦瓜等攀援類蔬菜可以通過列植形成“片墻狀”的景觀。
3.片植
片植是指將植物成片的進行栽種,具有面狀的景觀特點。蔥、蒜、香菜、小白菜這類小葉菜適合進行高密度的片植,形成具有寬闊意境的景觀特點。
4.平面型
平面型是指將孤植、列植、片植相互組合,通過點、線、面的平面構成手法,形成靈活多變、豐富多彩的平面形狀。如根據不同色彩和形狀,將點狀孤植的燈籠椒、西紅柿和線狀列植的甘藍,以及面狀片植的小白菜、香菜相互搭配組合,可以形成多個層次的平面可食用景觀。
5.立體型
立體型是指在平面型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高度上的變化,使屋頂可食用景觀具有豐富的四維空間層次。例如利用不同高度變化,把較高的西紅柿和較低矮的韭菜互相搭配可創造出立體的景觀層次;而把喜陰性蔬菜(如香芋、莧菜)種在葫蘆、葡萄棚架下,則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條件,還可以創造出供人休閑活動的參與性景觀。
三、對屋頂可食用景觀推廣的意義
在珠三角城區,很多居民自發性的在屋頂進行果蔬種植,不過整體缺乏規劃,屋頂種植的安全意識也不夠,嚴重影響市容,因此得不到大眾的認可。居民自發的屋頂可食用景觀實踐與大眾的不認可成為問題的主要矛盾,限制著屋頂可食用景觀在珠三角城區的推廣應用。而本研究得出的果蔬分類方法和果蔬搭配原則,可以為居民的屋頂可食用景觀實踐提供理論指導,營造出可食用,同時具備觀賞性、休閑性的屋頂菜園,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更進一步,可以豐富城市的立體景觀,改善市容,爭取得到政府的認可,自上而下地進行屋頂可食用景觀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勝萱,高寧.屋頂農場的意義及實踐 以上海“天空菜園”系列為例[J]. 風景園林. 2013(03)
[2].孫瑾,鄭梅華.可食用景觀在辦公建筑中的應用探析[J]. 中外建筑. 2014(05)
[3].王思月.基于“慢食主義”的可食用景觀在都市空間中應用的初步研究[D]. 四川農業大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