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佳穎
【摘 要】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同時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所有制關系。而無論總共有多少種關系,在性質上都可以將它們分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與此同時,從形式上還將它們分為國有制以及非國有制。正是由于它們之間的相對地位,出現了所有制結構的基本特征。靠著這樣的分法,再加上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自身要求,可以理解為,在現在出現的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的關系中,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在國有制與非國有制的關系中,是以非國有制為主體的,這也就回答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我國所有制結構具有著什么樣基本特征的問題。
【關鍵詞】所有制;經濟;結構;特征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re are all kinds of ownership relations at the same time. And no matter how many kinds of relations in total,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public ownership and non-public ownership in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divided into state ownership and non-state ownership in form. It is because of their relative status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ownership structure emerge. Based on such division law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t can be understoo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ownership and non-public ownership is dominated by public ownership.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ownership and non-state ownership, non-state ownership is the main body, which answers the question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ownership structure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Key words: ownership; Econom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我們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也就要求著我們一定要將公有制作為我們經濟制度的支柱。由于我們國家在社會主義階段中尚且處于初級,也就需要在將公有制作為主體的時候,也要注重去嘗試多種形式的所有制。“以公有制為主體”這一命題的提出充滿著改革的精神,出于改革的進程。這一命題通過對單一形式及結構這一老式的所有制關系,談及了要嘗試著去著力發展其他多種的經濟成分。換句話講,它具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涵義,也就是改變了老式所有制關系獨領風騷的情況,從而為其它的所有制關系亦或是形式的生存和前進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存在空間。在所有制的結構上,對社會主義出現的基本經濟制度賦予了全新的含義。在過去,在對基本經濟制度的領悟上普遍存在著片面性,體現在忽略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在根本上限制著所有制的形式,簡單來說,認為唯獨公有制經濟是適應并且能有助于生產力前進的方式,最后在實踐上會導致單一形式的公有制的結構的出現。在思想上,不全面的去把非公有制經濟和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盲目的對立,缺乏考慮從我們國家的現狀出發去討論所有制的結構,也沒有根據是不是對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有推動作用當作其判斷規則,切實把落腳點真正轉移到生產力標準這一基點上。
公有制絕對不是先行于市場經濟并且故意地去強加在于市場經濟之上的制度,它是順應市場經濟進步的自身需求,同時是市場經濟內部發展的最終結果。由于市場經濟在實質上的整體社會化的,因此市場經濟的持續進步,也就象征著經濟的社會化程度持續增加。所談及的社會化,必然首先是生產的社會化,但是,它最主要的一個主要內涵就是隨著生產的社會化而來并且能夠與其符合的資產社會化。馬克思認為,生產的社會化必須首先滿足財產的社會化,這是市場經濟前進的主要走向。馬克思也就是通過這個認為資本主義私有制一定會持續地步入內部矛盾的狀況。也就是說,即使是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經濟越是向前發展,引起經濟出現社會化的水平也就越高,那么基于大部分人失去財富作為條件的資本主義的私有制也就會失去它生存要求。
一個良好的市場,擁有足夠的競爭力,這樣就需要有大量的的市場主體,也就是說需要有眾多不同的所有者。若是在數量上,國有制企業占據了主體地位,市場上的機制在分配稀缺資源之中的作用就不可以發揮。首先,一些同屬于一個所有者的國有企業,這些企業之間并不會發生真正的市場交易和市場競爭;其次,國家,或者說政府,與一般的市場主體不同,具有政治、經濟、社會等目標,與之不同的是,一般的市場主體只具有單純的經濟目標。國有企業受到多重目標的支配,就決定了它不會像一般的市場主體一樣運行。要運行市場經濟,就必須要形成非國有制企業在數量上占主體地位的基本格局。
以非國有制為主體,也并不意味著就是否定國有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公有制經濟成分是否能確立其在經濟中的主體地位,不僅需要在量的方面領先,更重要的是要看國有經濟能不能在經濟的發展中起主要的作用,我國社的會主義性質也并不會因為國有經濟比重的減小而受到影響。但是,若是以非國有制為主體,就意味著改變了國有經濟力量,經濟資源在各行各業分散平鋪,在所謂的特殊領域和關犍部門卻得不到足夠的資源支持。這樣看來,它不僅不是對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否定或削弱,反而正是在保證市場機制有效發揮作用的同時,為充分實現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提供了可能。
從微觀的方面來講,所有制的結構特征的表現形式就是混合所有制。實踐的發展、改革開放以及理論的創新都是沒有盡頭的。隨著實踐的發展,基本經濟制度正在持續加強改革的力度。從實踐中我們認識到,我們不僅要在宏觀領域毫不動搖堅持主體地位并發展公有制,在達到多種所有制經濟一起發展的這一目標條件下,去完善我們國家的基本的經濟制度,同時,在微觀層次上也要體現基本經濟制度的基本特點。《決定》中把“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納入堅持和改進我國基本的經濟制度并作為其中的主要內容,從而作為基本經濟制度至關重要的表現方式。這一項制度得以成立,在實質上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由此擁有了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特點。混合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在宏觀領域的所有制結構特征的表現。在微觀領域,則是由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從而構成的企業主要構成。在微觀領域的經濟主體從此不再是由單一的所有制經濟構成,變成了由許許多多種的所有制經濟結合而成的經濟上的主體。
當今時代的總體特點是生產的社會化、市場化,生產力高度發達的表現形式為生產社會化,經濟運行的時代形式是市場化。生產社會化客觀上需要資本社會化與它相互適應,經濟市場化需要企業的運行也一定要采取市場化的方式。生產社會化、市場化的這一特點在公司的組織上體現為資本運作的市場化以及資本來源的社會化。與這個相聯系,這個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結構也就由此具有了時代化的特征,不論是在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里,還是在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里,公司制是企業的重要方式,也是企業的普遍選擇。企業混合所有制的提高這一走向是時代要求。
當代世界發展的方向是經濟全球化,全球化令世界各國的發展愈發緊密地聯系起來,也使各個國家之間擁有了更多的相似之處,以私有制作為主體的資本主義制度和以公有制作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制度,這二者之間競爭、合作、共贏的局面為兩大基本經濟制度的再發展創造了符合其各自利益的國際環境。由于微觀企業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創新,如今的私有制和公有制都顯示出了能夠推動生產力以及經濟向前發展的潛力和能力。全球化這一趨勢,使各個國家的資本進行了高度流動,也使國際間的協作顯示出了無往不勝的發展勢頭。各個國家企業資本來源的多樣化使整個世界的普遍存在資本混合所有制,也就響應了經濟全球化的這一時代需求。混合所有制經濟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各個國家所有制發展出現的共同趨勢。中國混合所有制結構跟隨了世界經濟以及時代發展的總趨勢,遵循了當代世界上的經濟前進的一般規律。
【參考文獻】
[1]孫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研究[D].青島大學,2017.
[2]喬惠波. 所有制結構演變與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研究[D].清華大學,2015.
[3]劉偉.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性制度創新[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5(01):5-14.
[4]裴長洪.中國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量化估算及其發展趨勢[J].中國社會科學,2014(01):4-29+204.
[5]歐陽萬福. 論我國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模式[D].中南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