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 要】國家醫改進程中,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市場,多元化辦醫導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取消藥品加成等醫改措施帶來的影響使醫療收入增幅下降。醫院同樣要做好醫療成本管控工作。本文將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醫療成本;核算管控;措施
一、前言
新醫改前醫院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方面主要是醫療服務收入,另一方面是藥品和醫療衛生材料的加成收入、財政補助。現在,其中藥品加成已取消、醫療材料的加成也受到控制;醫療服務收入又隨著競爭的加劇及要減少不必要的“大檢查大檢驗”而逐漸減少;財政補助對醫院各項管理又提出新的標準。
二、醫院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
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給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國家醫療衛生保障體系正在向著落實全民醫保和徹底解決當前社會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隨著國家醫療改革政策的不斷推進,醫院自身在行使醫療衛生責任和適應市場經濟性質的矛盾中艱難前行,做好醫院體制的改革工作已經成為了決定醫院是否能夠實現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其中,醫療成本管理改革工作作為對降低社會醫療成本、提高醫院資金利用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逐步成為了當前醫院管理改革中的重點與難點性問題。醫院的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可以分為醫療成本核算和醫院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工作從醫院的經濟活動角度出發,能夠盡可能真實的反映醫院的財務經營狀況和資金流向等相關內容。隨著現代化企業成本管理理念的不斷發展,醫院的成本核算與控制工作作為醫院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也逐漸向著科學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醫療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工作已經遠遠不再局限于醫院的一種財務管理手段,而是逐步開始同醫院自身的戰略發展機制相結合,對醫療管理現代化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目前的醫院管理中,醫療成本的核算與控制工作已經不再單純局限在財務本門,而是成為了醫院全體醫務工作者的共同責任。只有加強目前醫院的成本核算與控制工作,才能不斷提高醫院收入、促進醫院發展并為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創造更加有力的資源環境。
三、加強醫院成本管控的措施建議
(一)醫院人力成本管控的建議
現在醫療行業是典型的知識密集型的行業,也不能一味追求高學歷、高層次人才,應該配備崗位合適的人才。根據醫院業務量和發展需求制定“核編定崗”人力成本制度,根據本院醫療工作的實際需求,如醫院所實行的醫療服務項目、病種所需醫務人員崗位編制數、而且要與工作量匹配,做到因需(崗)聘人,醫院應該建立了一套嚴格的進人機制,科室進人必須有可行性分析報告(多方案選擇),并交至醫院辦公會上討論通過。醫院領導層相比較于管理人員而言會更加重視臨床專業人員,忽視了管理人員的潛在效益,也間接影響該人群的工作積極性,要做到行政管理人員年度零增長、負增長,首先要為行政管理人員提供更多的繼續教育機會,現在既熟悉醫療又懂管理的人才比較短缺,比較直接快捷的做法是通過相關的培訓來提升能力,而不是缺人就去招聘。再次是醫院要引進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OA辦公系統),可以減輕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使辦公業務流程規范化,對降低人力成本起到重要作用。最后醫院很少考慮員工工作效率問題,忽視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作用,應實施績效分配方案,使醫療服務質量與其個人收入成正比,而不是“大鍋飯”,干多干少一個樣。
(二)用次均費用與藥占比指標結合績效考核控制藥品費用
醫院藥占比指標要與次均費用一起綜合運用,為了提高醫生控制藥品費的積極性,還要制定與藥品費用相關的績效考核激勵制度,并且醫院要根據各臨床科室運行情況,下達合適的藥占比目標指標。例如住院次均費用5000元,目標藥占比30%,控制的次均藥品費5000*0.30=1500元,當該住院科室次均費用實際為4500元時,而實際的藥品費為1200元,其藥占比是26.67%,節約的藥品費可作為必加條件之一計入醫院績效考核的分配,與開單醫生個人收入掛鉤,這樣在提高醫生降低人均藥品費用積極性的同時,還可降低次均費用而減輕患者看病的經濟負擔。
(三)建立領用科室材料庫存制度,高值耗材實施技術勞務替代的績效考核制度
醫院材料品種雜數量多,為避免頻繁出入庫的麻煩,醫院一貫有“以領代支”的做法。領用科室領出材料后應建立庫存管理制度,各科室的已領出(庫)尚未使用的衛生材料指定專人進行使用管理,做到實際使用時“有憑有據”:如醫囑、手術單等,做到單單有簽名,件件可落實。保證各項材料在使用科室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定支出,盡量避免各項材料的不合理損耗和浪費。
四、結束語
醫院要不斷地改善財務管理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控制水平。同時也要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外部環境的影響,不斷完善成本核算的方法和體系,通過多種方式有效加強成本的控制來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從而進一步提高醫院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保障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萬春.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的全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問題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