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雄
【摘 要】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大量的信息數據涌現出來。企業在引進信息技術的同時,還要對這些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處于大數據環境下,對于這些數據的處理如果采用傳統的思維方式是很難獲得預期效果的。特別是財務會計管理上,要成功地轉型為管理會計,就要適應目前的大數據環境而采取相應的策略,以使企業更好地發展。本論文針對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財務管理;轉型;財務會計
一、大數據的特點
大數據的數據類別非常大。大數據的數據來源多種多樣,包括數據的種類以及數據的格式變得形式多樣,已經不再局限于結構化的數據范疇,而將非結構化的數據和半結構化的數據納入其中。其三,大數據的數據處理速度是非常快的。大數據的數據量非常龐大,而且不斷地變化,但現今,數據處理速度已經能夠及時、準確地處理這些數據。其四,大數據具有較高的真實性。隨著各種新型數據的產生,傳統的數據源已經被突破,包括企業內容、各種社交數據、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以及應用數據等等產生,要確保這些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就需要企業具備信息管理能力,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首先,在當前的財務管理活動中,主要是編制財務報表,輔以年度財務分析,在市場信息采集、客戶信息采集方面還存在嚴重的欠缺。在大數據時代下,各種數據、信息混合在一起,如果財務管理活動無法從海量數據中篩選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信息,那么就會極大的限制了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其次,在大數據時代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數據的簡潔程度、時效性成為企業決策者準確決策的關鍵,很多決策者希望看到的數據具有前瞻性、洞察力,而不是一成不變的財務分析、年度報表。這就要求企業財務管理不能局限于事后管理,而應該及早的進行數據收集、整理,提取具有前瞻性的價值信息,為決策者提供多樣化的數據分析,如果企業財務管理無法滿足這一點,就會拉大企業與大數據時代的步伐,進而影響到企業發展。
二、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是一種必然
企業在管理工作中,往往會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會計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在對財務工作中所產生的信息進行快速處理時,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不僅加快了數據處理能力,而且提高了財務數據的處理質量。這就意味著財務會計在履行工作職責的同時,還要采用信息技術,同時建立系統化的管理模式,此過程中,財務會計人員需要將系統化的管理思維模式構建起來,以使得財務會計人員對企業的價值能力以深入理解,并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在實際中,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實現會計核算的全自動化轉型
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需要構建業務信息、財務信息與一體的全新信息系統,利用規范的流程、制度、數據收入方式,結合掃描、射頻等技術,實時錄入業務數據。同時在固有的核算流程基礎上,編制和業務相互對接的會計分錄、財務報告模板,實現業務與財務的相互映射,利用系統自動生成財務報告。要利用全自動化的會計核算模型,將會計人員從以往的基礎性數據錄入、核算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核算分錄、報告模板等上面,一方面提高數據質量,另一方面也優化核算效率。
2.實現財務事中成本控制
在大數據時代下,商業環境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企業要想更好的立足于市場,就需要以客戶為中心,樹立戰略成本觀念,加強成本控制,實現成本經營控制向成本規劃控制的轉變。在財務管理活動中,財務人員不僅僅要注重事后反應、監督,更應該注重事中控制,財務人員需要全面采集和生產成本相關的數據,利用成本控制系統,準確的分析成本生產費用,盡可能的減少一些不必要成本費用,實現在線控制與評價。
3.全面預算管理的前瞻性轉型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全面預算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是對非財務資源、財務資源進行控制、分配。很多時候預算管理扮演著執行戰略的角色,而非戰略分析角色。在客觀信息的影響下,戰略分析難以通過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多的是需要用經驗進行判斷,在大數據的優勢下,能通過挖掘數據信息,進行人、物、財資源的優化分配。在財務管理中,通過良好的全面預算管理,能對行業背景、企業競爭水平、企業隱性資產、產品價值、自身財務狀況等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以此提供更加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建議,并根據實際執行情況,對戰略性規劃的實踐效果進行評估,使得企業經營更加科學。
4.實現產融結合
在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資金管理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在進行資金管理時,大多是通過資金集中的手段,在融資渠道方面,大多是依靠于借貸。在大數據時代下,隨著產業新業態、金融新業態的產生,資金管理不再局限于資金集中調配,應該朝著產融結合的方向轉變。利用市場的優勢,結合產權交易,將存量股權盤活,然后直接利用資金市場進行融資,并充分發揮現代金融工具的優勢,拓展業務,從業務支付時間差中獲得沉淀資金,改變以往固有的資金集中管理手段,實現資本運營、產業經營、資產管理、價值管理的融合發展。通俗來講.就是將企業處于閑散的資金充分的利用起來。在保證企業正常運轉支出的前提下,通過大數據提供的精確信息數據。對于資金開展科學配置使用,將其轉化為更多的經濟收益,促進財務管理的轉型。從資金的限流到資金的合理配置。大大的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形成專業科學的資金管理制度,財務工作更加的細致和專業化。對于公司的資產和資金進行規劃整理,讓其發揮最大的利用價值,產生最多的經濟利益。
5.打造業務全才
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的發展模式發生了極大改變,而相對應的財務人員也需要做出改變。財務人員應該超越原有的財務思維,從業務的角度對財務問題進行思考、分析,應該著重考慮項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利潤核算、管理,要利用財務數據的優勢,統籌、引導、規范決策者關注的事實,幫助決策者做出更加準確的決策。也就是說財務人員不僅要具備相應的財務管理能力,同時還需要具有良好的大局觀、分析洞察能力,這就需要企業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促使財務人員從財務專才轉向業務全才,從而為企業財務管理的轉型打下良好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工作中的傳統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管理會計的應運而生,使得財務會計逐漸轉向管理會計,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必然趨勢。為了使轉型速度加快,就要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策略,以使企業的會計工作系統化展開。雖然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是一種必然,但是,具體運行中會存在一些問題,采取相應的管理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袁振興,張青娜,張曉琳,等.大數據對會計的挑戰及其應對[J].會計之友,2014(32):90—92.
[2]季丹群.大數據時代對傳統制造企業管理會計的挑戰[J].財稅研究,2014(24):163—164.
[3]姚璐.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及應用[J].科技創業月刊,2014(01):82—83.
[4]黃曼遠.淺析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