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文
【摘 要】我國國家主要的法律法規是以憲法為主導作用,從中又衍生出各種各樣的為我國社會公民服務的法律政策,例如:行政法。新法律政策的出現使我國的憲法體制要求更加細化,但是同樣的行政法的出現也阻礙了我國憲法的落實與發展。因此,我國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的基本工作任務就是,通過行政干預,使行政法輔助我國憲法執行治理社會的任務。
【關鍵詞】轉型期;憲法;行政法;干預影響;互動關系
對于目前我國社會而言,憲法是我國國家的根本大法。其他相關法律政策的實施都要以我國憲法為前提。我國設立憲法這一法律法規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國家、社會的運行保持規范完整性。行政法的出現是國家為了鞏固政權而設立的,根本目的是使行政部門的執法行為具有法律保護。在一定意義上來講,行政法和我國憲法聯系緊密,我們無法完全將它們割舍開來。而對于行政法而言,它使我國憲法條例更加具體,規范了某些模凌兩可的憲法條例。行政法要想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就得在我國憲法的引導作用下,合理化地發展。從我國憲法角度而言,它是行政法的初始模樣,所以行政法和它在某些部分具有相似性。接下來,筆者將就轉型期我國憲法和行政法的互動關系進行深入探究,并且做出總結。
一、轉型期我國行政法的特點
國際社會由于受到三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導致科技生產力發展持穩定上升水平,這一現象直接影響了我國的社會經濟。工業革命令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但是同時也使我國社會衍生出了許多的矛盾與問題。針對這些矛盾問題,我國的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對其進行干預。因此,我國政府部門成立了專門的行政單位,以及設立了行政法。并且,政府部門將行政法進行滲透與深入擴張。行政法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我國社會中的各種詬病與經濟糾紛。因為,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經濟的增長,我國的社會結構越來越復雜,人們的就業環境與生活環境問題逐漸顯現,這時我國政府部門為了使社會群眾在這些生活問題方面能夠有所保障,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來促進發展。
二、對轉型期我國憲法與行政法的關系現狀進行分析
(一)我國憲法是行政法的基礎
憲法是我國的基本大法,它的建立為我國政府部門提供了管理下級法院的方法。同時,也為我國行政部門的執法工作提供了參考依據。我國憲法的主要內容是:維護我國公民的各種權利,并且監督他們履行自己的義務。但是當我國憲法中的公民權利與公民義務發生沖突時,就需要利用行政法在這兩者之間進行權衡。因為,行政法本身是可以靈活變通的,它不像憲法那樣不可變通。但是行政法在執行過程中,有時會導致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尊重,這時便需要利用我國憲法對其進行調節作用。因此,轉型期時代下,要求我國的各種法律法規各司其職。但是又要求行政部門以我國憲法為前提,制定行政法執行方案。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憲法始終是保障我國公民權利的安全屏障,我們必須尊重憲法的執法理念。
(二)行政法是我國憲法的具體化表現
目前我國社會的法律現狀是:我國公民不再局限于維護基本人權,而是逐漸把精力轉變為分享基本權利,分享基本權利是我國公民的根本義務。因為,當前我國的行政結構是:我國憲法為主體,行政法為基本執法原則。這一行政結構是我國作為社會法治國家獨特的執法理念,我國公民對于法律的意識也因此轉變。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我國制定憲法這一法律法規,目的就是為了維護我國公民的基本人權。并且,通過法律維護使公民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包括:經濟利益,社會福利,安全保障等。而行政法就是用來執行這項工作任務的,通過行政執法來維護我國的社會秩序,從而保障各項社會事件能夠維持正常運行狀態。因此,我們認為行政法是用來體現我國憲法的。
(三)行政法是對我國憲法的補充與發展
行政法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弊端,這些弊端的顯現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國憲法的缺陷部分。這時我國政府部門就需要經過政治協商會議制定憲法修改方案。因為,我國社會是不斷發展與變化的,這段時間制定的憲法法規未必適應于未來的我國社會,因此,政府部門必須根據時代的變遷對其進行修改。憲法作為我國的“母法”,我們不可能直接對其進行修改,這樣會拉低其影響地位。所以,我們選擇在修改行政法的基礎上實現對憲法的補充與發展。這樣既是對我國憲法的維護,同時也可以對我國公民的行為起到更好的控制作用。
三、轉型期行政法的拓展對我國憲法的影響作用
(一)行政法對我國憲法有積極影響作用
不論何時,行政法和我國憲法的各項規定都能保持一致性。我們從行政法條例中,就能很直觀地看出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行政法和我國憲法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行政法客觀的呈現了我國憲法的各項精神要求,我國憲法影響著行政法的執政力量。歐洲的一些國家的法律管理由國會與議會組成。而我國國家的法律管理則由法治制度和行政部門組成。行政部門通過對我國憲法的理解,制定出行政法來執行簡單的法律管理,同時又利用憲法準則來約束下級法院機構的執法行為,以此來保證政府行為的合法性。這樣看來,行政法是政府部門對我國憲法進行的補充。我國國家社會當前處于轉型期,許多的社會現實問題都要設法被規范,這樣才能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形成制約,令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行政法對我國憲法有消極影響作用
眾所周知,“事物的發展具有兩面性”。行政法在促進我國憲法的同時,也會阻礙我國憲法的發展。行政法比起我國憲法而言,法規條例更具體,而且易于變通,這使得它在進行執法功能時很難受到掌控。因此,我們需要利用憲法條例來對其進行執行限制。如果一味地按照行政法來對某一事件進行決斷,這時不參考我國憲法的各項規定,最終的結論勢必會影響到我國憲法的發展。另外,倘若在利用行政法進行決斷時,缺少憲審制度,這樣會嚴重破壞行政法和我國憲法之間的平衡狀態。縱觀世界舞臺,我們會發現一些非共產階級國家就是肆意利用行政法執行公務,而沒有利用國法對其進行干涉,導致整個國家政治與立法不協調的現象。由此可見,行政法的發展必須要依賴于我國憲法的指揮作用。
四、保持我國憲法與行政法的平衡作用
行政法的執行必須要受到我國憲法的制約。因為,行政法是在我國憲法的基礎上進行設立的。行政法的執行不能影響到我國憲法,而且必須要在維護我國憲法保持充分穩定的前提下進行行政法的發展。另外,行政法是政府部門為了對我國憲法進行補充和促進而存在的。要想令其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就必須將我國憲法放在首要地位,遵循我國憲法的指導理念,對我國社會中出現的違法行為進行甄別,并且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另外,我國行政部門還要派遣執法專員來進行行政權利的實施。除此之外,法院和各級檢察院在對行政法新規進行審查時,必須得以我國憲法作為參考點,來確定合理性。因為,唯有這樣做才能避免行政法和我國憲法的條例沖突。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憲法和行政法彼此之間聯系緊密,又互相影響和制約彼此。它們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使得我國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越來越快,并且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林來梵.轉型期憲法的實施形態[J].比較法研究,2014(04):26-39.
[2]鄧成明,陽建勛.我國社會轉型期民生問題的憲政之維[J].廣東社會科學,2012(06):228-233.
[3]趙燕萍.探析轉型時期我國的行政法制建設[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28(02):115-116.
[4]魏建新.論我國憲法實施的行政法路徑[J].河北法學,2010,28(04):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