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眾所周知,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能源和水資源,建筑業是一個典型的立足于資源和能源消耗的產業。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鎮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建筑業對資源和能源需求持續高漲,而在我國的新建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較為普遍。為響應國家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號召,實現建筑業節能減排的目標,需要在建筑中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推廣綠色施工技術。
【關鍵詞】房屋建筑;綠色施工技術
一、前言
我國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對綠色建筑的定義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水、節材、節地、節能)、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可表達為:“綠色建筑”=“綠色規劃、設計”+“綠色施工”+“綠色運營”+“綠色拆解”,目的是實現建筑與社會、自然地和諧統一。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綠色施工導則》,綠色施工定義為: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
綠色施工技術并不是獨立于傳統施工技術的全新技術,而是用“可持續”的眼光對傳統施工技術的重新審視,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施工技術。綠色施工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準備、施工運行和竣工后施工場地的生態恢復等。
二、施工組織設計中的綠色施工技術
在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施工平面布置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我們知道其原則有:
在滿足施工需要前提下,盡量減少施工用地,不占或少占城市人行通道和綠化用地。
施工現場布置要緊湊合理。合理布置起重機械和各項施工設施,科學規劃施工道路,盡量降低運輸費用。
科學確定施工區域和場地面積,合理規劃生產、生活設施。各項施工設施布置都要滿足: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安全防火和環境保護要求。
盡量利用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或現有設施為施工服務,降低施工臨建設施的建造費用。
而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許多臨街的建筑物,由于受建設場地的限制,臨建設施在規劃場地內無法布置,導致占用道路作為卸料場地,占用人行通道和綠化用地布置臨建設施。其實,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行業分工越加細化,很多專業化工廠可為工程項目建設提供服務。不但可提高施工質量、加快建設速度,還可以減少對施工場地的占用,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1)建筑用成型鋼筋制品加工與配送技術。
專業化的鋼筋加工配送公司可在工廠內將客戶送來的鋼筋原料,按照設計施工圖紙的要求,經過一定的加工工藝程序,由專業的機械設備制成鋼筋制品,再依據客戶的需求計劃,運送到施工現場,供應給工程項目使用。成型鋼筋制品進入施工現場,可直接由塔式起重機運送到安裝位置。這樣,在施工現場就可以不布置鋼筋加工區、成品堆放區,減少了場地占用。
(2)預拌混凝土加工與泵送技術。
預拌混凝土的使用,不但可以減少砂、石、水泥料場對施工場地的占用,還可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混凝土泵送技術可減少施工現場的垂直運輸設備和水平運輸設備,加快施工進度,降低能源消耗與材料損耗。目前,我國高層建筑施工垂直運輸的配備主要為塔式起重機+施工電梯+混凝土輸送泵的模式,其特點是可一次性連續完成垂直和水平運輸,還可以配備布料桿,將混凝土定點、定位、定量輸送到位。如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工程中,三一重工設計的HBT90CH2135D型超高壓混凝土輸送泵創造了單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92的高度記錄。
(3)預制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
預制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是指利用工廠化的生產方式,將房屋結構件在工廠內按設計圖紙加工制作成型,然后依據客戶的需求計劃,將成品運送到施工現場,使用起重機械將結構件吊裝就位,利用高強螺栓連接固定的施工方法。這種技術在鋼結構工業廠房的建設中已經普遍采用。目前,湖南長沙遠大公司正將這項技術在民用建筑中推廣,2010年6月,遠大公司在長沙縣經開區遠大城園區內建造了一棟模塊式全鋼結構樓房,二天內,搭建完成了這座15層高的樓房。相比傳統房屋建筑每平方米產生200公斤建筑垃圾,這種建筑現場安裝基本不產生垃圾,也不需要腳手架。是一種名符其實的環保低碳建筑,可持續建筑。
三、施工準備中的綠色施工技術
施工準備主要包括材料準備和技術準備,在材料準備中也有許多綠色施工技術值得推廣。
(1)混凝土重復利用技術。
施工現場存在大量的廢棄混凝土塊,混凝土重復利用技術是將施工場地內廢棄的混凝土破碎、清洗、分級后,按一定的比例與級配混合形成再生混凝土骨料,部分或全部替代砂石等天熱骨料配置而成的新混凝土。這種技術可使廢物利用,達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目的。
(2)高強度鋼筋施工技術。
2010年國家頒布了新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規范規定:在工程設計中,優先使用400MPa級鋼筋,積極推廣500MPa級鋼筋,取消235 MPa級鋼筋,逐步限制、淘汰335 MPa級鋼筋。目前在我國的建筑工程實踐中,335 MPa級鋼筋仍然為主要用量鋼材,占到總用量的60%左右。數據表明,國內高強度鋼材的總體發展仍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若能將我國混凝土結構的主導受力鋼筋強度提高到HRB400、HRB500級,結構用鋼量可節約20-30%。近年來,HRB400級鋼筋得到廣泛應用,HRB500級高強度鋼筋已經開始應用。
四、施工運行中的綠色施工技術
(1)生產、生活用水回收利用技術。
在城市中的建設項目,已經嚴禁將施工中產生的廢水、生活中產生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網,必須經過處理,方可排放。而經過沉淀、過濾處理的污水雖然不能直接用到施工中,但我們可以把其用于生活區的衛生間沖洗廁所,綠化用水;噴灑施工區臨時道路,控制揚塵。這樣,不但可以節約工程用水費用,還能保證施工現場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2)附著升降腳手架施工技術。
目前在國內的高層、超高層建設項目中廣泛采用的附著升降腳手架是對竹木腳手架、鋼管扣件腳手架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只需搭設4-5層的腳手架,即可滿足項目的施工需要,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建筑材料,降低工程建設成本。附著升降腳手架主要由架體系統、附墻系統、爬升系統三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