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韻 石穎杰
【摘 要】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何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成為企業研究的重要課題,不難發現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首先介紹了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目的和意義,分析了目前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現狀,著重研究改善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發展對策以及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具體方法,以保證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關鍵詞】企業管理人員;培訓;探索
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和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深入,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人才是企業競爭實力的象征和代表,只有不斷提升企業人才的各項素質,尤其是企業管理人才的管理水平和綜合素養,才能為企業提供更強的發展動力。再加上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的不斷發展,提升各級各層人員的知識水平、領導能力、個人涵養,才能為國家建設發展出一份力,所以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不僅對企業,對國家發展也有重要意義。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和層面來說,都要抓好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切實發揮企業管理人員的作用與功效。
一、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目的
加強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是為了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讓企業管理更加現代化和人性化,促使企業實現可持續長久發展。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企業管理人員必須時刻加強學習,了解形勢變化和先進技術,不斷豐富自己。而且很多企業管理人員并非專業管理人員,有的是從基層技術員工晉升上來的,有的是是從其他崗位轉移過來的,并不是每個企業管理人員都能夠勝任企業管理工作,所以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必要而又重要。另外,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素質對企業發展進步也有極大作用,企業的健康發展需要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和引導,并且統領全體員工共同朝著同一目標而奮進,企業管理人員有利于凝聚員工向心力,培養員工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形成科學合理的企業管理制度,從而助力企業更好地發展。
二、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現狀
(一)對培訓的重視性認識不夠
一方面是企業對管理人員的培新工作不夠重視,很多企業都忽略了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只強調對新進員工和技術員工的培訓,認為管理人員對企業相關情況比較了解,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沒有再培訓的必要,另一方面是管理者自身對培訓工作不重視,因為企業管理人員工作任務重,內容復雜,平常工作就已經比較繁忙,難以抽出時間進行自學和外出培訓學習,自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不高。
(二)對培訓需求分析工作不夠重視
有些企業確實進行了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但是培訓工作卻做得不夠細致、不夠,比如對培訓的需求分析不到位,沒有去了解企業管理人員到底需要什么內容的培訓,希望開展何種形式的培新,而是自上而下、灌輸式的培訓,缺乏一定的分析與調查做基礎,也就確實減少了培新的實效。目前很多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內容還停留在教授如何使用電腦軟件,如何對員工進行制度化管理上,所教知識嚴重老化、更新不及時。企業培訓內容落伍陳舊,既減少了培訓的意義和作用,也導致被培訓人員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相關資料表明,很多企業內部對于新知識的了解和認識不足,與企業培訓的落后、不到位有極大關系。
(三)缺乏系統化培訓流程與規劃
培訓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習慣,讓員工獲取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促進自身發展,在培訓中需要將目標和企業的戰略發展以及長期目標結合起來進行考慮。當然只有系統化、長期性、統一性的培訓才能更好地發揮培訓的效果,然而實際情況是,很多企業在管理人員培訓系統方面不足,不夠規范和完整,這就無法充分發揮出指導作用。碎片式培訓和分散化培訓,沒有把培訓作為企業管理人員的一項日常工作和必備要求,有需要時開展一次,覺得不必要就長期不開展,使得培訓頻次不穩定,培訓工作時有時無,同時沒有對培訓內容進行整體把握,這次開展一種內容的培訓,下次開展的可能與上次培訓毫無相關,甚至相悖,這就限制了培訓效果,和預期效果間有一定的差距。
(四)培訓方式方法問題
很多企業在培訓中培訓形式單一,一般采取的就是填鴨式的集中授課,粗淺的實地參觀等形式,經常參加培訓的管理人員很快就會對這兩種方式失去興趣,甚至聞“培訓”而色變,不愿意參加培訓,這樣反而適得其反。這是因為企業培訓組織方沒有實現分析和調研受培訓人員的特點,是剛接觸企管工作的新人,還是在企管崗位上工作多年,經常參與培訓的管理人員,調查情況受眾后就要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如果培訓不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沒有事先分析調查情況就難以采取有效的培訓方法。在培訓方式的選擇上,企業也會考慮到培訓成本和安全問題,從減少成本和確保安全的情況出發,企業一般都愿意采取成本低廉、容易操作的方式,比如:演講、講座、授課等,培訓的方式一成不變,無法提起受訓者參與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培訓效果也就無從談起了。
(五)沒有及時反饋培訓效果
培訓工作的開展是為了培訓效果的取得,要想取得一定的培訓效果,就要有培訓反饋,然而很多企業的培訓工作并未與績效結合起來,無法體現培訓反饋情況和效果如何。受訓人員在培訓事宜結束時,沒有相關考核評價體系,也沒有跟蹤調查,無法掌握培訓的效果,無從知道培訓工作開展的成績如何,是否能發揮出一定功效,受訓人員也無從反饋自身接受培訓的感受與想法。很多企業培訓中并沒有重視培訓反饋這一環,沒有相關依據和資料去判定培訓的效果,不能界定參與培訓的管理人員的技能和素質提升水平,會對培訓進程以及效果造成影響。
三、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發展對策
(一)明確培訓目標
明確培訓目標就是確定培訓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并為這項效果而努力達成,也是對培訓進行評估的重要依據。不論是培訓人還是受訓人,只有清楚地知道培訓的總目標和各個階段的分目標,才能保證培訓工作序時推進,所以培訓工作要根據培訓要求與培訓目標,按時推進,并且要確保階段性培訓工作按時完成,長期培訓工作連貫有序。
(二)優化培訓內容
企業管理人員在企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中高層管理人員,其決策和部署能夠直接影響到企業發展方向和持久力,這需要企業要通過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來保證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對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提高業務技能,比如管理人員需要掌握的工商管理知識,綜合管理能力,領導能力和人性化管理方式等;二是擴大知識面,包括企業生產產品的相關專業知識,企業發展前景的預測和分析,以及國際市場的分析研判,還包括社會相關熱點問題等;三是提升個人素質,作為企業管理人員,要管理好企業員工,首先自身素質要過硬,要能當好企業員工的“領頭羊”,不論是工作作風還是生活態度,都要積極向上,自覺遵守道德、法律規定,只有先成為一個“人”,才能成為一名管理者。不論是培訓目標的制定還是培訓內容的完善,都要需要依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而定,提升培訓的科學性以及有效性。
(三)豐富培訓方法
科學合理、靈活多樣的靈活的培訓方法,才能促進培訓效率和效果的提升。一要改變傳統培訓的填鴨式方式,多組織一些新穎而又有成效的培訓方法,加入體驗式教學方法,提升培訓實效。比如開展室外拓展訓練、角色扮演、有獎競賽、情景模擬等形式,擺脫一成不變的、老舊的教學模式,讓每一位學員都能參與進來,能形成互動式學習,把培訓課上的所學知識真正入腦入心,而不是徒有形式。二是改變一刀切式的培訓方式,要重視受訓個體的差異性,考慮到每個受訓人員的經歷、崗位、工作性質不同,根據受眾對象的特性因材施教,讓教學方式更加科學合理。三是強調培訓方法與內容的統一,是要認識到不論是何種培訓方法都是為培訓內容服務的,培訓方法的多樣化是為了讓培訓效果更加突出,所以在培訓中不能顧此失彼,在講究多樣化培訓方法的同時也要注重教學內容,強調寓教于樂的“教”,真正提升培訓的有效性。
(四)健全評估體制
培訓評估是對培訓的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分析培訓的不足和取得的實效,進而為今后的培訓提供更好的經驗教訓,促使加以完善和改進。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訓評價機制能夠讓培訓成果更加明顯,如何建立一套系統化的培訓評價機制,就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人力資源結構來決定。比如在培訓中和培訓結束時,可以分發課程評價表至每位受訓人員手中,交由受訓人員填寫關于這段培訓的感受與體會,也可以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包括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師資力量、設施條件等方面都可以進行反饋和提議。培訓小組需要將這些反饋信息都收集起來,并進行有效的分析,為以后的培訓活動優化提供基礎和經驗。培訓結束后,還需在日常工作中對接受培訓的管理人員進行跟蹤調查,發現了解受訓的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是否有所改變,是否提升了自己的管理水平,這樣做能夠判斷培訓效果有沒有達到預定目標。
(五)設定獎勵機制
為調動企業管理人員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獎勵機制,給企業管理人員提供參加培訓的動力。比如對在培訓中表現優秀、積極、態度認真、進步明顯的人員,可以適當予以一些精神物質獎勵,對培訓中表現較差,并不能按時參加培訓,經常缺勤的人員要予以批評和懲罰。通過表彰先進典型,批評落后,讓受訓人員能夠充分重視培訓工作,并自覺遵守培訓的規定和條例,努力在培訓中提升自己,這樣才不能讓企業物力人力財力白白浪費,才能達到培訓的相關目的和效果。
(六)保證培訓師資隊伍
要保證培訓效果的取得,就要對培新教師、設施、條件有所要求。企業管理培訓教師必須具有過硬的基本功。一是要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對馬克思主義不僅要有深入的研究,而且還能深入淺出、生動具體地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能夠指導受訓人員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學習結合起來,更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同時,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且把理論研究與企業發展實際結合起來,讓馬克思主義真正能夠指導企業管理人員的思想和工作,并成為一種巨大的推力。二是要有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企業管理人員是企業政策的制定和推動者,企業管理人員不僅要對企業相關情況清晰明了,還要熟練掌握國家政策方陣,國家對企業的要求,企業改革的方向等等。培訓教師要深刻了解這些政策,并未受訓人員進行解決,才能讓企業管理人員對國家相關政策的把握更加準確。三是要有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決定了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決定了管理人員受訓效果。而且很多企業管理人員都是行業精英,學歷高、見識廣、了解多,企業管理人員本身所掌握的知識就比較豐富,要成為管理人員的教師,就必須懂的更多,了解的更細,才能為他人答疑解惑。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充實自身,才能承擔起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和能力的使命。
四、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具體方法
(一)角色扮演培訓模式
角色扮演就是假設在某一特定的工作情景下,不同的受訓者扮演不同的角色,需要根據相關指令,從自己扮演的角色出發,通過與他人交流溝通,對工作任務的分析部署,進而嘗試如何去完成既定目標。教師通過觀察每個受訓人員模擬中的各自表現,可以了解受訓人員的相關特點,受訓人員也可以通過這種身臨其境、情景模擬的方式,體驗在平常工作中遇到具體問題時如何解決,以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處理工作的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職業模擬具有明顯的生動性和有效性,它不是填鴨式、被動接受的方式,而是加入了互動交流,能夠讓學員充分表現出自己,創造了一個類似于崗位培訓的最佳的學習環境,受訓者獲得了培訓的機會,也不會因此打亂正常的生產和工作的進程,這種方式也能被企業管理學員易于接受。
職業模擬一般是用于培訓剛剛走上企業管理崗位的新人,因為這類人群缺少相應的工作經驗,通過這種形式能夠在短時間內讓人員快速適應所在管理崗位,并且不再懼怕遇到問題,所以對企業管理人員采取職業模擬的培訓方式也是一種好選擇。
(二)選拔考核培訓模式
選拔考核培訓方式,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對受訓人員的區分,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培訓內容和方式,這種模式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針對員工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和完善,比如高層的管理人員,要提高其決策能力和對公司發展方向、前景的分析能力,對中層管理人員,要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和知識技術。分級選拔方式,就是通過對員工工作表現和態度進行評價,表現優秀的員工有更大的晉升空間,表現不佳的員工則面臨更大壓力,這種方式增加了員工工作的壓力,分級這種方式也刺激著員工不斷努力和提升自己,使其在工作中時刻保持警惕,不斷發揮自身價值。需要注意的是,要在選拔考核培訓這種模式中,把員工的培訓、選拔以及工作實踐充分的結合起來。通過培訓加強員工的工作能力,通過選拔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是一種具有激勵效果的培訓模式。
(三)交換崗位培訓模式
每個崗位都有自身的難點,沒有哪個崗位是輕輕松松就能做好的,作為管理人員要深諳于心,對每個崗位的工作任務和難點都要有所了解,對待不同崗位的員工時才能公平公正,采用交換崗位的方式能夠讓管理更加更加熟悉不同的崗位,反省平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從而更加全面、細致的掌握企業信息。交換崗位可以讓如各種主管人員之間、副職與副職之間、各種不同的管理職位之間等都可進行不定期的職務輪換。職務輪換培訓模式在企業培訓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讓企業員工體驗了在不同崗位的工作經驗,方便對所在崗位的前后工序更加了解,也便于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員工掌握的知識更加全面專業,對做好本職工作也有極大推動作用,為企業培養復合型人才創造了較好的平臺。
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來說,交換崗位可以使高層管理人員接受到不同類型的、更加高層次、全面性的管理知識,使其擁有較多的知識技能和管理技巧,更加科學合理地制定各項企業發展的決策和規劃,真正發揮企業核心人才的作用。中間管理層之間開展職務輪換,不能能讓中級管理層人員對自身崗位更加了解,還能對其他不同崗位也初步掌握,進而努力成為一名復合型管理人才,更好地執行管理層所作出的決策、決定。基層管理人員就是遵從中層管理人員的領導,執行高層管理人員的決策。職務輪換培訓可以使得其有機會進行業務
進修,提高其管理技能和專業技術能力。
(四)案例分析培訓模式
決策能力是作為一名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在日常培訓中不斷要求完善的內容,采取案例評點的培訓模式來對管理人員的決策分析能力進行提升,是很有效的一個方法。首先要重視案例的選擇,案例要有真實性,是企業管理中確實存在或者可能發生的事例,不能脫離實際;案例要貼切,要結合培訓的內容和目標選擇合適案例;案例要有啟迪性,啟迪管理人員闡述自己的看法,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手段。實際角色分析案例,這種方式類似于模擬培訓,也是讓學員處于不同角色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進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既貫穿了學員的實踐經驗,又體現了學員思想理論水平,還能碰撞出新的智慧的火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學歷、工作經歷、經驗、認識的不同,不同管理人員對于問題的解決方法也不一,當然,同樣的問題有多種解決辦法,并不是只有規定固定的唯一答案。通過這種培訓模式,可以培訓企業員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鍛煉員工的創造性思維,使其能夠多角度、全方位的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五、結語
我國企業家們應深刻認識到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重要性,深入完善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從明確培訓目標,優化培訓內容,豐富培訓方法,健全評估體制,設定獎勵機制,保證培訓師資隊伍等方面入手,配合豐富多樣的培訓模式,培訓復合型企業管理人才,能夠熟練運用科學方式管理企業,緊隨時代發展的腳步,使企業向更好的方向大步邁進。
【參考文獻】
[1]單貴寬,李敏.關于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探索[J].石油教育,2014 (5) :59-62.
[2]王勇,劉丹以提升企業管理效能為核心的員工培訓方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航空學會管理科學分會學術交流會, 2015.
[3]陳嫻.關于企業管理人員培訓模式構建的探討[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5 (6):68-69.
[4]宋澤田.基層管理人員培訓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培訓, 2007(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