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劍莉
【摘 要】內部控制指的是對國有企業各種活動進行考核、調整以及組織等,其中包括了設置企業組織機構、協調內部職能等。國有企業實行內部控制主要目的是查驗企業財務信息是不是可靠、準確以及運作是不是合法,進一步確保企業財產更加安全,提升企業管理的效率。目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和企業產權屬性之間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一直在理論界有著比較大的爭議。因此,本文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重要性進行分析,并且對當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低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具體原因提出了應對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應對措施
目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低下將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財務信息失真,并且管理落后等已經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的廣泛關注。國有企業實行內部控制主要目的是查驗企業財務信息是不是可靠、準確以及運作是不是合法,進一步確保企業財產更加安全,提升企業管理的效率。因此,本文在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提高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的應對策略,力求進一步促進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的含義
內部控制效率主要有三部分構成,分別為設計效率、執行效率以及評價效率。設計效率指的就是內部控制制度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帶來的效率。執行效率指的是執行內部控制的效果。評價效率指的是對企業內部的控制進行評價的效率,其也指的是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等等。
二、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快速實現企業發展戰略
國有企業發展戰略受到了內部控制效率的直接影響。企業的內部控制效率如果高,企業的執行能力就比較強。所以,企業發展戰略也需要與時俱進。對于控制效率比較低的企業來說,企業不但不能夠順利完成在規定時間范圍制定的目標,阻礙了企業正常運行,而且嚴重制約了企業健康發展。這種企業很難在當今新時代下有一席之地。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和企業健康發展有著緊密聯系,其直接對企業戰略目標能不能順利完成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二)有助于完善企業管理制度
企業的管理制度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健全高效率的企業管理制度對企業管理效果的表現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并且其有助于企業各個部門對上級領導下達的任務更好的完成。
(三)有助于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公司的核心以及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意義重大。所以,企業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企業內部控制效率要非常高,進而使企業防止不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帶來的負面影響。換句話說,高效率的內部控制效率能夠迅速的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企業留下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三、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對內部控制效率缺少充分的認識
對于內部控制效率來說,大多數國有企業都缺少正確的認識。許多國有企業都僅僅認為只要經營出不了差錯、業績搞上去,企業就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然而往往忽視了內部控制在企業健康發展過程當中的重要性。好的企業必須要擁有一整套高效的內部控制體系,然而那些發展較差的企業,其內部控制效率一定比較低。因此,國有企業如果對內部控制效率的重要性沒有正確的認識,不但直接影響企業效率,還將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經營狀況。
(二)信息技術手段落后
目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低下,往往存在著企業的信息技術手段落后。信息技術手段落后直接造成了企業發展緩慢。比如:企業在進行各類憑證審核的過程中,自身能夠通過系統來進行自動審核,進而提高內部控制效率。然而,一些企業對這個功能沒有設置。因此,這就進一步造成了憑證需要多人進行審核,讓憑證的審核工作更加復雜。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信息技術手段的高低將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的高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企業經營者缺少完善的內部控制的制度激勵
在目前國有的產權制度之下,國有企業實際上活動著各類代理人,而沒有能夠追溯的最后委托人。這就造成了國有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存在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經營者出現機制行政化。各級政府官員是一級的代理人。在非對稱信息以及激勵不足的狀況下對經營者進行任命,并且不需要給自己選擇承擔風險,其表現出了一個典型的廉價投票權。除此之外,因為“國家租金”激勵,他們往往傾向于選擇最容易控制或者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利益的經營者。第二,在一定程度上,經營者作為二級的代理人,其用著對企業的絕對控制權,然而卻不是最終的剩余索取者以及風險的承擔者。它和利潤激勵相比較,他們更加傾向于找尋“國家租金”。當經營者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規范,并且強化內部會計監督,僅僅能夠讓自己得到“國家租金”受到阻礙,無意當中作繭自縛。第三,國有企業的經營決策權主要集中在了企業決策者身上。企業主要的高層管理人員甚至雙肩挑,監事會的作用不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企業內部監督約束機制的缺失不能夠進一步更好的健全。
四、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率的應對措施
(一)強化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建設和內部控制效率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充分發揮出內部控制效率的效果。國有企業要想持續健康的發展,就需要對企業文化建設格外重視。首先,企業需要構建高效的企業文化。其次,需要對相關的管理制度進行規范,防止出現越權等問題出現,對違反規章制度的員工需要對其進行懲罰。整體來說,國有企業只有構建起良好的企業文化,才可以進一步促進企業內部控制效率更加高效的進行。
(二)強化內部控制環境建設
內部控制就是指的企業內部制度執行過程當中的執行效率。所以,要提升企業內部的控制效率,就需要從企業內部執行效率出發,進而構建更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最終實現提高企業執行效率的目的。所以,首先我們需要構建一個誠實可信的企業環境;其次,需要存在良好的組織結構,各盡其職;第三,國有企業領導要有著自身特色的經營風格,并且對自己的職責進行明確。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效率,就需要強化內部控制環境建設。
(三)基于企業治理結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企業的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機制有著相互促進的關系。在實際上,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是治理結構最好的體現。然而,完善的內部控制又可以有利于治理結構的優化和改進。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內部控制向著多樣化和趨同化方面發展。健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首先需要根據企業實際狀況學習對應的國家法則,進而降低國有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創新過程中的探索成本,提高控制技術的完善性以及可操作性。其次,在制度上需要確保監事會的監督職能,讓其充分發揮出決策控制的作用,對利益有關者監督作用進行充分重視。在董事會當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工人代表和債權人,將債權人的事后監督變為事中監督以及事前監督,提升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第三,在全社會創造誠實守信的制度環境,提升各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以及綜合素質,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倫理規則,形成從業人員的倫理文化,進而實現提高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的目的。
五、結束語
經過上述分析,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對企業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當前我國一些國有企業仍然存在內部控制效率低下的狀況,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為企業文化建設、發展戰略以及信息技術落后等方面。因此,國有企業要想進一步提升內部控制效率,就需要不斷和企業文化建設更好的結合。只有如此,才可以從根本上進一步促進提高我國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效率。
【參考文獻】
[1]李三喜.企業內控應用指引第1號解讀[N].財會信報,2015.
[2]董良驥.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6.
[3]馮均科.不同產權結構下內部控制效率的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5,8.
[4]鄭潔,朱宇.內部控制失效與產權結構分析[J].經濟理論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