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發展背景下,對多元原生文獻圖書資料進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首先闡述了互聯網背景下多元原生文獻圖書管理現狀,然后提出創新圖書文獻資料管理的途徑,希望對與圖書館多元原生文獻的管理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原生文獻;圖書管理;創新
從作用來看,圖書館為公共文化服務和信息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是信息流通、共享、傳遞和集成的重要基礎。其中,原生文獻信息服務是圖書館重要的服務內容之一。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18年初,我國互聯網用戶超過7.3億,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互聯網的使用極大地改變了信息傳播的途徑,也對人們信息檢索、文獻資料獲取和文獻資料閱讀習慣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新的發展時期,圖書館應從用戶對信息的基本需求出發,不斷拓寬服務內容和業務范圍,適應互聯網時代人們對信息多樣化的需求。
1 互聯網背景下原生文獻圖書管理現狀
據筆者了解,我國很多地方再圖書原生文獻資料管理方法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在文獻管理理念上較為滯后。從圖書館的主要功能來看,主要為用戶提供資源共享服務,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進行圖書管理時不能僅僅局限于圖書的收藏,更要注重其信息的綜合利用,尤其要對原生文獻的使用加以重視。這對圖書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等優勢,進而實現資料的共享。從實際原生文獻管理現狀來看,很多管理人員仍采用傳統的方法進行文獻資料的管理,固步自封,不愿意去嘗試新的理念,滿足不了當前形勢下人們對原生文獻資料的需求。
其次,從管理人員來看,缺乏專業的原生文獻資料管理者。在互聯網背景下,圖書資料的管理不僅需求基本的專業知識,對現代化科學技術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從當前圖書館對原生文獻資料管理的現狀來看,主要重視專業知識的培養,忽略科學技術的掌握,管理人員綜合職業素質參差不齊是當前原生文獻資料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圖書館的綜合發展。
最后,在原生文獻管理方式上較為落后。圖書原生文獻管理落后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一是原生文獻資源相對匱乏,相應的體系建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受用戶年齡、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影響,圖書館原生文獻以紙質形式為主,其它多媒體形式的文獻資源匱乏。二是原生文獻資料信息化建設不足,從管理方法和手段來看,很多圖書原生文獻管理仍停留在傳統的方法上,無法實現數據的網絡化管理和資源共享。
2 互聯網背景下原生文獻管理的創新理念
在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管理人員在對原生文獻的管理理念、自身綜合素質和管理方式上都要與時俱進,堅持以人文本的基本理念,以用戶為中心,不斷創新管理機制、提升服務質量,尋求互聯網和圖書館新的融合點,強化原生文獻資料的管理和綜合應用,推動圖書館信息化建設。
2.1 優化圖書原生文獻資料管理的網絡環境
網絡技術在圖書原生文獻資料管理中通常具有雙面性。一方面,網絡技術能夠促進圖書原生文獻資料管理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網絡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圖書原生文獻數據資料信息暴露在公開的網絡環境中,相關信息受到剽竊、破壞的幾率增加。面對這種情況,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同時規避網絡信息技術帶來的弊端,促進圖書原生文獻資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當前形勢下,圖書資料管理員應逐步優化圖書原生文獻資料管理環境,促進現代化管理的發展和提升,構建網絡“防火墻”、電子身份認證等,確保網絡系統的安全和構建,為圖書原生文獻信息的存儲、傳輸和使用提供安全的保障。
2.2 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圖書館原生文獻資料帶來很多挑戰,尤其是基層的公共圖書館,這就要求加大原生文獻管理隊伍的建設力度,嚴格把控圖書館員的構成。首先,在人員招聘上,要制定合理的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招聘機制,提供針對性強的優惠政策,留住更多復合型人才,為圖書管理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規范圖書館用人機制,建立明確的責權制度和獎懲機制,及時淘汰不合格的圖書管理人員,對于優秀的管理人員要及時給予物質上獎勵,提高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其次,強化圖書管理人員的培訓,注重互聯網技術、信息化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加強理論知識和專業操作水平的學習,鼓勵自身圖書館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2.3 加強文獻管理系統集成建設
圖書館、互聯網的相互融合,也就是圖書館內部各層次的融合,為推動圖書館發展,應合理使用互聯網技術,從而構建出一套完整的文獻資源信息集成系統,以融合網絡技術、文獻管理優勢,提高圖書館文獻管理水平。另外,還要構建現代化的圖書館網絡服務體系、管理體系,從文獻資源利用方式、文獻管理模式等方面著手,轉變傳統的文獻資源形式,建立規范化的文獻檢索機制和保障機制,提高服務質量。此外,還要提高網絡資源在圖書館的地位,加大投資力度。基于圖書館現狀投入一定資金建設網絡報紙資源,將這種資源的開發、利用作為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并將其置于和網絡期刊、圖書的同等位置,進行網絡資源的分析、研究和利用,以互補現代信息技術和傳統服務,拓展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深度。
2.4 加大投入力度,對傳統的設備更新換代
在傳統的原生文獻圖書管理中,管理者將大多數精力花費在資料的存儲和購置上面,這和互聯網時代人們對原生文獻的需求格格不入。當前形勢下,計算機、信息化和自動掃碼設備等都需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圖書資料管理設備是圖書機構工作人員開展相關工作的物質基礎,直接影響著圖書原生文獻資料管理的整體效率和綜合水平。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促使圖書機構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不斷創新,先進的管理思想、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設備是創新的重要前提。圖書管理者要在此基礎上,加大經費投入,改進管理辦法,購買現代化的圖書管理設備,建設一個軟硬件相匹配的舒適的閱讀環境。在這種形勢下,一方面要注重原生文獻管理的統一化,同時也要允許電子圖書和紙質圖書的共存,努力探索原生文獻圖書資料管理優化新路徑。網絡化建設的加快有助于圖書資源信息共享,圖書機構要善于利用有限的網絡信息資源,不斷搜集和整合新的文獻資源信息,將紙質的原生文獻資料信息轉化為電子數據信息,通過互聯網、云計算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資源,并將其置于和網絡期刊、圖書的同等位置,進行網絡資源的分析、研究和利用,以互補現代信息技術和傳統服務,拓展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深度。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圖書館作為原生文獻資源儲存的重要陣地,為廣大的讀者提供了學習、工作、科研等方面的信息資源,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的原生文獻圖書管理方法已經適應不了當前階段的發展需求,工作人員要強化管理服務的創新,不斷提升圖書資料管理水平,實現原生文獻圖書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胡文標."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文獻管理創新分析 [J]. 卷宗,2016,6(12):85.
[2]李清.圖書館文獻管理集成系統的網絡安全策略芻議[J]. 圖書情報導刊,2015,30(21):73-74.
[3] 馮京桉,張悅 .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文獻提供服務[J]. 新世紀圖書館, 2013(6):28-30.
作者簡介
熊健(1967-),男,廣西,本科,圖書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圖書流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