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惠勇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構建高效教學課堂是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相比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初中數學無論是教學難度,還是知識維度,都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學生學習的難度大幅提升,這無疑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基于此,有必要探討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與策略,以此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學習并實現全面發展。
一、導入游戲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教學過程具有相當的嚴謹性,為此,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以此才能實現有效教學、高效教學的目的。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首要環節,其對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過程中,教師應當設計好課堂導入,利用游戲化教學等創新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與參與課堂的興趣,以此使數學課堂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與氛圍。例如,在進行 “游戲公平嗎?”這課的教學導入時,教師可以先通過一個簡單的“轉盤游戲”快速導入話題。具體操作為:首先,教師創設游戲情境,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商家抽獎”形式切入,營造游戲氛圍;其次,教師拿出預先準備好的轉盤,當堂模擬“抽獎”活動,讓學生自愿上來“抽獎”,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再次,在學生游戲結束之后,面對個別學生抽到獎而部分學生未抽到獎的情況,發起提問,引發學生思考與探索的積極性;最后,再順勢導入新課,帶領學生進入新課學習,去探索轉盤游戲的“奧秘”。
二、優化導學案設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使用導學案來進行數學教學是新課改下誕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該模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師生的有效互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與探究,并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包含著眾多的數學概念與實際問題,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對此,教師可以從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實際問題本身入手,結合差異化教學等方式,設計并優化導學案,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在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能力等設計三個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依次為基層目標、中層目標與高層目標。這樣不僅能吸引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數學課堂學習,而且還能使其收獲一定的成功體驗,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信心等大有益處。
三、培養數學思維,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基礎,其在實際學習中,主要表現為學生學習數學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通過實踐教學可知,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等水平的高低。為此,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則有必要注重并強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具體的培養可遵循以下步驟:一是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利用初中生思維活躍這一特點,創設有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展開合理地想象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以此促進學生的知識延伸;二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夠不受既定思維、知識、經驗等的約束,而對問題進行自由分析與整合,最終有效地解決問題。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等能力的訓練,以此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與應用能力的提升。
四、滲透數學思想,提高數學素養
數學大綱中指出,初中數學教材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同時這些數學思想方法大體可劃分為“了解”“理解”“會應用”三個層次。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此類數學思想方法并非直接展示在教材中,而是隱藏其中。對此,教師要深入教材去鉆研與挖掘這些數學思想方法,以此幫助學生實現數學思維的飛躍與數學素養的形成。
五、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并做到從實際出發,調整優化教學方案,探索創新教學手段,以此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廖榕楓.新課程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途徑分析[J].中華少年,2016(10).
[2]石世敏.數學游戲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6(1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