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如今的經濟社會發展中,互聯網經濟已成為了新起之秀,很出色的成為了帶動新經濟發展的“領跑人”,那么有新事物的產生與發展就必然會帶來新的矛盾與問題出現。對于我國已實施十年之久的破產法與新生派互聯網經濟發展就有了新的互動關系,也免不了會有矛盾發展。在2015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通過經濟內部結構的不斷優化,使2007年實行的破產法也有些跟不上時代進步的節奏,產生了一些滯后性的法律條文,那么這些問題就致使破產法與互聯網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變革的需要。
關鍵詞:互聯網;經濟發展;破產法;變革
在互聯網經濟高速度運營發展中探究這種新興產業對經濟大發展的總體趨勢帶來的變化,事物總是以兩面性方式發展,我們不能只看互聯網經濟給我們帶來的益處,還要將目光置于新生事物與已實行法律條文的不相適應處,解決了互聯網發展與破產法變革發展的矛盾之處,才能使兩者更好的協調發展,使社會經濟更好的發展。在對破產法的變革反思中我們也能去除掉現行法律中不適合社會發展腳步的滯后性條文,完善法律法規制度,更好的在經濟中強調法治,同時也使依法治國的進程得以不斷推進。
1 互聯網經濟發展
互聯網經濟指的是依靠互聯網信息的一些衍生功能而產生的經濟效果。就現階段的互聯網發展形式可分為電子商務(例如淘寶、京東等)、互聯網金融(例如理財APP、眾籌等)、網絡游戲(例如LOL、DOTA等)、即時通訊(例如QQ、微信等)、搜索引擎(例如百度、UC、GOOGLE等)以上五大類型。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了互聯網的參與,而且我們從互聯網中汲取每日必要的生活信息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十分平常的一件事。我們已經習慣了日常交易在信息中進行,互聯網經濟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這種信息經濟的不斷發展也更加便利了人們的工作生活,也提高了國民信息化工作的效率。不僅僅是普通老百姓,學校、醫院、政府各部門也利用著“互聯網+”技術使工作教學更加便利,這些技術的發展無一不促進著互聯網信息經濟的快速發展,可以這樣說,互聯網經濟發展與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共同發展。這不不僅僅是影響國內經濟,信息化共享的平臺觸角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也使互聯網信息得以在全球范圍內散布和傳播,使各國各族人民之間的隔閡變淺,此舉也更有利于國家和民族甚至是世界的繁榮發展,從而使世界經濟發展走向全球化。
2 破產法變革趨勢
破產法的設立是由于設立前公司法在2005年進行了第二次修改降低了企業的注冊資本,于是公司成立的數量也隨之上升,但是由于部分經營者的不善管理使公司難以繼續運營,停止經營后公司不能再繼續虧損下去,虧損的資金企業如果負擔不起也是給國家制造了一堆爛攤子,所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起草并通過了企業破產法,利用法律來好好規范整治一下企業市場,也是變相的整治了經濟市場,把“糟粕”部分去除了才能讓經濟得以更好的發展?難道爛了一塊的蘋果繼續長在樹枝上還能變得健康可口?企業經濟的發展其實和這個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想要企業經濟健康發展就要完善各項法律法規制度,最好一切“未雨綢繆”的工作。今年是破產法實施的第十一年,在這十余年間,中國的經濟發生了彎道超速般的變化,就像李永軍說的破產法在2006年人大表決通過的時候,這部法律在當時世界角度而言還算是比較先進的破產法。是的,這部法律的程序嚴密,和高操作性確實比較討喜,但是他也有弊端,在判決結果落實方面卻很不盡人意,不僅是破產法這一部法律,別的法律例如民事訴訟法的落實難度也是很大的,在涉及到經濟糾紛的問題上每個人都顯得十分被動,通常是需要法院送很多次傳票通知也起不到顯著作用,部分企業經營者的素質不高甚至還會撕毀傳票、暴力致傷法院工作人員對公職人員大打出手,這些都是在判決落實階段出現的現實問題。有些案件需要法院強制執行來維護當事人權益,那么這就是破產法需要進行改進的方面之一,落實力問題。一個案子法官判的再好,當事人再配合,到了最后的執行階段無法落實這個案子也是爛尾的案子,無法結案。個別偏遠地區的經營者,素質低下法律意識淡薄,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有時候出于自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也對那些“暴發戶”的不法行為置之不理更確切的說是不敢管,這也使得法律制度的干預力度不大的原因之一。以下是關于破產法變革的反思建議:
2.1 在案子的受理環節嚴格把關
難題要在解決的源頭上嚴格把關,破產法的地位要重視起來,培養更加專業,更加懂這方面知識的法官去處理這類案子,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2.2 培養更加專業的“破產人”
這里的破產人指的是具有專業企業知識的法官、律師、破產管理人等行政工作者。在即將改革的司法從業資格考試中也可以看出國家需要的人才類型在這方面的趨向,從事各行各業的符合條件的人員都可以通過這項考核成為國家司法從業人員,國家也向往著能招收更多各具生活常識及專業化知識的高素質高質量人員加入國家司法這支大部隊中,從側面提高了辦案效率也降低了錯案率的發生。
2.3 判前先調
在民事糾紛中和解制度能更好更快的盤完案件,在破產法中也可以借鑒國內外的法律法規進行整改,先由當事人自行調節,調節不成可由法院介入“強制調節”,這既能簡化法院的辦案程序,更能使結果盡快落實,減少了判決拖沓不定節省了雙方的辦案成本。
3 互聯網經濟發展與破產法變革的關系
現在的移動通訊非常普遍,于是有了“二手號”的產生,手機號長時間不用會被收回進行二次利用,有人說這是節約資源,但是我認為這種已被綁定過得手機號第二次再被放出來銷售更是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那么同理,已破產的公司會不會像“二手號”這樣繼續成為“二手公司”呢?筆者認為很有可能,已破產的公司的一些未注冊事宜也很有可能會被新公司以冒名的方式頂替,例如“空殼公司”,利用甲公司借款來給乙公司投入生產銷售產品,當債權人來討要時發現此公司已破產,侵害了債權人的利益。那么此時的“新鮮血液”互聯網經濟就可以與破產法相輔相成解決之一問題,利用互聯網的及時性和全球性,可以有效地規避此類風險,更好的保證了互聯網經濟與實體企業的融合性發展。
4 結束語
破產法經過了“十年之癢”,有些許與時代不相符合的規定這很正常,我們需要做的是正視這個問題,在古今及國內外的眾多相關案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改正,就像上文列舉到的辦案人員的不夠專業化,司法落實力不夠等問題,都是需要補足的地方。互聯網經濟也是現在的一大經濟“巨頭”,他發展的非常的靈活,可以與任何一個產業相結合,并使之發展的更好,這是塊肥肉但也需要我們營養均衡的巧妙搭配著利用它才能使我們的經濟更加更快更好的飛奔前進,順便帶動我們其他行業一起進步,只要我們用心鉆研,互聯網這位年輕人就可以帶領破產法這位中年人為我們的經濟發展再建偉業。
參考文獻
[1]江邵魏,李紅邢.破產法變革的反思[M].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2015:08-12.
[2]肖健國,禾紀敏,劉恩澤等.阿里巴巴淘寶互聯網發展[J].浙江:臺州商業出版社,2016:67-17.
作者簡介
沈赟(1984-),女,漢族,浙江紹興,工學學士,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人民政府黨政辦干事,軟件工程師、質量管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