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 2018) 9-252-02
摘 要:現如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創新也成為了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更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崍炭企業來說,企業的經營管理是多元化的,不僅包括科學的發展戰略,更重要的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優秀的專業人才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等。只有這樣,才能從本質上優化企業的發展結構,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鑒于此,煤炭企業必須要建立企業經營管理的長期規劃,并創新經營管理模式,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本文主要探討了煤炭企業內部市場化管理模式。
關鍵詞:煤炭企業 內部市場化 管理模式
伴隨著煤炭行業黃金十年的發展,國內煤炭需求逐漸由賣方市場過度為買方市場,供需矛盾隨之不斷激化,煤炭價格出現了持續下跌,70%以上的煤礦企業面臨著非常困難的經營局面。在此局勢下,對煤炭企業傳統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對以往粗放型管理方式進行良好的轉變。那么如何轉變?這就需要逐步引入市場化的管理模式。
一、內部市場化管理的概念
(一)推行內部市場化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企業內部實行市場化管理就是通過引入市場機制,使企業內部各利益主體的關系變為市場交換關系,運用價值規律和價格杠桿,借助市場的自我調控能力,使企業內部的資源配置逐步趨于合理,從而達到轉變經營機制,改進產品或服務質量,提供多樣化更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降低企業經營管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企業推行內部市場化管理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通過市場的利益機制、競爭機制、風險機制,調動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及職工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企業的生產要素;通過價格和需求關系的變化,正確引導物資、資金、技術、人才和勞動力等諸要素的合理流動,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過市場競爭機制,實行“競爭上崗、多勞多得”,有利于推進勞動、人事、工資3項制度改革;通過市場化管理,可以量化煤炭企業后勤服務的工作量,有利于加快后勤服務體系從煤炭生產主體中分離的步伐。
(二)內部市場化管理的理論依據
1.成本管理理論。經濟學家科斯認為市場中的任何交易活動都是有成本的。成本管理是涉及煤炭企業各部門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對于搞好成本核算和成本預測、降低煤炭生產成本、提高職工生產積極性、增強濟效益等具有重要作用。成本管理與控制是內部市場化管理的基本出發點。
2.市場與價格理論。在內部市場化管理模式中,市場與價格是模式運轉的關鍵。構筑內部市場、模擬市場運作是煤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改變責權關系、優化資源配置的載體。通過內部市場運作,傳統計劃體制下運行的煤炭企業內部的行政關系轉變為經濟關系,原有的生產部門轉變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單元。
二、煤炭企業內部市場化物資管理模式建構
(一)建立市場化組織機構
根據企業與市場的關系理論,企業與市場是可以共存的,企業內部組織可以促進內部市場化工作推進,同時內部市場化也可以促進企業內部組織機構的完善。企業內部市場化是靠行政手段建設起來和逐步推廣的,內部市場建立起來后,行政手段可以作為內部市場一種互補的調控手段。內部市場化管理是對傳統的管理模式的一種革新,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組織機構來推行內部市場化工作的開展,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和明確的分工,內部市場化管理工作根本就無法開展。因此要成立內部市場化管理機構,配備專人負責內部市場化工作。
(二)健全“價格制定”與“價格動態調整”機制
要采用“水平法”、“零基預算”等計價方法,對各項經營成本指標進行逐級分解,建立以工資、材料單價為基本構成的價格體系,嚴禁人為平衡價格,嚴格按價格目錄結算,維護市場結算的嚴肅性。同時,要著力發揮價格杠桿激勵作用,不斷提升內部市場價格的科學性、合理性,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根據市場細分變化、外部市場變化及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情況,及時補充調整結算價格,修訂價格目錄,確保市場價格的全面性、客觀性、準確性。
(三)促進煤炭企業的管理信息化
我國的煤炭企業屬國有企業,缺乏實際的拳頭產品,致使廣大煤炭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需要長期的國家財政支持。在技術上面的信息化,幫助我國煤炭企業在管理上不斷地轉型。面對信息化發展的時代,企業面臨著市場不穩定這種不良現象,導致企業必須出現一些新的方式來適應社會的發展。企業應該利用更為適應的戰略手段來幫助自身企業的發展。對企業內部進行數字化管理、增強辦公軟件、財務、財力供應這些方面的調整,摒棄井底之蛙,要共享信息,給企業精細化管理帶來一定的物資力量。當然還要在信息化人才上不斷地進行培養和加強,利用現在已有的優秀人才,來幫助后進人才的學習和發展,幫助企業實現信息化發展這個大的趨勢。
(四)建立健全業務流程
價值鏈理論從價值鏈分析法的角度來闡釋了內部市場主體交易活動價值產生過程,把業務流程中的每道工序視為企業價值鏈上的節點,讓我們更清楚了解了內部市場交易過程中市場主體收入的創造過程。內部市場化管理是企業管理模式的一種創新,各項業務流程跟傳統的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企業由以職能為中心的傳統形態向以流程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導型企業轉變。主要業務流程的細化是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嚴格按照流程開展工作;業務流程的簡化是通過簡化手續和減少管理層級,打通了管理環節的阻力,從而管控由于流程的繁瑣和管理層級的增加而導致管理費用的增加。建立健全業務流程可以通過以業務流程為中心的管控體系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業務流程的健全和規范為內部市場化順利運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推行內部市場的效果
(一)每一個生產者都是經營者
煤礦推行的內部市場化管理改變了部門和職工僅僅是生產者的身份,從承包組到基層單位,從基層單位到班組,從班組到職工個人無—不是生產者,也無一不是經營者,因為在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每—道工序都與單位或者個人的經濟利益密切相關。
(二)每一種生產要素都有價格
價格是市場的基本要素,是生產經營者之間相互結算的重要依據。因此,煤礦企業價格委員會對全礦各崗位的工資、材料消耗定額、機電設備維修配件加工、各類設備、支護用品租賃、辦公用品等所有生產要素,均測定了與社會市場價基本相適應的價格,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價格體系。大到做一個工程,小到礦車服務,都有價可計,可以說價格無處不在,“市場”無處不有。
(三)每一天都知道經營效果
根據內部市場化管理的需求,實行了“日清日結”結算辦法后,每天可通過內部市場化管理系統了解到當天的經營狀況,有效地控制了支出,使過去的“花了算”轉變為現在的“算著花”,增強了職工當家理財的意識。
(四)每一個市場行為都能有效控制
這是煤礦內部市場化管理規范運作的一個重要特點,主要采取了行政手段、價格手段、分配手段和仲裁手段進行綜合調控,以確保各類市場主體經濟分配科學合理和結算的順利進行。
四、結語
總之,煤炭企業實施內部市場化管理,有利于克服單純行政手段管理經濟的弊端;有利于把市場的功能引入企業管理,促進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利于規范企業行為,包括規范領導行為、規范員工行為和協調各個環節的關系;有利于分散內部風險;有利于開拓市場,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加快應收款回收;有利于細化成本管理,人人關心節支降耗,主動堵塞浪費漏洞。因此,煤炭企業實施內部市場化管理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具有積極的作用,從而使企業管理不斷得到優化能量,實現了企業經營的最佳效能。
參考文獻:
[1]陳俊杰.淺談煤炭企業內部市場化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17(4):102-103.
[2]韓鳳山,覃俊華.煤礦企業經營管理中要做到精細化管理[J].今日科苑,2016 (11).
[3]徐娟,淺議精細化管理在煤炭企業管理創新中的作用[J].現代商業,2017(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