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強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 2018) 9-316-02
摘 要:在新形勢下,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已成為黨和國家關注的焦點,職工合法權益維護已作為和諧勞動關系構建的核心內容。我國需要深入把握行業領域企業運營發展中面臨的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從根本上維護不同層次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同時推動企業健康娠。
關鍵詞:新形勢下 勞資矛盾 勞動糾紛 職工權益 維護 分析
在和諧勞動關系構建中,勞資矛盾、勞動糾紛是不可忽視的兩大關鍵性影響因素,影響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我國需要立足基本國情,與時俱進的基礎上從全局出發,深入分析并把握現階段企業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新特點,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采用可行的方法、對策,合理化解勞資矛盾的同時解決勞動糾紛問題,實時維護企業職工群眾合法權益,增強維權意識,確保社會市場經濟背景下和諧勞動關系順利構建。
一、新形勢下勞資矛盾與勞動糾紛
在新形勢下,企業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日漸普遍化,影響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的同時企業健康、協調、穩定發展也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地區企業勞資矛盾日漸突出,勞動糾紛不斷發生,無形中增加了勞動爭議案件,呈上升趨勢。同時,在金融危機、經濟轉型等作用下,勞資矛盾與勞動糾紛呈現出新的特點,勞資矛盾進一步加劇,勞資矛盾與勞動糾紛日漸多樣化,涉及到多個方面,勞動關系確認、社會保障待遇、經濟補償金等。勞動爭議案件普遍化,體現在多個方面,農民工案件、技術人員跳槽等,勞動爭議主體也持續增加,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等,勞動報酬追索、工傷保險待遇糾紛等勞動爭議案件較多,也包括群體性勞動爭議案件。針對這種情況,我國需要從不同方面人手客觀剖析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出現的具體原因,比如,勞動法律法規有待完善,宣傳與執法力度不夠,企業工會組織弱化,企業相關職責模糊化等,從實際出發科學解決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問題,促使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根本性維護,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關鍵性保障。
二、新形勢下勞資矛盾化解、勞動糾紛解決和職工權益維護路徑
(一)提高重視程度,深化勞動法律法規
在新形勢下,我國需要應用發展的眼光,從不同角度人手把握勞資矛盾、勞動糾紛及其對職工合法權益維護的影響,明確三者關系的基礎上提高重視程度,明確解決思路、解決方案等基礎上保障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在此過程中,我國需要全面、客觀分析已制定的勞動法律法規,科學解決漏洞問題的基礎上合理填補空白,及時廢止滯后勞動法律法規的同時對不合理內容進行針對性修改,促使勞動法律法規更加科學化、規范化以及標準化。隨后,我國要根據完善之后的勞動法律法規,做好相關的配套工作,進一步深化勞動法律法規,為化解勞資矛盾,處理勞動糾紛問題提供重要的法律法規保障,促使職工合法權益維護過程中有良好的法律法規環境氛圍,為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做好鋪墊。
(二)做好普法宣傳工作,加大勞動執法力度
1.做好普法宣傳工作。在新形勢下,我國需要根據各地區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問題解決情況,包括職工合法權益保障情況,通過不同有效路徑做好普法宣傳工作,強化社會大眾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等,學會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我國要巧用新形勢下網絡平臺、廣播電視等,優化普法宣傳工作開展形式,比如,發放便民手冊、以案講法,大力宣傳勞動法律法規,比如,勞動合同法、勞動法,從思想上對不同行業領域企業以及職工群眾進行合理化引領,使其對勞資矛盾、勞動糾紛以及合法權益維護都要正確的認識,提高重視程度,增強法律意識。我國要借助開展的普法宣傳工作,規范不同行業領域日常運營發展行為,及時科學處理出現的勞動糾紛問題,維護好職工群眾合法權益,避免運營發展過程勞資矛盾、勞動糾紛頻繁出現。
2.加大勞動執法力度。在完善法律法規的過程中,我國要加大勞動執法力度,從勞資矛盾、勞動糾紛方面人手明確相關部門職能作用,動態監管勞動執法情況,利用法律等手段,科學處理勞動執法中出現的問題,防止勞動執法形式化,更好地發揮勞動法律法規在化解勞資矛盾、解決勞動糾紛問題方面的具體作用。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圍繞勞動法律法規,對不同行業領域各類型企業進行針對性引導、督導,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和不同崗位職工簽訂對應的勞動合同,嚴格履行勞動合同條款。相關部門要履行好自身監察職能,定期檢查企業勞動執法情況,及時科學處理企業違法勞動法律法規行為,規范新形勢下勞動就業行為,促使企業將利益平衡、雙向維護等原則落到實處。在此基礎上,我國需要準確把握企業、職工二者之間存在的利益關系,進行合理化平衡,減輕企業運營發展壓力的過程中優化職工合法權益保障環境,引領企業正確認識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在保障崗位職工合法權益的過程中降低勞動爭議發生率,實現持久發展,順利提升勞動執法力。
(三)優化完善預警機制,構建立體化機制
1.優化完善預警機制。在新形勢下,勞資矛盾、勞動糾紛二者合理化解以及防控離不開規范化的預警機制。我國要優化完善預警機制,構建層次化預警機制,在調研、統計的過程中全面、深入了解各類型企業以及職工間的具體訴求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動態化的以勞資矛盾、勞動糾紛為基點的預警機制、企業黑名單機制等,預警企業違法用工等行為,促使企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運營發展。在此基礎上,我國要指導政府部門、婦聯、工會等構建科學的預警機制,在了解職工訴求的基礎上根據出現的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隱患問題,開展針對性工作,依法維護職工權益。我國在完善預警機制的過程中要構建科學的多元化調解機制,不斷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對應的調解中,比如,公益組織、行業協會,促使企業運營發展中出現的勞資矛盾得到合理調解,勞動糾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避免引發群體性勞動案件。
2.構建立體化機制。我國需要根據勞動糾紛、勞資矛盾方面呈現的新特點、新要求,構建可行的綜合處理機制,包括勞資矛盾合理化解的立體化機制,將構建的預警、調解、監督監察等多方面機制處于統一化網絡體系中,實現勞資矛盾化解、勞動問題解決方面的無縫銜接。在勞資矛盾與勞動糾紛方面,我國需要對新形勢下勞動爭議調解規范、流程等加以完善,制定全新的調解機制,促使各方面程序順利聯結,實現理性訴訟,注重對勞動案件的專項審理,提高勞動案件審理效率。在此過程中,我國要注重快速反應以及聯動機制構建,針對大型勞動爭議案件,包括群體性案件,開通綠色通道,有效銜接“立、審、執”三大環節,實現全過程監督,確保相關案件在立體化機制作用下及時得到妥善處理,依法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在此基礎上,我國需要從構建的立體化機制人手了解勞資矛盾化解以及勞動糾紛問題解決情況,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在科學分析各方面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對策,深化構建的立體化機制,促使構建的快速反應機制、聯動機制、預警機制等更加有效。針對群體性案件,我國需要根據其特點、發生頻率、影響程度以及根本隆原因,進一步完善相關管理機制,深化基于相關部門的聯動協作機制,促使企業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及時得到通報,在規范化會診的基礎上迅速采取可行的方案,進行合理化處理,防止演變為群體性案件,增強案件處理難度系數,有效維護職工權益。
(四)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發揮工會組織作用
1.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在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問題處理中,我國需要增強行業領域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多層次對企業進行合理化引導,清楚日常運營發展中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的社會責任,科學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和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比如,職工、消費者、債權人、環境,特別是職工利益,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在此過程中,我國需要根據新形勢職工權益維護具體情況,對企業社會責任內容進行規范化調整,合理刪減滯后內容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促使企業社會責任內容更加規范化、合理化,包含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職工培訓等多個方面,從源頭上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同時,在保障職工勞動權益過程中,運營發展困難的企業需要履行穩定就業的職責,盡可能不要裁員或者降低工資。如果因各種原因,企業無法繼續運營發展,需要根據我國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具體程序,退出運轉的社會市場,對不同崗位職工支付與之對應的經濟補償金,有效防止運營發展過程中經濟補償糾紛、追索勞動報酬等相關案件頻繁發生。以此,在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基礎上為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2.發揮工會組織作用。在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方面,我國要準確把握工會組織起到的關鍵性作用,要在科學引導下發揮工會組織作用,全面推動企業職工權益維護工作。工會組織要清楚自身在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問題解決方面的具體職責,積極、主動參與到開展的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解決中,起到重要的調解等作用,確保企業運營管理中出現的勞資矛盾、勞動糾紛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科學處理。工會組織要和企業進行合理約定,不得隨意裁員或者減少職工工資,大力扶持運營發展困難的各類型企業,包括企業內部的困難職工。一旦發現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企業要及時為職工提供法律援助等多方面服務,并代表崗位職工起訴,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也能在無形中規范行業領域企業運營發展行為。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市場經濟日漸深化,勞動關系已成為新形勢下常見社會關系。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行業領域企業運營發展中勞資矛盾日漸尖銳,勞動糾紛頻繁增加,各層次職工權益無法得到根本性保障。我國需要客觀看待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多角度準確把握具體原因,從法律法規、機制、責任等方面人手,高效解決并防范勞資矛盾以及勞動糾紛問題,防止勞動爭議不斷出現。以此,在維護好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為新形勢下和諧勞動關系構建提供動力,促使社會市場穩定運轉,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以及改革開放進程。
參考文獻:
[1]楊國慶.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推動企業工會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J].青春歲月,2017 (3): 386-387.
[2]杜都順.工會組織加強能力建設、科學依法維護職工權益的思考[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5(9):113-113.
[3]武玉芳,齊敏,論新常態視域下和諧勞動關系構建一關于我省當前勞動關系狀況的調研與思考[J].山東工會論壇,2016,22(2):1-8.
[4]穆潔.關于新時期工會組織服務發展大局與維護職工權益的探討和認識[J].中國市場,2015 (28): 282,284.
[5]侯曉恒.勞動爭議仲裁中誠信缺失的現象、原因及對策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 (13):7 6-77.
[6]顓孫冠勛,劉芳芳.提高勞動爭議調解效能促進企業勞動關系的和諧發展[J].知識經濟,2016 (12): 57-57.
[7]許木道.積極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扎實推進和諧勞動關系建設[J].中國職工教育,2013 (7):58-59.
[8]楊海鋒,維護職工權益助推企業發展 維護職工權益的探索與實踐[J].人間,2015,183 (24):190-190.
[9]牛軍峰,促企業發展,保職工權益 淺談企業工會新時期工作[J].現代企業文化,2017 (2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