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紅
摘 要: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重視程度的增加,中職生源越來越好,班級管理壓力逐步減輕。但是,相對于普通高中的生源,職業教育長期處于劣勢,尤其是中職班級中后進生比例較大,管理教育難度較大。為此,文章將針對中職班級后進生成因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的的提出后進生教育轉化策略,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班級;后進生;成因;轉化途徑
引言
后進生主要指班級中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反方面較差,或雙方面表現均較差、缺點較多的學生。后進生是中職學校班級中存在的一種客觀現象,這些學生情感、心理往往和其他學生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容易被忽視。同時,后進生還會對其他學生產生影響,甚至對整個班級、年級甚至學校產生負面影響,阻礙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所以,中職學校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非常重要。
1中職學校后進生成因分析
中職學校后進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缺乏正確的自我認同感。自我認同,是指將自身內在的感覺、自我意識以及外部評價等加以綜合,從而對“我是誰”這個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是一個人在與其他人交往過程中,將信念和價值觀融合到自己人格中并對自我價值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職院校的后進生形成的直接原因就在于自我否定,這除了與他們的心理特征和性格有關外,還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例如,學校、家庭等,下文將對成因進行詳細分析。
1.1學校方面
第一,大多中職院校的專業設計和開設的專業課程沒有與時俱進,缺乏吸引力,同時,硬件設施不完善,學生實習、實驗條件較差,實訓設備陳舊,難以滿足教學需求;第二,開設的課程缺乏實用性,使學生滋生“學了也白學“的想法;第三,中職教育本身觀念模糊,很多中職院校沒有很好的領悟上級職業教育精神;第四,學校為了自己的生存,不顧教學質量只圖經濟效益;第五,有些中職學校制訂的中專招生方案,缺乏創新精神。
1.2學生自身原因
第一,意志不堅定,后進生由于學習成績較差,往往受到教師和其他同學的藐視,自尊心受到傷害,思想上存在壓力,精神上萎靡不振,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毅力;第二,思想阻滯,后進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觀察事物僅限于表面,認識膚淺,知識內化遲緩,容易產生抑郁情緒。他們只能運用表象進行思考,頭腦中只能形成斷斷續續的“知識痕跡”,而不能形成“知識網絡”,習慣用單向思維和固定方式去解決問題。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逐漸出現厭學情緒等消極心理,并將自己定位為后進生來緩解自身壓力;第三,學習目標不明確,由于缺乏學習興趣,后進生學習怠慢,成績沒有提高反而下降,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獲得心理滿足和成功的喜悅,缺乏學習的內驅力和上進心。
1.3家庭教育的失誤
有些家長過分寵愛孩子,為其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部分事情家長替代孩子完成,忽視了對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導致孩子缺乏做事情的勇氣,逐漸養成依賴心理和自卑心理,無法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和奮斗的樂趣。同時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斷為孩子制定難以實現的學習目標,一旦沒有實現目標不是處罰就是責罵,使孩子漸漸對自己失去信心,而將自己定位為后進生。
2中職學校后進生轉化教育的途徑
2.1創建適合后進生的學習環境 使后進生樹立信心
學生和教師組成了一個班級,在班級中雙方會相互影響,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性,創建有利于后進生學習的教學環境,使后進生感受到來自班級的關心。首先,教師要積極引導先進生對后進生進行幫助和鼓勵;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交流氛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尊重,實現共同進步。其中教師要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即帶頭關注和幫助后進生,并對其進行適當的課外指導。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改進教學方法,采用分組教學,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在每個小組中都分有等量的后進生和優等生,實現小組互助學習。在學習小組中每位后進生都可以找到“小老師”,而其他成績優秀的學生,為了讓自己的小組變得更好也會盡可能幫助自己小組的后進生,如此一來,中職班級氛圍中師生之間形成了群體合力,同時最大限度發揮班級的整體作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創建適合后進生學習環境時,教師不僅要營造互助的班級氛圍,還要多為后進生提供機會,尤其是班級活動參與機會和學習發言的機會。
2.2采用合適的態度對待后進生 給予充分尊重和關懷
后進生常常具有膽怯、害羞、不善言語等特點,而且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后進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后進生轉化,教師要加大對后進生的關注度,并特別注意對待后進生的態度。有些后進生因為不能通過學習成績獲得教師的關注,便會另辟蹊徑,通過搗亂等方式引起教師的關注,此時,教師應當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不能一味進行嚴厲批評和指責,要懂得理解并及時鼓勵后進生。在理解的同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同時,將這些閃光點進行放大,及時進行鼓勵與表揚。例如有的后進生在樂于助人上表現突出,教師就可以在班會等集體活動中,點名鼓勵并讓其成為整個班級的榜樣。這樣不僅能拉近先進生與后進生之間的距離,更可以讓后進生增強自信心。當然適當的批評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批評時教師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古語說得好“歲惡語傷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過于嚴厲的批評可能會導致和加深學生的叛逆心理,甚至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如果這樣教師對后進生轉化的教育,就會越發困難。
2.3堅持嚴格要求的原則 讓家長參與管理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一旦發現學生出現問題,要及時與家長聯系,教師要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告知家長,同時,家長也要將學生在家的情況反映給老師,雙方共同努力,一起商量對策,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如果的班級中有名學生在初中時因打架換過好幾所學校,進入中職學校后,剛入學還好,后來就上課睡覺、曠課,甚至打架,被嚴肅批評后,他要求退學。經過與家長溝通,找到了癥結,經過教育,該生放棄了輟學的念頭,最近表現與從前判若兩人。
2.4指導后進生 找到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
后進生學習成績落后并非偶然,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諸多方面消極作用的綜合產物。不少后進生將學習視為一種沉重的負擔,這不是從進入中職院校開始的,而是要追溯到初中階段,甚至小學階段。作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和每一個人敞開心扉的交流,傾聽他們的個人訴求,進而可以對癥下藥,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班級后進生在學習上會取得長足進步,個別人成績甚至突飛猛進,名列前茅。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職后進生轉化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巨的教育工作,教師要富有耐心,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反復教育,創建適合后進生的學習環境,使后進生樹立信心,采用合適的態度對待后進生,給予后進生尊重和關懷,同時,家庭也要積極配合,共同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絡,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陳遠強.中職學校后進生教育轉化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07):26-28.
[2]錢意飛.潤物細無聲,教育貴無痕——情感教育轉化后進生的策略和實踐[J].好家長,2018(15):129.
[3]曹雨.職業學校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有效策略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6):76.
[4]李英健.內地新疆中職班后進生管理初探[J].新課程(下),2015(1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