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
摘 要: 外資企業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外資企業的未來關乎現代化建設的實現問題。然而近年來在外資企業中存在著預算管理不及時不準確的問題,預算管理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處于核心地位,本文將對企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 外資企業;會計工作;管理問題
隨著外資企業的不斷發展,加強預算管理成為各企業壯大自身的有效措施。預算管理企業管理中應用很廣泛的方法,指企業對營業成本、經營管理、財務費用等進行預算,各種預算有機組合成企業的全面預算。合理的預算管理能夠合理配置企業的資源,使資源效用最大化,并能調動員工積極性,從而實現企業的利益與價值的最優化。
一、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內容:
外資企業的財務預算主要包括:業務預算、籌資預算、資本預算、財務預算。
(一)業務預算
外資企業的財務預算主要是指與企業常規業務直接聯系,有實際性活動的預算。其中針對外資企業的財務預算包括分包成本預算、人工成本預算、管理預算等等。其目的在于對將來企業在生產、經營和銷售等常規性業務活動以及其帶來的各項收入和成本進行的預算和規劃。
(二)籌資預算
外資企業在預算期內,對需要新借入的對長期和短期的貸款以及經批準使用的債券和原有貸款還本付息、資金籌集來源、所需資金量和籌資方式等進行的預算。為防止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因為墊資幅度過大而超出企業的承受范圍,需要對企業的顯性還是隱性負債問題加以特別注意。
(三)資本預算
外資企業為了未來發展,獲取更大經濟效益而作出的專項預算。它分為對內的建設預算和對外的投資預算。
(四)財務預算
外資企業的財務預算以企業收支預算為主,將企業利潤為目標,將資本的經營和支出預算作為基礎,將資金的進出作為核心來進行編制。企業的財務預算最后通過企業的資產負債預算表和現金流量預算等形式來反映[1]。
二、外資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外資企業缺乏財務預算的專門機構,預算體系殘缺
在目前的大多數企業中,財務預算過程中的編制、審批和考核工作主要通過財務部門來完成,沒有專門的財務預算機構。由于缺乏其他部門的直接參與,企業所做出的編制預算無法準確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對于預算中顯現的問題不能快速及時地提出解決措施。很多的私營企業全面財務預算還停滯在成本收入與支出水平。
(二)預算指標體系不完善
外資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要有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把關。在當前許多企業內部,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對財務預算管理加以約束,從而導致財務預算管理的工作只是流于形式。現代企業在進行全面的財務預算管理時,往往不能將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人力資源進行整合,指標很不完善,使得全面預算實踐中遇到了很大困難。
(三)財務預算周期長,分析不及時
大多數企業在進行預算的編制時往往只注重對往年的數據分析,忽略了當前市場環境變化和企業在這種變化下所應做出的調整分析。由于預算的時間較長,無法全面的預算企業經營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企業預算的分析不夠及時,使得企業無法根據市場變化來對預算進行調整,財務預算成為一紙空文。
三、對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設立獨立財務預算組織
相應領導階層應當認識到企業財務預算的重要性,設立獨立的財務預算部門。在進行企業財務預算時,充分調動企業各個部門的參與,對于預算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的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企業的財務預算涉及到整個經營活動,應當對資金的預算進行全面的編制。
(二)完善外資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健全預算管理的指標體系。
外資企業應當建立一套系統完整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對于財務預算管理責任細化到個人,促使財務管理人員都能對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同時建立全面的預算指標考核體系,在企業進行財務預算管理時,對預算的執行者以及其預算業績結果進行檢測和評價,及時發現預算中仍然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
(三)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戰略和市場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通過對市場環境的充分預測與調研,努力做好企業銷售預算,從而建立起一個既能滿足市場需求,又能滿足市場變化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來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在企業內部和外部應當建立一個有效的監督體系,從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入手,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監督來發現企業管理中還存在的問題,同時保證工作人員在自己范圍內行使自己的職責,防止越權行事。
(四)建立預算績效運行跟蹤監控制度
外資企業的財務部門及其獨立財務預算組織應當建立預算績效運行跟蹤監控機制,對于預算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的績效加以整理分析,對預算目標的運行情況加以實時的跟蹤和督促檢查,促進企業預算目標的實現。建立預算績效運行跟蹤監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項:第一,建立預算績效評價報告制度,通過這一方式,對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加以了解和分析,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迅速地給予修正,以保證企業財務預算執行的順利進行;第二,建立動態績效評價制度。將預算管理項目的實施部門同上級部門相連接,建立評價主體機構之間進行信息溝通的渠道,實現企業的財務部門同預算執行機構績效信息的動態收集,從而推動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第三推進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建設,對預算資金的產出和結果進行績效評價。
(五)對外資企業財務預算的調整
當外資企業內部環境以及企業經營策略發生變化時,企業財務員管理的編制基礎已經不在成立或者企業財務預算在執行過程中的執行結果出現巨大偏差,對于企業的正常運營造成不利影響時,就要對原先的預算加以調整。在進行調整時,對預算調整的范圍應當加以嚴格界定,并且預算內容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批,對于不影響財務預算目標的業務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之間的調整,應當根據企業內部授權的批準制度加以執行[2]。
結語:
外資企業的財務預算工作對企業來說是一項巨大而且困難重重的工作,里面存在著各種問題。我們只有對于這些問題加以重視,并加以分析總結,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解決,才能將這項工作真正做好。
參考文獻
[1]李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州大學學報,2008,1:23-24.
[2] 梅建南.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6: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