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生海
【摘要】本文針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結合理論實踐,在簡要闡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特點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關鍵技術,得出控制好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關鍵技術,是保證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關鍵的結論,希望對相關單位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特點;關鍵技術
引言:
根據2016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目前擁有耕地12208.27萬公頃(18.31億畝),而農田水利工程卻比較少,很難滿足農作物灌溉需求。因此,很多城市開始建設農田水利工程,已滿在實際需求。但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具有很強綜合性,對各項施工技術有極高的要求,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會影響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但我國對此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因此,本文基于理論實踐,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關鍵技術做了如下探究。
1、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技術特點
大量實例表明,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技術進行全方位科學合理控制和管理,既能確保各項工序能順利開展,而且還能很大程度上降低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對縮短施工工期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單獨性是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主要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農田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通常情況下,農田水利工程都建設在河流或者湖泊附近,因此,水資源會對施工建設造成嚴重的影響,需要施工單位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第二,農田水利工程在施工時,容易受到自然條件和天氣變化的影響,農田水利工程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只能在露天環境下施工,暴雨、大風等惡劣天氣會對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需要提前做好施工預案,才能確保各項工序能順利開展。
2、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關鍵技術
2.1建設前的準備工作
農田水利工程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基礎工程,為最大限度上提升施工質量,在開始建設前,施工單要派遣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現場,對工程特點、現場施工條件等因素進行全方位分析掌控。然后根據勘察結果,制定與之相適的施工方案、施工技術、施工工藝流程等。同時為確保各項工作能順利開展,還要對工程建設所需的物資、機械設備、參建工種等進行合理規劃,以便提升施工效率。
2.2做好施工測量
和其他建筑工程相比,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測量的主要內容是對線路平面控制、涵蓋渠系、高程控制等進行全方位測量。為提高施工測量的準確性和效率,要組建一支專業的放樣測量小組來開展放樣和測量的相關工作,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時,施工測量工作的開展要嚴格遵循《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SL52-1993)等相關規范和標準中的內容。
2.3砌筑工程施工技術
農田水利工程的砌筑工程由石體和砌筑漿液兩部分共同組成,為最大限度上提升砌筑工程的質量,就必須確保石體和砌筑漿液滿足設計標準和規范中的需求。通過多次試驗來確定砌筑漿液的配合比,同時,在進行石體砌筑前,要對石體表面的雜物、泥漬等進行清理,在砌筑前要進行灑水濕潤處。一片區域的砌筑工程要盡量一次性完成,如果在施工中發生停歇時間過長,砌筑漿液已經初步凝固,不能直接進行砌筑,要先清除掉表面浮漿,在整個砌筑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產生振動,防止下層砌體發展開裂,確保砌筑工程的質量。
在進行勾縫處理時,要盡量高于砌筑砂漿標號的混凝土進行砌筑,如果砌筑工程中采用砌筑漿液的混凝土強度為C30,則勾縫處理采用的混凝土強度最低不能低于C35。在進行勾縫處理時要盡量保證平縫的平實性,避免產生假縫。同時還要確保表面的整潔性和光滑度。如果采用鋪漿法進行砌筑,則砂灰漿的鋪設厚度要控制在2cm~5cm之間。除此之外,如果外界溫差超過15℃,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施工方法和方案。在砌筑工程施工中,由于砌塊數量比較大,砌塊尺寸和砌筑的位置難免會發生偏差,但要嚴格控制在允許偏差范圍中。
2.4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鋼筋混凝土是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兩種原材料,而鋼筋的質量,對混凝土澆筑效果有嚴重影響,所以,在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鋼筋綁扎和焊接前,需要對鋼筋的質量、規格、性能、外觀等進行全方位檢驗,檢驗合格以后才能投入使用。建立選擇具有國家或者省級生產資格證廠家提供的鋼筋。
第二,鋼筋工程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相應的規范和標準進行施工,并結合農田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
第三,嚴格把控混凝土澆筑過程,采用邊澆筑邊振搗的方法, 避免發展離析現象,而引發麻面裂縫等質量通病。同時還要嚴格控制混凝凝土攪拌質量,確保混凝土性能的穩定性和均一性。澆筑過程應當一次完成。同時在澆筑時,還要嚴格控制模板縫隙,避免發生泥漿流失和滲漏現象,并嚴格控制振搗的速度和深度,既能確保鋼筋混凝土工程滿足施工標準,還能有效減少蜂窩、裂縫等質量通病的發展,最大限度上提升工程施工質量。
2.5建立揚水站,敷設低壓輸水管道
揚水站是農作物灌溉工程的核心,通過低壓管道就可以把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水源輸送到農田進行灌溉。此項技術和土渠輸水相比,可有效降低水資源的損失,輸水效率搞到95%以上,且所需的壓力低,運行管理費用少,而且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氣候、地形、作物分區等因素干擾小,使用也比較簡單,因此在很多區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深入探究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關鍵技術,探究結果表明,科學合理建設技術,可有效提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效率和質量。為充分發揮農田水利工程的價值和作用,需要加強施工管理,建設技術人員還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才能為我國農業的良性發現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黃舒婷. 淺析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難點及質量控制[J]. 科學技術創新, 2014(12):163-163.
[2]王志強. 淺談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難點及質量控制[J]. 科學與財富, 2017(20).
[3]沈海國. 淺析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難點及質量控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