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的發展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對于出版業的發展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社科類期刊是重要的一種期刊類型,是具有高知識、高水平的學術期刊,能夠幫助人們了解現代學科的內容等。而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對于社科類學術期刊編輯隊伍的要求也有了提高,只有將互聯網產品與社科類的學術期刊進行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所以,在“互聯網+”背景下,相關的編輯隊伍建設值得深入探究。
關鍵詞:社科類期刊;互聯網;編輯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加強對社科類學術期刊編輯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由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同時也打破了傳統媒體行業的模式,一種全新的閱讀以及娛樂方式正在悄然興起,給社科類的學術期刊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唯有不斷創新,才有可能尋求新的突破與發展,進而有利于滿足互聯網市場的需求。所以,有關單位應加強社科類學術期刊隊伍的建設,通過強化策劃組織、視覺采編以及數據分析這三個方面的能力,打造出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學習型隊伍,從而有助于促進期刊媒體行業更好發展。
一、策劃組織
策劃組織是對社科類學術期刊編輯隊伍的基本要求,是編輯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這樣才能不斷策劃出新產品,從而更好地維護社科類學術期刊的運營。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對于策劃組織的要求有了明顯的提升。不同于以往的媒體,互聯網媒體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及時性等特征,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受眾廣泛,這對于社科類學術期刊的發展而言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只有將產品與互聯網媒體相融合,才能指明期刊行業發展的新方向。近年來,我國大批的期刊經營者在陸續建立微信、微博公眾平臺的時候,由于缺乏完整的商業模式,使得有關社科類學術期刊的經營核心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因此,有關部門和工作人員應加緊市場化產品的探索,不斷培養專業領域人才,尤其是要對現有的編輯人員進行在職業務培訓,進而策劃出符合時代要求、滿足大眾需求的產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社科類學術期刊的學術影響力,真正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熟練掌握視覺采編
視覺采編也是社科類學術期刊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于編輯人才建設的基本要求。在人才建設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制定目標,也要有具體的方向,這樣才能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成果,建設出適合時代發展的人才隊伍。對于社科類學術期刊編輯隊伍的建設,也是如此,只有制定新的培養方向,才更有利于編輯能力的整體提升。而視覺采編正是其中一個關鍵的方面。對于一名合格的編輯來說,良好的視覺采編能力是必須具備的。編輯通過視覺采編,能夠抓住讀者的眼球,進而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沖擊力,直達讀者心底。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讀者基本都會使用移動設備或者計算機進行閱讀,對于期刊所匹配的文字、表格、圖片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培養編輯人才的時候,要對審美情趣、價值觀以及相應的技術等能力著重培養。這也是社科類學術期刊編輯所必須具備的業務素質,這樣才能符合當下工作需要,推進編輯工作順利進行。
三、具備數據分析能力
數據分析能力也是在社科類學術期刊編輯隊伍建設過程中應該著重考量的,這關系著一些核心指標和最終的經濟效益等。要求編輯人員能夠結合期刊的實際運營情況對相關數據的有效性進行鑒別,以市場為導向,抓住核心問題,洞察產品的實際走向,維護期刊的穩定運營與發展。除了分析指標,編輯還須確定數據的準確性,包括數據維度的合理性、數據統計的準確性;明確影響數據的因素,盡可能多地了解內部與外部的影響因素;重視長期的數據監測,使用環比和同比方式對比數據;保持客觀的視角,切忌挑選有利于自身的結論;剔除干擾項等。
四、結論
當今社會,人才是核心競爭力,任何行業的建設與發展都需要人才,因為這是推動時代發展的基礎,也是續航的關鍵動力。期刊媒體行業中人才是關鍵要素,社科類是學術期刊中的一種類型。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社科類學術期刊編輯隊伍的人才建設是極為迫切的,為了更好地符合社會發展要求,掌握互聯網技術的高素質人才是行業所真正需要的。所以,在學術期刊與互聯網產品進行融合的過程中,應注重加強高素質以及高能力人才建設,進而提高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在新網絡時代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廖梓言,徐川平,羅瑞等.“互聯網+”時代學術期刊新編輯隊伍建設初探[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8):30-30.
[2] 陳未鵬.學術出版經紀人:“互聯網+”時代學術期刊編輯職業新定位[J].出版科學,2017,25(1):56-59.
[3] 何耀琴.學術期刊編輯的核心能力建設研究——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學術交流模式變革[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32(2):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