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
摘 要 在當前發展保障性住房和綠色建筑的大背景之下,對于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的探討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本文在分析綠色建筑設計對保障性住房重要性的基礎上,對具體的設計方法進行探討,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對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有更加深層的認識和了解。希望通過此文,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的有效性,也能夠推動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
一直以來,保障性住房是為了滿足收入較低者、畢業大學生以及外來打工者等特殊人群的基本需求。隨著保障性住房數量的不斷增加,人們對于其實際的要求也更加的關注。在保障性住房中,綠色建筑設計是其主要的方面,如何才能夠完善其設計,就成為需要重點探討的環節。
1 綠色建筑設計對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性
保障性住房也可以稱之為政策性住房,一直以來,我國都非常關注民生問題,作為人口大國,針對現階段的買房難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解決,所以,在政府的要求下,保障性住房建筑規模逐漸增大,隨之的綠色建筑設計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升。我國一直都在提倡綠色產業,現階段不僅僅是表現在環境上,更多是體現在建筑上,綠色建筑作為必經之路,同樣也是發展趨勢。在這一種發展趨勢的引導下,想要持續地進行綠色建筑,并且不斷地提升對于民生問題的關注度,就會直接形成一種全新的形式——保障性住房與綠色建筑的相互結合。這一種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的新形勢,不但可以將社會的發展同環境保護相互結合起來,還能夠利用相互的發展與相互促進,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保障性住房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得以傳播,但是現階段涉及施工的程度相對偏低。所以,在進行保障性住房設計的時候,綠色建筑設計依舊處于初期階段,已經成型的建筑數量偏少。所以,了解綠色建筑設計對于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性就顯得格外的重要[1]。
2 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的具體方法
針對保障性住房的綠色建筑設計,首先應該考慮到景觀的設計與實際的場地選址,其次,針對保障房進行平面的設計。最后,通過保障房的節能設計,這樣就能夠滿足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的實際要求。
2.1 景觀設計與場地選址
在確定建筑施工場地之后,就需要重點的掌握施工場地的生態環境、土壤、地質、水質等多方面的信息,進而確保保障房建筑同自然環境能夠實現相互的統一與協調。具體而言,就需要考慮到:第一,在設計保障房的過程中,還需要合理的保護施工現場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第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還需要通過有效的措施來進行預防,針對暴雨等因素帶來的影響,防范水土流失的問題。第三,防范出現熱島效應。第四,針對綠地的面積,必須要考慮到生態環境保護這一基礎條件。第五,針對建筑綠地資源,還需要做好合理的分配,這樣才能夠滿足局部環境的保護,從而降低噪音,防范不利因素帶來的污染[2]。
2.2 保障房平面設計
所謂保障房的平面設計,還需要考慮到房屋本身的間距設計、朝向設計以及平行布置,只有通過合理的保障房設計,才能夠讓房屋獲取大量的陽光,進而在寒冷的冬季,確保陽光長時間的照射。同時,保障房本身的形體也會直接的影響建筑物的能耗。在相同的條件下,保障房體型越大,那么也會相對應的擴大單位空間的散熱面積,這樣就會產生更高的能耗。
在相同的保障房建筑體積情況下,分散的布局方式相比集中式的布局形式,這樣所消耗的熱量更大。基于節能的角度進行分析,在設計保障房建筑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到中高層以及高層建筑的設計,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盡可能合理的控制層高,從而減少外墻本身的面積。在確定保障房層高之后,就可以針對房屋的建筑面積,滿足同節能樓層原則的相互適用性。防范保障房出現凹凸變化,通過常規的布局形式,通過現場資源條件的合理利用,就能夠積極的改善室內環境,最終滿足能源消耗的控制。
2.3 保障房節能設計
一直以來,建筑行業都是能源高消耗的行業,就相應的調查研究表明,基于全世界的范圍來看,建筑物占據的能源消耗占據1/3,就我國來看,在整個能源消耗之中,建筑能源消耗占據1/4左右,并且還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如果沒有采取相對應的改善措施,那么還可能會提升40%左右。所以,對于綠色建筑設計而言,其核心就在于建筑的節能。基于建筑物本身的構成形式來看,建筑能源的消耗主要來源于維護結構本身的傳熱耗熱量,建筑物外墻本身的傳熱消耗在整體的建筑能源消耗之中占據了極大的比例。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就需要選擇高效保溫的墻體,這樣才能夠幫助建筑物降低能源的消耗;另外,建筑物本身的窗戶也是出現較高耗熱量的構成部分,通過窗戶的保溫性能以及氣密性的提升,也能夠滿足建筑物的節能需求[3]。
在進行保障性住房的節能設計中,需要結合多門學科,結合多個部門來進行彼此的配合,這樣才能夠基于實際的情況出發,選擇合理的綠化節能設計規劃防范,在室內熱環境具有相同參數的前提下,保持更好的房屋性能。同時,在設計保障性住房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高效隔熱的外墻與屋面體系的設計,這樣才可以通過高性能的玻璃、門窗以及幕墻的選擇,讓建筑本身根據高效性和節能性,進而幫助保障房增加室內的熱穩定性。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就目前我國發展的基本情況來看,保障性住房已經成為我國不可或缺的一種房屋類型。目前,綠色建筑本身擁有諸多優點,并且其設計理念,也能夠帶動我國建筑行業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所以,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與我國所倡導的綠色建筑相互呼應,就需要在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上,通過各個方面的有效措施,設計出更加實用,更加環保的保障性住房,這樣才能夠滿足更多低收入人群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 譚文杰.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方法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
(10):126-127.
[2] 李韋.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方法淺談[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3):62,64.
[3] 徐東.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研究[J].四川水泥,2016,(04):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