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僅分析和討論在中小型水電站EPC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下,合同履行的中后期工程試運行及交接事項中存在的問題。由于EPC工程總承包管理的性質,業主與總承包方之間沒有傳統模式的監管手段,合同內容又不可能包羅萬象,總承包方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導致在工程移交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如業主與總承包方移交信息不對稱、設備調試項目不齊等問題。本文從EPC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下建設的幾座中小型水電站試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和探討,從而發現一些規律,便于今后在類似項目建設過程中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EPC工程;水電站;試運行;總承包;模式;信息不對稱
我國水電站采用EPC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它畢竟是一種新生事物,人們必須從傳統的管理模式中轉變觀念,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勢必會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這就是需要我們探討的課題。本文僅分析和討論在中小型水電站EPC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下,合同履行的中后期工程試運行及交接事項存在的問題。由于EPC工程總承包管理的性質,業主與總承包方之間沒有傳統模式的監管手段,合同內容又不可能包羅萬象,總承包方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導致機組在移交過程中出現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在所難免。譬如,安裝和調試中信息不對稱、試驗項目確定、水工建筑物的檢驗、設備質量及消缺、對業主人員的培訓問題等。本文將從EPC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下建設的幾座中小型水電站試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和探討,從而發現一些規律,便于今后在類似項目建設過程中參考和借鑒。
1 、信息不對稱問題
1.1 安裝及調試過程中信息不對稱
EPC工程總承包方遺留設備缺陷。某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建設的水電站,一臺機組從試運行到投產發電后一直存在著導葉漏水量較大的現象。該機組經過72小時試運行投產發電后,機組停機備用時發生自轉現象,采取將停機后的制動投入保持時間由90秒增加到180秒,此現象暫時消失。經過40多天的運行后,該機組在停機備用時仍然發生自轉現象。
業主代表在機組交接時聲明,該機組存在著導葉漏水較大問題,但總承包方不認同此觀點,雙方始終各執一詞。直到該機組在運行一年后業主檢查性大修時發現,該機組的導葉的確存在立面間隙和端面間隙嚴重超標現象。檢查性大修前后導葉立面間隙的數據如表1和表2。表1中的數據可知,導葉6-7、9-10、12-13、13-14和14-15之間的立面間隙嚴重超標。
檢查性大修時將導葉間隙處理合格后,機組停機備用時再也沒有發生自轉現象。
經查該臺機組安裝時的原始數據,導葉的立面間隙16個數據全為0.00mm,全部滿足規范要求。該臺機組端面間隙的數據也存在類似情況,為了節省篇幅在此省略端面間隙記錄數據表。
EPC工程總承包方的隱蔽工程質量問題。兩座水電站引水隧洞襯砌護壁厚度設計和施工圖紙均為30cm。但在充水發電后,分別于一周和兩周后便發生山體大量漏水現象,均導致停止發電40多天,不得不對隧洞襯砌護壁進行灌漿處理。向施工人員了解得知,引水隧洞極個別地段襯砌護壁厚度僅為10cm。查閱施工報告,襯砌厚度為30cm。顯示兩者明顯不一致。
通過上述2例,我們發現在EPC模式管理中,業主與總承包方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
1.2信息不對稱的解決辦法及建議
由于國情的不同,水電工程EPC總承包管理模式在我國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許多值得探討之處,信息不對稱就是其中之一。解決辦法及建議如下:
(1)建立誠信檔案。建立統一的EPC總承包及監理誠信檔案,實現全國聯網,一旦失信將遭受市場上的相應懲罰。
(2)完善各方合同。在監理合同中,對隱蔽工程增加相應監理的責任條款;業主與總承包方的合同中,增加業主代表有權對隱蔽工程及機電安裝過程可隨時到現場抽查的條款,一旦發現不滿足規范或不滿足設計施工要求,立即采取相應的嚴厲處罰措施,以此達到懲戒的效果和目的。
(3)第三方裁定。如存在較重大的質量問題或弄虛作假等,還可通過第三方鑒定,或者通過仲裁直至法院裁決。
上述第一條是通過道德層面解決的手段,第二條是通過經濟層面解決的手段,第三條則是通過調解或法律層面解決的手段。
2、 試驗項目問題
2.1 機組試驗中存在的問題
試驗項目問題在大部分水電站投運試驗過程中均存在。由于安裝合同中規定一般是按照現行國標或行業標準執行,未明確所有的試驗項目,在EPC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下,業主與總承包方的矛盾表現得尤為突出。常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機組的效率試驗是否開展或者何時完成。
(2)機組為非單元引水方式布置的電站,多臺機組同時甩負荷試驗的問題。
(3)AGC和AVC試驗的問題。
(4)72小時帶負荷連續運行試驗的問題。
2.2 解決試驗項目問題的建議
機組效率試驗的問題。在中小型水電站如果機組能夠在額定水頭下額定出力運行,則沒有必要做此項試驗。當然,合同條款中另有約定者除外。至于何時做試驗,一般選擇枯水期做此試驗為宜,但必須保證試驗時各種水頭的需要。
機組為非單元引水方式布置的電站,多臺機組同時甩負荷試驗的問題。某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建設的水電站,在簽訂合同時規定使用DL/T507-2002版《水輪發電機啟動試驗規程》,當電站建成后,DL/T507-2014版《水輪發電機啟動試驗規程》發布實施。總承包方根據合同理所當然不愿意做多臺機組同時甩負荷試驗,業主與總承包方協商多次才完成此項試驗。建議在簽訂合同時,注意類似問題。
AGC和AVC試驗。一般安裝單位均不愿意做此項試驗,因為做此項試驗,不但耗時長、牽涉面廣,而且工作量較大、成本還高。中小型水電站是否開展此項試驗,有必要在合同中事先進行約定。
在枯水期安裝完成的小水電站,如果水庫的庫容不大,則很難完成72h帶額定負荷連續運行的試驗,有的水電站甚至連空轉72h也不能完成。則此項試驗可以保留到條件成熟時再進行,在設備移交時做必要的說明即可,但在移交前機組必須帶額定負荷運行至少4h。
此外,機組的特性試驗等項目,總承包方為了節省工期,優化試驗方案,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根據經批準的試運行程序大綱進行,適當調整試驗順序和合并試驗項目。建議合同中對啟動試運行大綱及其試驗項目進行約定。
3 、水工建筑物的檢驗
3.1 水工建筑物的檢驗
水工建筑物及其相應設施檢驗包括幾個方面,一是大壩蓄水的檢驗;二是引水隧洞的充、排水檢驗;三是其它設施的檢驗。其它設施主要是指與水工建筑物相關的設施和設備,如通航、過魚設施,上下游的閘門,攔污柵、攔浮排,調壓井,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等。
3.2 水工建筑物的檢驗問題的建議
水工建筑物的檢驗一般至少需要一個洪水期的檢驗,有的甚至需要兩個或多個洪水期才能得到充分地檢驗。這些檢驗項目有必要在合同中約定清楚。
水電站引水隧洞需要在不同工況下檢驗。所以,必須經過幾次充、排水試驗,檢驗在不同工況下引水隧洞各部位是否正常。
某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建設的水電站,攔污柵柵間距因設計不滿足規范要求,導致該電站的機組在枯水期能正常發電運行,但在汛期就不能正常發電運行。在對攔污柵進行全面改造后,機組在任何時段發電運行正常。
水情自動測報系統至少經過一個洪水期后,對各方面測量的數據進行率定。
4 、質保及缺陷處理問題
72小時帶負荷連續運行試驗完成后,及時消除試運行中發現的所有設備缺陷,方可辦理交接手續。按照合同規定,在質量保證期內,發生較大的設備缺陷由總承包方負責處理。發生一般性設備缺陷,則根據運維管理模式由雙方根據實際情況協商解決。
質量保證期雙方有必要依據合同進行書面明確。
在幾座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建設的水電站交接后,工程質量及設備缺陷處理均存在由哪一方來承擔責任的爭議,但依據合同,經過協商后,比較圓滿地解決了問題。
5、工程交接
5.1 工程交接中存在的問題
當機組啟動驗收鑒定書完成后,可進行工程交接。編制并確認雙方驗收交接工程項目清單。目前工程交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有:
(1)竣工文件不齊全。
(2)總承包方未編制設備的操作手冊和維修手冊。
(3)對業主的生產人員培訓不足。
(4)移交的專用工器具不全。
5.2 分析和建議
工程進入中后期,土建、機電及金結三方面工作同時并存,總承包方此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否則會導致竣工文件收集困難,交接工作較難開展。建議如下:
(1)合同約定參建各方收集資料的義務。總承包方應編制一套完整的、有關工程施工情況的“竣工”記錄和相關資料,監理單獨建立自己的“監理”記錄和相關資料,均一式四份移交給業主。
(2)依靠各分包方和設備生產廠家編制設備操作手冊及維修手冊,其內容必須滿足生產人員操作、維護和檢修生產設備的需要。此項工作在我國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建設的水電站實踐中還大有完善的空間。
(3)總承包方應按照業主的要求,對業主的生產人員進行設備的操作和維修培訓。特別是在工程接收前要分階段地進行培訓。培訓分階段完成對雙方都有裨益。
(4)專用工器具必須登記造冊,逐一交接。如有遺漏,對后期運行維護工作會帶來不利影響。
(5)亟待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業編制的水電站EPC工程總承包移交規范。
6 、小結
近二十年多來,我國中小型水電站建設實行EPC工程總承包模式越來越多,也充分發揮了水電站總承包管理模式的優越性,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揚長避短,是我們水電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EPC工程總承包建設的水電站中,借鑒FIDIC條款,詳細界定各方的責、權、義是非常有必要的。合同中對質量和工期既要有正向激勵機制,也要有負向約束機制的條款。同時要求總承包方在優化設計方案,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同時,有效地解決各種矛盾,加強質量和進度的管理,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及規范的要求執行,確保工程的進度、質量和安健環三位一體得到有效落實,最終實現互利多贏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水輪發電機組安裝技術規范 GB/T8564-2003,P.11,5.5.3條。
[2]水輪發電機啟動試驗規程 DL/T507-2014,P.16,8.6.2條。
[3] 水電工程驗收規程NB/T 35048-2015,P.21,7.1.4條。
作者簡介:左琦蘭(1963年11月)男,湖北省武漢市,本科,高級工程師,漢能發電集團墨江萬豐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技術顧問,長期從事水電站生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