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旗縣人民醫院(473300)仝中峰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80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即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13~18歲,平均(15.98±1.21)歲;病程10~21d,平均(15.51±3.24)d。對照組年齡12~18歲,平均(15.12±1.32)歲;病程10~20d,平均(15.62±3.21)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北京協和藥廠,國藥準字H20000031)治療,根據患者具體出血情況對藥用劑量進行調整,口服3~4mg/次,隔6~8h給藥1次,待患者止血后,將每次使用劑量減少至2mg,每隔8h給藥1次,治療3d后,每3d將患者用藥劑量在原來的基礎上減少1/3,直至1mg/次,1次/d,止血后3周停止用藥。觀察組則使用去氧孕烯炔雌醇(N.V.Organon,批準文號:H20130491)口服2~3片/次,2次/d,止血后將劑量減少為1片/次,待患者血紅蛋白水平恢復至正常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減少藥用劑量,止血后3周停止用藥。

附表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1.3 評價指標 ①療效:治愈:患者治療后月經周期恢復規律性,且規律月經>6次;顯效:患者規律月經恢復,但<6次;有效:患者治療期間出血無異常,治療后恢復規律月經且<3次;無效:患者治療后止血效果不理想。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②安全性:記錄并比較兩組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皮疹、頭暈頭痛等。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處理數據,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情況較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發病后出血多無規律性,早期為患者施以常規體檢可見其生殖器無明顯異常。以往針對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治療多為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該藥屬于疾病常用治療藥物之一,藥物在使用后可幫助患者各臨床癥狀得到更好更快地改善,使得患者出血狀況明顯改善,進而幫助患者預后明顯改善;戊酸雌二醇在使用后直接作用于機體,可促進細胞RNA及DNA相應組織內各類蛋白質的合成,通過對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合成釋放產生抑制阻礙功效,進而減少黃體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經垂體的釋放,從而對排卵產生抑制作用[1]。戊酸雌二醇有著口服效果好,可長時間存在于血液中等優點,在血漿中可直接與性激素結合球蛋白直接結合,也可與血漿白蛋白發生非特異性的結合,然而針對部分病情較重的患者而言,若使用戊酸雌二醇治療,療效并不理想。本研究對觀察組40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使用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療,而對照組則使用戊酸雌二醇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較對照組少,說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療效及安全性均較戊酸雌二醇顯著。這是因為去氧孕烯炔雌醇屬于常用避孕藥,藥物的主要成分為去氧孕烯及炔雌醇,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是能夠對排卵及孕卵的著床產生抑制及阻礙,增加宮頸黏液稠度,從而發揮極佳的止血功效。此外,在安全性方面該藥使用后幾乎不會對患者機體產生影響,且有著減少月經量、對月經周期可良性調控、緩解經期疼痛等優點,患者在停藥后,當月便可恢復正常排卵,使用療效及安全性備受認可[2]。
綜上所述,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更好更快緩解,且止血效果好,患者在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少,安全性理想,臨床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