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

小小一張彩票寄托多少夢巨獎從天而降卻擦肩而過神秘的領獎人神秘的幕后關系絕境關頭一組數字揭開謎底
買彩票中大獎,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這次故事的主人公厲學峰,運氣相當好,他接到的這個餡餅還真不是個普通的餡餅。
厲學峰出生于安徽,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除了上班,他還喜歡買彩票,幾乎每期都買,是個鐵桿彩票迷。彩票類型花樣繁多,但厲學峰只對雙色球情有獨鐘。雙色球的一注彩票兩塊錢,一等獎的獎金每期都不一樣,多的高達一千萬,少的也有幾百萬。
據說,厲學峰從小就對數字特別敏感,他喜歡鉆研雙色球。連買彩票的地方,他都是從一而終,只在遠房親戚林斌開的一家彩票站購買。他為何非得在那兒買呢?原來,這家彩票站離他母親家只有一百米的距離,而厲學峰一個星期要去母親家一次。這家彩票站既是親戚開的,又離媽媽家近,正好借這個機會能常回家看看。
這一來二往的,厲學峰和林斌關系更熱絡了。林斌的店里就他自己一人,人無法離店,恰好厲學峰的公司樓下有一個電信營業網點,往日里,林斌要繳電話費都是打電話給厲學峰,讓他幫忙代繳,然后再把錢給他。
由此可見,兩人的關系相當不錯。誰也想不到,日后兩人會反目成仇,當然這都是后話。厲學峰對彩票似乎有些著魔,家人擔心他陷得太深,常常提醒他,買彩票只是個游戲。這話說得沒錯,彩票往往是碰運氣。如果真陷進去了,那就有點賭博的意思了,這就和當時的初衷相悖了。厲學峰只不過是一名普通職員,每月花千八百塊買彩票,幾乎相當于他工資的三分之一了。花這么多錢不說,還總得琢磨選號。但厲學峰說,他的號碼不是腦子選的,是機選的。當然,他口中的機選不是通常的機器選號,那種屬于盲選。厲學峰的機選,是有技術含量的,把需要的條件輸入到電腦軟件,軟件就會根據需求選出號碼。這個彩票軟件,讓厲學峰如魚得水,千把塊的小獎還真是中了不少。
在數字的世界里,厲學峰享受著推算的樂趣。同時,他也幻想著中大獎的喜悅。
終于,一個特大的餡餅憑空而降,結結實實砸在了他的頭上。這天,厲學峰和往常一樣,細心分析了號碼走勢之后,準時下注了。這次,他好像隱隱約約有種異樣的感覺。因此,他鬼使神差地多買了,加起來一共買了86注彩票。
沒等開獎,他就有事出門了。等到他辦完事隋回來,稍作安頓,就溜達到了彩票站,往墻上一看,這期公布的中獎號碼怎么那么眼熟呢?因為選的號太多,厲學峰不可能都記得。不過,那個特別號跟自己選的一模一樣,這點他記得清清楚楚。
不管大小,既然中獎了,那就把彩票拿出來兌獎吧。俗話說,螞蚱雖小,那也是塊肉啊。事實上,這塊“肉”比螞蚱大多了。可沒想到的是,厲學峰這回連肉丁都撈不到,為什么呢?他手里壓根就沒有彩票。
原來,厲學峰每次買彩票都不是自己親自去買。而是打電話,讓林斌幫忙代買,每個周末去結算這一周的彩票錢。那天,厲學峰和往常一樣,用單位電話打了林斌的電話,報了14個彩票號碼。厲學峰清清楚楚地記得,他在電話里問林斌一共下了多少注,林斌的回答是86注。等林斌最終確認下單后,厲學峰才掛了電話。
以前每次也都是這樣操作的,厲學峰并沒多想。不料這一次,當厲學峰看完墻上的中獎號碼,找林斌取彩票,順便結賬的時候,卻出了岔子。
厲學峰拿著400元的發票,來到了林斌面前。這是他前一天替林斌繳納的電話費發票,林斌接過發票后,立刻給了厲學峰400元。厲學峰詫異地問,“給我400干嘛呀?我讓你代買的86注彩票的錢還沒有扣呢,大哥,你這么做買賣還不得賠死啊,賬都不會算。”
然而,林斌卻說了一句讓厲學峰莫名其妙的話,“我沒打。”厲學峰一下沒反應過來,又問了一遍。林斌提高了分貝,重復道:“我沒打彩票。”林斌這么一說,厲學峰有點發蒙了。之前一直這樣啊,先打彩票后算賬,已經合作很多次了,從來沒出過一次錯。這次是怎么了?難道真的是他忘買了?
厲學峰趕緊從包里翻出自己選號碼的底單,再扭頭看向墻壁,特別號確實和自己選的一模一樣。厲學峰手中的底單,是一張不起眼的紙頭,上面是他那天給林斌打電話前,自己列出來的14個號碼。此刻,他再次仔仔細細將這14個號碼和墻上的中獎號碼一對,頓時覺得血往頭上涌。竟然有一個號碼是一等獎啊,600萬的一等獎啊!厲學峰急得當場就和林斌爭執了起來,電話里明明說得好好的,怎么現在就說沒有打呢。
此時此刻,厲學峰什么心情,什么感覺,我們似乎能想象得出。千辛萬苦選了號碼,打了電話,和自己號碼一樣的一等獎就這么擺著呢,可應該屬于自己的中獎彩票卻拿不到,600萬呢!上火的同時,一絲透骨的寒意突然掠過厲學峰的心頭。他意識到,事情似乎沒有那么簡單。
幾天后,厲學峰決定和家人一起去彩票中心。彩票中心的負責人接待了他們,得知原委后,工作人員問厲學峰,“你記得是哪一注?號碼是多少?”厲學峰答道,“我記得一共有五注中獎。”接著,厲學峰如數家珍,哪個號碼是一等獎,哪個號碼是三等獎,還有三個號碼是小獎,都準確無誤地說了出來。負責人聽后,思量一番對他說,“雖然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彩票得主,但你可以去報案了,你說得完全正確。”
聽彩票中心的負責人這么一說,厲學峰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他明白了,--~是林斌見彩票中大獎了,見財起意,想把那600多萬占為己有。其實,要弄清這點也不難,看看大獎是誰領走的,便見分曉。
負責人告訴厲學峰,彩票已經被人領走,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那這個人是不是林斌呢?當時接待的工作人員告知,領獎人并不是林斌。但對這個領獎人,工作人員記憶猶新。原來,那天這個人拿著彩票來領大獎。按照慣例,工作人員必須要仔細核對,可一驗彩票,竟然不是一等獎的彩票,而是一張三等獎的彩票。
中了一等獎彩票,居然能拿錯,工作人員當時心里還嘀咕著,這個人真夠可以的,是不是想大獎想迷糊了。誰曾想,過了半天這個人又來了。而這次,他手里拿的是千真萬確的一等獎的彩票。兌獎時候,彩民往往都比較低調,忌諱被外人知道,所以工作人員也沒有多問,就按照正常流程,把領獎手續辦了。
雖然,工作人員聽厲學峰說明原委后,也覺得很蹊蹺,似乎其中有點故事。尤其厲學峰報的號碼中,確實有一注是中大獎的彩票。然而,工作人員沒辦法確認事實。認票不認人,彩票中心是按票領獎,既然對方拿出了中獎彩票,而且是真的,沒理由不給人家。
那領獎人到底是不是林斌呢?彩票中心的人肯定地回答,不是林斌,而是一個叫周建強的人。或許真是巧合,這個人也選了一模一樣的號碼。厲學峰很沮喪,難道真那么巧?周建強,周建強,厲學峰下意識地反復念叨著這個名字,突然間他好像想起了什么。
林斌曾經叫他給一個叫周建林的人繳過電話費。厲學峰記得,林斌提起過周建林和周建強是兄弟倆,更關鍵的是,這兄弟倆是林斌的親戚,是他孩子的表叔。這么一來,里面真有故事了。
厲學峰認為林斌、周建強涉嫌詐騙,于是向警方報案。然而,警方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決定不予立案。于是,厲學峰決定上法院起訴。
可是,怎么證明彩票的所有權呢?厲學峰經過多方途徑,搜集了證據。第一個證據,是他當天和林斌的通話記錄。通話記錄顯示,他打給林斌的電話是7點17分20秒掛的,而中獎彩票是7點17分40秒出的。第二個證據,彩票開獎后,林斌給周建強打了一個電話。而在這之前幾個月,兩人沒有任何通訊聯系。第三個證據,根據手機定位,周建強在購買彩票的那一周,人在外地。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里,他根本就沒有到過安徽。
不久后,當地法院審理查明:厲學峰和林斌的通話時間剛好覆蓋案涉彩票的出票時間,厲學峰能說出涉案彩票設定條件而周建強卻說不清楚。而且,在審理過程中,周建強、林斌的諸多陳述與事實不符。由此,厲學峰打電話給林斌購買彩票,形成委托合同的事實,林斌未將涉案彩票交付厲學峰,而是交給周建強,屬違約行為;周建強明知自己不是涉案彩票真正購買人,卻仍然去領取了中獎獎金;林斌、周建強有明顯的惡意串通行為。因此,法院作出判決,由林斌和周建強兩人共同返還厲學峰彩票獎金483.9775萬元。
官司打贏了,本以為這件事情就塵埃落定了。可不料,厲學峰中600萬大獎被冒領已經夠倒霉了,更倒霉的的是官司雖然打贏了,被冒領的錢卻只要回23萬。對于生效判決,林斌、周建強始終以沒有能力履行判決為由拒絕償還剩下的彩票錢。
無奈之下,厲學峰只能再次起訴。經法院判決,林斌、周建強因犯拒執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和4年,并處不等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