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孫謙 王光武 張瀟月
摘 要: 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我國農林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方向。但農林特色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尚未得到完美的體現。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進步,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重大的影響,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模式在大數據背景下有了新的創新方向。針對這一狀況,本文對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展開探索研究。
關鍵詞: 大數據 農業碩士研究生 教育模式
高校農林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我國農林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方向。隨著以往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與現代社會發展差距的加大,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農林特色不易彰顯,研究生服務“三農”的職業理想、生態文明觀念未得以很好的樹立,導致高校農林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方面不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學方法的創新勢在必行。針對當代農業碩士研究生的思想特征,以增強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為核心目標,以高校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動態大數據構建與分析為切入點,探究符合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心理發展特點的實施操作性強、針對性強、實效性強的具有創新型的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以便為高校農林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一、大數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大數據時代,對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產生影響,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數據進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是今后前進的方向。當前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環境、教育的內容、目標及對象都發生變化,對高校農林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影響的深度和廣度是前所未有的。當前,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創新不僅是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環境、教育對象思想發展變化的要求,而且是改變教育方法滯后的要求,更是方法自身發展的要求。因此,方法的創新勢在必行。在新的世紀大數據背景下,隨著思想政治工作環境、對象、條件等諸要素的發展變化,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形勢
(一)農業碩士研究生群體的特點。
第一,農業碩士研究生群體年齡差較大。農業碩士研究生的生理階段主要屬于青年時期,但年齡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并且其中有半數以上都已經不屬于青年前期,而是到了青年中期。農業碩士研究生群體生理發育的成熟,必然引起心理的變化。第二,農業碩士研究生在就業方面有一些的壓力,被指出屬于結構性壓力。從研究生角度說,研究生在教育方面得到了較多的投入,更多的時間可以在學校學習,有更高的資金投入。他們普遍對自己的就職有較好的期待,所以容易發生實際工作和自己的期待不相符的事情。從專業角度分析,農業碩士研究生專業性較強,就業存在針對性和局限性,部分專業存在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現象,這些都導致農業碩士研究生群體就業上的壓力較大。
(二)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變化。
1.經濟全球化加劇
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出現更多的繁榮景象。在這樣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思想政治建設方面出現一些挑戰。為此,必須建設社會主義的核價值體系。要更多地了解時代環境帶來的改變。農業碩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和現實一起前進,同政治、經濟形勢一起進步。
2.社會文化多元化凸顯
在農業碩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文化多樣性的影響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正面的影響是它對學生人格的進一步提升、現代性思維的培養、主體意識的提升、綜合成就的發展等多個方面都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不利的影響是主導意識形態受到沖擊,可能造成失衡,影響一些學生的認識。
3.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在大數據時代,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豐富了信息傳播的渠道,農業碩士研究生能更加快捷方便地獲取各類信息。第一,信息的公開和共享,導致消極的錯誤的想法帶來了攻擊性信息,這些負面信息能到達學習生活的各個角落。第二,信息普及平臺的多元化導致信息收集的便利性,加大網絡管理的困難,在理念性、政治教育中削弱媒體引導的作用。第三,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容易進行網絡數據收集、控制,這增加了研究生的政治教育的困難。
三、大數據背景下農業研究生創新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一些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銜接性。
最理想狀態的政治基礎教育,是應該在初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方面進行良好的教育,更好地解決存在的問題。但是一些小學和中學沒有進行較好的思想教育,想要培養良好道德和道德性質,必須進行有效的訓練。但在大學時,認為在小學和初中已經得到應有的教育,并沒有引起充分的注意。農業碩士研究生水平受到影響,這種低水平的道德欠缺的模式不應該在研究生群體里存在,但是因學校的教育問題,導致一些問題的發生。
(二)一些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空泛。
思想政治教育教科書中的一些材料比較陳舊。一些教科書不太符合現代年輕人的需求,沒有接觸過農業碩士研究生的實際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未將道德教育放在合適的位置。農業碩士研究生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由于人數多,只能利用大課的辦法教學,任課教師難以應用更加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缺乏興趣。
(三)一些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陳舊。
近年來,一些農業碩士研究生想發揮政治教育的主動作用,重視轟轟烈烈的集體活動,忽視默默無聞的個人修養。這種過于注重活動的指向性,很可能偏重于活動的外在。在很多情況下,主動參與這些活動的農業碩士研究生會有理念性缺失。
四、大數據時代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的策略
(一)加強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創新。
對于當前的形勢與政策教育,要注重時效性。要利用大數據時代的科學技術成果,抓住革新的創意,表現出創新的想法,體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積極應對引起誤解的社會認知和想法。根據形勢和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采取靈活的形式,運用多種載體,全方位展現重大熱點事件和政策,增強研究生對政策的認識,從全局看問題。研究要關切當前的新形勢和研究生教育的新問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王作者和理論研究者,要有敏銳的問題意識,考慮到新形勢下的社會和學生需要,抓住理論熱點問題,以科學的理論指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
(二)探索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計算”方法。
如今,一些學者將社會領域的數據分析看作是“社會計算”。這指的是通過數值的加減乘除分析大數據,以此為基礎對研究對象進行基本規則的變化,這是一種特定的計算機科技大數據的規則變換方法。這種計算盡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應用大規模數據時代資源,但是對理念或政治教育過程中生成的文本、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都難以有很好的解答和分析。因此,在數據分析和數據視覺化的研究方面,在專門技術人員的幫助下進行社會計算,構建教育過程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利用數據進行分析,這些非結構數據的社會計算有必要實行。
(三)制定大數據數據管理規章,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數據質量。
數據管理規則保障了大數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合理發展。因此,美國可以通過完整的數據管理系統,成為大規模數據技術的領袖。由此可知,教育部在進行大數據的意識形態、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時,需要規范數據收集過程中的收集方法、范圍,指定特定方向,最大限度地保護個人隱私,避免數據的濫用,防止隱私泄露。在數據的公開和發布過程中,需要將“原始數據”附加到“收集分析方法”上。其原則是:防止數據和手動制造數據的單面解釋,確保數據的可以有效復制,避免數據質量方面的問題。
五、結語
本課題對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展開探索研究,針對當代農業碩士研究生的思想特征,以增強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為核心目標,以高校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動態大數據構建與分析為切入點,探究符合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心理發展特點,為農業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論上的指導。
參考文獻:
[1]沈智莉,徐建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徑探究[D].上海: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服裝學院,2015.
[2]季海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3]楊延東.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D].錦州:渤海大學,2013.
基金項目:2017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高校思政專項)“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有關問題研究”(項目編號:L17DSZ001)。
通訊作者:張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