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要:土木工程是我國高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土木工程的教學目的主要是能夠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土木工程實用型人才,用于指導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以及加強學生的土木工程實踐。近年來,在高校的教育過程當中,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漸得到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能夠更好得培養出實踐型人才,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社會需要的創新人才。土木工程作為高效的重要專業,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土木工程實踐教學是當前高校土木工程教學專業的重要目標。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針對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土木工程實驗教學體系進行相應的探究,通過構建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構建更為完善的土木工程實驗教學體系。
關鍵詞:創新能力;土木工程;實踐教學;教學體系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更是時代發展的原動力。在高校的土木工程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并注重學生知識應用的創新,能夠將相關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實踐當中,切實解決實際生活工作當中存在的問題。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校是為社會輸送人才的主要基地,為社會培養出創新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責任。由此可見,本篇文章對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土木工程實驗教學體系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創新能力的含義探究
早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宏觀戰略思想,其目的就是要在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常態下,持續推動經濟的良性發展,實現產業的多樣化。希望通過大眾創新,創造出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從而產生新的效益。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在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過程當中,就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具備創新性思維,在實際的工作學習當中,具有創新性和冒險性精神。就高校土木工程實踐教學體系來說,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土木工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應該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一)創新性
創新性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和前提,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立足于課程改革以及新時期技術發展的理念,使土木工程實驗教學體系具有創新性,包括進行教學試驗內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革、實驗手段的改革等等,使得整個教學體系煥然一新,在新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理念當中,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開放性
開放性不僅僅是學生思維的開放,在土木工程實驗教學體系當中,更是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的開放。在整個土木工程實驗教學的大環境當中,教師要通過課堂、開放時間開放以及教學條件開放,為學生提供豐富化和多樣化的學習條件,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個性化的發展。同時綜合運用現代化技術,讓整個教學過程更具有開放性,時代性、從而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土木工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探究
(一)立足于課程的發展,構建大學四年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實踐出真知。對于土木工程這一門課程來說,其實踐性和工具性較強,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大學四年的教學當中,都必須要以實踐教學為主線,多種教學方式共同輔佐,實施大學四年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比如構建大一到大四的實驗實習設計、工程訓練和社會實踐等實踐教學環節,根據該專業課程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當前的具體情況,使土木工程的實驗教學體系具有傳承性、階梯性、連續性和創新性的原則。在構建實驗實習以及各種實踐環節的教學體系背景下,讓學生逐漸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
(二)注重土木工程實驗課程的整合,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土木工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要從注重土木工程實驗課程的整合入手,通過土木工程的專業技能理論知識教學以及土木工程課程結構,不斷地進行實驗、教學內容的整合,集中強化土木工程實驗資源的有效利用,包括圖紙設計、場地勘察等具體實驗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土木工程的模擬實訓當中,在實驗實訓中能夠把握土木工程的重要知識點,從而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讓學生能夠在探究過程當中不斷的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1]。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背景下,要以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著重加強土木工程教學,構建完善的土木工程實踐教學體系,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和培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高,因此,相關教學工作者有立足于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教學中著重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鼎宜. 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構建“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立體化教學體系[A].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