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清
摘要:語文是我國高中教學的必修課程之一,語文在高中教學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該課程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文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能力,所以教師要積極改善語文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就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課程;解決對策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就使教師的教學工作出現了一定的變化,為了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教師一定要在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其中包括教學方法、課程安排等等。高中是學生十分重要的學習階段,為了應對高考,大部分教師愈來愈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進而忽略學生興趣、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學更是如此,教師只重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卷面分數,對學生文學素養、文化素質的培養并不重視,進而導致語文教學質量不高。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各項問題
(一)教學思想陳舊,忽略以人為本
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我國教師往往重視知識的教學,課堂教學模式依舊停留在“灌輸式”教學模式之中,在教學的過程中忽略學生的能力和感受,進而導致教學質量的地下。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學內容過于死板,沒有考慮學生的需求;其次,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模式往往以教師為主體,忽略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地位;最后,教學評價缺少互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往往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沒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問題反饋,進而導致教學評價的質量不高。
(二)高考壓力過大,缺少素質培養
在我國,應試教育是普遍的教育模式,為了面對高考,大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基礎文化的教學,進而忽略了學生文學素質的培養,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學內容單一,大部分內容都在考試范圍之內,沒有課外延伸教學,進而導致語文教學的枯燥和乏味;其次,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存在偏差,教師的教育和學生的學習都不是從興趣出發,而是為了應對考試,這就造成學習壓力逐漸增加,減少了語文教學的魅力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高考壓力過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進而導致學習興趣喪失。
(三)拘泥傳統模式,教學手段單一
教師長期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單一。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新的教學設備已經投入到高校教育之中,然而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對現代教學設備加以利用,教學模式和手段依舊停留在傳統的講讀階段,課堂教學枯燥乏味,造成學生失卻學習興趣,進而影響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解決高中語文教學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創新思想,堅持以人為本
教師要對現代教育的目標和核心有所了解,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將以人為本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首先,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做到以人為本。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平均水平,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協助學生樹立有效的學習目標,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其次,采用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由學生來主導課堂,將培養興趣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最后,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和學生之間要進行互評和自評,教師不僅要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也要積極接受學生的意見反饋,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二)正視高考,培養學生能力
我國教育在不斷的進步,高考已經不是學生的唯一出路,所以教師要正視高考的意義,不要為學生施加過多的高考壓力,將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實現素質教育。首先,提升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課外學習和衍生。如,在教室中設立閱讀角,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刊物,通過刊物的于都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知識的學習;其次,明確語文教學的體位,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弱化學生的高考壓力。
(三)突破傳統,豐富教學手段
教師要積極使用現代的教學設施,創新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首先,教師要有效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電腦、投影儀等設備為學生建立一個多彩、立體的教學環境;其次,豐富教學手段,積極采用情景教學、微課教學等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需要創新和改進,教師要做到以人為本,將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文能力作為教學目標,減少應試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培養更多有能力的現代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文娟.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6).
[2]張莉萍.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未來英才,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