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華民
【摘要】:在現代教育發展中音樂創新教育具有重要價值,能夠也能夠有效滿足當前教育發展需求。其中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想要提高兒童音樂學習興趣,必須要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對于每一位學前音樂教師來講,必須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加大現代化教學技術應用,以此顯著提高學前兒童音樂學習興趣。
【關鍵詞】:學前兒童;音樂;教學
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主要也就是培養兒童的音樂學習興趣,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想要為學前兒童音樂學習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環境,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那么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創新教學方式,注重激發兒童的音樂學習興趣,以能夠為兒童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現狀
(一)缺乏創新的教學方式
大部分學前兒童音樂教師,并沒有專業的理論知識,更沒有系統的認識音樂教學,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無法有效引導兒童學習樂理知識,在課堂上也知識講解一些流行歌曲或者兒歌。除此之外,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的落后和保守,缺乏創新性,沒有按照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分層教育,所設計出的教學方案是千篇一律,因此也就沒有做到因材施教。伴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學素質低及水平差的音樂教師,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化的教學要求,所以說對學前兒童音樂教師的素質也具有更高的要求。
(二)對音樂藝術性的忽視
在當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廣大教師并沒有對音樂特殊性以及藝術性有一定的認識,沒有準確定位音樂課程,只是將音樂課程看成是一種完成教學任務的工具。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只是單純的領唱,在問題設置中難度也比較大,沒有和學前兒童實際認知水平相結合,導致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理解難度比較大。另外也有一部分教師注重課堂上的音樂活動組織,雖然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但是并沒有引導兒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甚至有一部分教師過于注重知識拓展,積極引進一些課外音樂知識,在他們的眼中教材上的音樂知識太簡單。因此以上種種因素也就導致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效果不佳,也沒有起到良好的美育價值。
(三)枯燥的教學內容
在目前學前兒童音樂教學中,大部分無法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甚至會激發兒童的逆反心理,主要也就是教師教學內容脫離實際,導致兒童學習興趣不高。在實際中,教師通常在課堂上以自我為中心,在完成教學任務的時候忽視了學前兒童的情感,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學生有不理解的問題也只會深埋在肚子里。另外部分學前兒童音樂教師本身只對流行音樂有興趣,并認為讓兒童接觸流行音樂就是開放和創新,這是教師對于新課改的片面認識,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流行音樂,甚至沒有對這些音樂的拗口和旋律不優美等問題考慮,導致課堂創新也只是一種形式,兒童并不能夠接觸到良好的音樂教育。
二、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創新方向
(一)加大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和推廣,給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一定的便利,在互聯網技術發展進程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也可以加大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以能夠顯著提高兒童學習效果及教學質量。
學前兒童對一切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相對來講思維比較簡單,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圖片或者視頻,能夠給予兒童更為直觀的認識,提高兒童學習興趣,積極引導兒童能夠直接感受到音樂美感。多媒體技術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的應用,能夠將歌曲中的活動、人物以及景色等直接呈現出來。另外在多媒體技術應用中,也必須要掌握適度原則,借助于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積極培養兒童的音樂學習興趣。
(二)課外實踐及課堂教學的結合
學前兒童的課堂時間相對比較短,那么在短時間之內引導兒童養成一定的音樂學習習慣,難度比較大。課堂上無法實現全部音樂知識的教學,所以不但要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同時也可以加大課外實踐時間應用,實現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的有效結合。嚴格依照相關教學方案引導兒童進行課外活動,積極鼓勵兒童在課外活動中學習音樂知識,并給予兒童自我展示的機會。另外,為能夠顯著提高兒童學習效率,可以引導兒童之間相互幫助和學習,有效發揮團體力量,也可以成立專門的音樂小組,讓兒童可以在音樂氛圍中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學前兒童音樂教學所發生的極大變化,和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有極大的關系。音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應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提升課堂的氛圍,善于營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情境。
參考文獻:
[1]蔡余紅.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策略探究[J].新校園(中旬刊),2017,(7):5.
[2]甘波.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2):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