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容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堅持德育為先,“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民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目前,小學所開設的學科課程幾乎都涵蓋了公民素養教育的內容,英語學科自然也不例外。小學英語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小學英語教學巧借饒有趣味的活動來感化、激勵和引導學生,關注學生情感體驗,以實現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以學生為中心,是英語教學內涵式發展的重要一方面。隨著教育的國際化,小學英語教學應在促進未來世界小公民的情智發展、塑造他們積極向上的品格、建立有家國情懷的青少年一代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一、公民素養培育
公民素養的定義非常廣泛,究其核心內容是熱愛生活、關注社會問題,具備現代意識、文化意識、國際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1985年,香港頒發《學校公民教育指引》,把公民教育引進學校教育體系,強調采用教育這一方式予以實施,主要是培養學生堅毅、有責任感、敢于擔當、尊重他人及公民身份認同等方面的正確價值觀。
(一)培育理念:學生為本
一是小學階段公民素養培育目的明確性,側重為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如價值、能力、態度、信念方面奠定基礎。二是小學階段公民素養培育學生主體性,以學生為學習活動的中心,培養其知識習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小學階段公民素養培育方法探究性,不強行向學生灌輸既定知識,而是注重培養其探究性和反思能力,教師給予鼓勵,學生探究思考,發展批判性思維,提高公民自身素養。
(二)培育內容:貼近生活
一是小學階段公民素養培育內容漸進性,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特點,內容安排與學生實際要相符,循序漸進。二是小學階段公民素養培育內容生活化,著重以學生自身或周遭的生活經歷和生活事件為中心,如個人成長與健康、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等不同主題。三是教育內容突出國家民族意識和國際意識,加強小學生的國家歸屬感和民族認同感,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個人品行、正面價值觀的培育。
(三)培育過程:注重實踐
小學公民素養培育應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獲得作為一名合格公民的技巧和能力。一是課堂上注重教學的實踐性,將教授知識與學生個人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在課堂中利用生活中的真實事件進行教學。二是充分利用課堂以外的活動來推行公民素養教育,如國旗下的劇場、社會志愿服務活動等。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豐富生活體驗,逐步習得與他人溝通、合作等技能。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公民素養培育
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一種重要媒介,變得越發重要。因此,英語教學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從小抓起。但目前,大多數學生較難有機會和積極性去接觸除課本或輔導資料之外的英語素材,英語學習廣度不夠,學習習慣還有待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待加強,思維眼界還有待拓展,交際能力還有待提升。同時,課堂教學中個別語篇缺少現實語境支撐,學生興趣不高,導致教學活動多是機械模仿,學生的思維、語言表達能力不佳,自信心下降,不利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升,也不利于學生健康人格塑造。
營造一個互動、開放、引導英語學習氛圍,關注學生的思維品質、心性情智,在相互合作溝通中立德樹人,提升公民綜合素養。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公民素養培育,益于全民族素質提高,益于完整的人的培養。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這一重要陣地中,更應注重公民素養培育,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向小學生滲透公民素養意識,培育健康合格的世界公民。
(一)滲透日常生活點滴
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如,學習祈使句時,Dont climb the tree! 老師就告訴學生,要愛護植物,保護環境。同時也可將班規校規與學習祈使句結合在一起,有的放矢的讓學生知曉“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遵守規則,是對自我意志和自律能力的培養。在西方發達國家中,與他們同齡的孩子也是要遵守紀律要求的。又如,學習購物對話時,Can I help you? 這個句子不僅是購物時使用的語言,想對他人施以援手時,也可以用到。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也是一件使人身心愉悅的事。知識來源于生活,終回歸生活。讓學生們在英語習得的同時,學習如何快樂生活。又如,在談論工作時,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老師就告訴學生,要尊重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理解他們及父母工作的辛苦,并結合自身實際暢談或規劃一下未來工作。再如,在學習Spring Festival和Christmas時,深刻了解祖國文化、珍視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尊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了解世界多樣性,培養國際化視野,建立“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廣闊胸襟。
(二)巧借英語情景劇
當下,情景劇不僅具有言語表達作用,還發展成為一門能調節心理素質、提升審美能力、推動德育發展的藝術。英語情景劇走進課堂,以讀、玩、編、演等獨特方式,釋放小學生天性,激發他們潛能,啟迪他們心智,發展他們創造力,完善他們人格。在基于主題的英語情景劇互動活動中,選擇符合小學各階段學生年齡心智特點、表達力的表演活動如短劇、舞臺劇等,在閱讀、講解、創造、編排、音效、表演等過程中,默契合作,詮釋角色,從讀向用延伸,滲透與默化健康積極的思維品格、文化意識,培育學生的良好人格和向上的公民素養。英語情景劇的表演,除知識、技能習得之外,更應引導學生在情智、道德、價值操守、批判性精神和創造性精神等多方面都有所發展,促進學生朝健康自信向上的小公民真正邁進。
總之,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的教育,是著眼于全球的教育,旨在培養合格的世界公民。英語作為重要載體,在世界公民素養培育中發揮著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將公民素養培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借助小學英語教學的逐步完善與推進,帶動老師教學理念行為的轉變,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育小學生的世界公民素養,實現公民知識、公民情感、公民能力與公民行為的促進與提升,讓孩子自信快樂、個性自由、多元智能發展,從而造就全球化時代合格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