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長虹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在尊重學生需求與素質教育的理念下,著力優化配置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形成完善的體育教學體系,從而滿足學生的成長體育,達到高質量開展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目標。
【關鍵詞】:高校 體育 教學 問題 對策
1.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問題
1.1教學理念的問題
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問題在于未能實施以人本為本的體育教學理念。現有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沒能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沒能在優化體育文化氛圍的基礎上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首先,體育教學未能從學生的體育需求出發,未能在尊重大學生身體素質差異體育教學的模塊化與選修課程的設置不足,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程興趣。其次,高校體育課程因材施教理念貫徹不足,不能在男女分科的基礎上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沒能把體育教學落實在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上。第三,體育教學還存在重量輕質的問題,現有的體育教學模式較為機械,沒能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學生的實際生活需要開設豐富的體育課程。
1.2教學質量相對較低
高校體育教學沒能與素質教育有效銜接,不能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基礎上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折效率。首先,高校體育教學設備的引進與更新不足,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的項目較為單一,體育教學設備相對較少,體育教學活動與學生銜接不足,體育教學投資較少,因此影響了體育教學質量。其次,高校體育教學方法較為傳統,體育教學缺乏有效情境化、趣味性、探究型的課程,體育教學沒能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活動,影響了體育教學效率。第三,高校體育教學的微課利用率不足,缺乏有效的慕課機制,體育教師與學生的一對一導師培養機制供給不足,現有的體育教學模式沒能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
1.3缺乏完善的優化機制
目前高校體育教學處在由傳統教學模式向現代素質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的轉型階段。首先,高校體育學科教材修改不足,現有體育教學教材較為傳統,缺乏對高校學生指導有效性,沒能結合體育文化對學生進行有效熏陶。其次,高校體育課堂形式單一,體育教學缺乏趣味性和豐富性,選修課程不足,體育教學沒能有效的滿足學生的戶外學習需求,趣味體育課程較少。第三,學生參與高校體育課程相對有限,體育課堂缺乏必要的評價機制,教師沒能與學生保持有效的互動評價,因此缺乏必要的理性互動機制,導致高校學生未能參與各種體育社團,體育教學在高校的發展速度較慢,沒能達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目標。
2.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進策略
2.1堅持以人為本理念
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有效性,還要改善體育教學理念,著力優化體育教學體系,全面滿足高校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首先,尊重高校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全面尊重學生的主體需求,著力豐富體育教學活動資源,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其次,制定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案與教學計劃,圍繞著體育教學現實問題,尋找體育教學的差異性,在尊重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全面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第三,實施因材施教的體育教學觀,注重提高體育教學的多樣性化水平,豐富體育教學活動形式,更好的運用信息化載體,不斷開展豐富、創新與實踐性較強的體育課程。
2.2完善體育教學制度
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應當制定完善的體育教學制度,在與時俱進的理念下更好的配置體育教學資源。首先,豐富體育教學活動的方式與內容,加強教師與學生的聯系,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下提高體育教學整體質量。其次,優化體育教材,在地方傳統體育文化滲透的基礎上,優化體育教學課程內容,運用豐富的體育教學形式指導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在收集學生意見的基礎上扶持開設豐富的體育社團組織。例如,組織開展擊劍、高爾夫、皮劃艇、沙灘排球等項目的體育社團。第三,鞏固體育教學制度,優化體育課堂活動,在倡導體育教學標準化的基礎上,從體育教學目標、方法與活動內容進行有效的完善和改革。
2.3豐富體育教學方式
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有效性,還要豐富體育教學方式。首先,采用選修課的模式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著力在優化學分制的基礎上,增加體育課程的學分比重,引導學生從興趣出發選擇課程。其次,豐富體育教學多樣性,在傳統訓練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體育文化的教學比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難易適度的體育活動,例如,開設豐富的球類、操類、武術、健身等課程。第三,倡導運用微課與慕課形式進行體育教學,建立體育教師的在線互動與指導教學機制,例如,圍繞著NBA、CBA、FIFA滿足學生體育興趣需求目標,根據熱點賽事開設體育講壇等。
2.4優化教學評價方式
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有效性,還要優化體育教學方式,實現師生有效互評。首先,借助微媒建立高校體育教師與學生互動機制,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點評,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并且有效指導學生反思。其次,建立高校體育講壇,積極在論壇、微博等征集學生的意見建議,通過微媒體組織學生活動,全面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第三,加強評價結果的運用,著力在結果評價的基礎上發揮過程評價的作用,注重設立學生成績榜,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以自我提升為目標的體育訓練活動中來,倡導組織開展趣味性的校園體育比賽等諸多賽事,從而滿足學生體育成長需求,達到全面優化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目標。
2.5優化體育教學設備
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不僅要組織開展豐富的體育教學活動項目,而且還要加強體育教學設備的供給。首先,加強體育教學的投入比重,加強基礎體育教學設備投入和設施維修,加大體育場等設施的投入與開放比例,滿足學生對競技體育項目的訓練需求。其次,制定體育教學資源的供給與優化計劃,逐步增加體育教學的投入比例,注興趣豐富的室內體育場館,并且在學生宿舍等投入體育健身設施,滿足學生體育鍛煉需求。
結論: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關鍵在于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與鍛煉需求,不斷加強體育教學投入,著力在優化教材,優化內容、優化教師、優化教學形式的基礎上,更好的滿足學生成長需求,達到改進體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鐵成.當代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