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要:圖形設計課程是中職平面設計專業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平面設計的教學思維在計算機大類的教學實踐影響下,偏向考證、升學應試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教師偏重軟件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設計素養、設計思維的培養,導致學生只知模仿,而不知設計,使圖形設計課程形同虛設。文章根據中職圖形設計課程的特點,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的反思,對中職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提出相應改革。
關鍵詞:圖形設計;存在的問題;實踐改革的建議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013-02
Abstract: graphic design cour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courses in graphic design special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mputer teaching practice, the teaching thinking of plane design is biased towards the teaching mode of examination and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a long time, teachers have emphasized the imparting of software skills, ignoring the students' design quality and design thinking training, which leads to the students to know only imitation, but do not know the design, so that the graphic design course is emp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phic design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 refle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reform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graphic design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words: graphic design; existing problems; suggestions for practical reform.
1 中職圖形設計課程的重要性
平面設計是中職平面設計專業中美術、設計與計算機交叉學科,同時也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科目。圖形設計課程是平面設計的專業核心主干課程。它在設計基礎教學中的地位顯著,其作用是通過相關的圖形訓練來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形的分析和理解,提高視覺審美素養,達到培養、激發學生創意思維的目的,使之成為具備初步設計能力、制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2 在教學中圖形設計課程存在的問題
2.1 忽視對學生創意思維的培養
中職的平面設計專業課程多開設在計算機專業大類下,很多平面設計專業教師是從計算機專業中分化出的,在教學實踐中長期延續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模式,重視技能的學習,操作能力的提升,將軟件學習作為重中之重。忽視平面設計課程作為交叉學科的特殊性。在設計專業課程開設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有些中職學校根本就沒有開設構成類、圖形設計類課程。那么何談以創意思維為核心、圖形設計為表達的設計素養教學模式?
2.2 忽視就業重考證,缺乏教學實踐訓練
中職學校都重視各類專業的考證教學。考證教學是必要的,但是純粹的考證教學就忽略了企業、市場方面對平面設計人才的真正需求。圍繞考證展開的教學活動多是機械教學、重復操作、記憶為主。不重視設計類課程開設的教學結果很可能就是在培養成績好,但是就業難的畢業生。不是考證不重要,是平面設計教學不能只有考證、只重考證。
2.3 教學過程形式化
一個忽視設計思維、創意表現的教學氛圍,一個課題、模塊、項目都圍繞練技能的教學設計,很難擺脫教學過程形式化的弊病。雖然有各種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應用到教學中去,但是我們仔細的觀察一下這類課堂,內容都是基礎操作,多年不變的實訓內容,通常都有講(學)、練、評的環節,做的都是模仿題目,忽視了學習的最終目的——用。怎么“用”?如何“用”?顯然是形式化教學中不能完全解決的問題。
3 一些教學實踐改革的建議
3.1 從教師的觀念轉變入手。
(1)轉變“教”的觀念
專業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切實進行教學反思,從學生就業實際出發,以課程體系為參考,將圖形設計的相關課程、思維方法、設計理念與表現手法等與基礎技能訓練相結合。積極轉變觀念加強三大構成、圖形設計等課程的教學。重視如海報設計、版式設計、書籍設計等實訓項目的拓展,重視學生從模仿訓練向自主設計能力的跨域培養。教學的出發點不在是練手,更應當注重思維的培養。將培養學生的基礎設計能力、創意思維、創新觀念作為教學的始終。
(2)轉變“學”的觀念
多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課講到哪一章節就學到哪一個章節,知識零碎片面,對專業屬性的認識局限在模糊認識上,缺乏對專業課程結構設置的理解,缺乏就業能力養成的意識。在長久的學習習慣中形成了慣性思維,愿意動手“畫瓢”,懈怠動腦。喜歡做“一蹴而就”的作業,但凡有些“麻煩”的作業就“繞道而走”。通過圖形設計課程的學習可以開啟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注入更多的樂趣。
3.2 從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入手
(1)內在的提升
專業教師是專業課程開設、建設中最重要的力量。只有激發教師的潛在動力。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深化教師的設計素養,提升綜合設計能力。促進教師盡可能參與企業、設計行業、競賽的實際設計項目,不斷優化教師的教學內容,通過有效的教學,帶領學生從課堂走向就業。
(2)外在的提升
落實教研組的積極作用,利用教研組的帶領、指導、促進作用,提升教師間的交流學習,融會貫通。積極的向兄弟學校借鑒學習,取長補短。
3.3 優化課程體系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當注重學生的技能、創意思維、設計素養培養。校正人才培養目的,從課程體系入手,重視三大構成、圖案、字體設計、創意表現等專業主干課程的開設情況,與軟件教學并重。形成左右手均勢發展,設計與制作能力同時提升。
(1)基礎課程設置應向專業課程靠攏。
專業基礎課程設置應當明確目的性,有針對性,具體可以從下三個方面下功夫: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新思維、提高審美能力、鍛煉表現能力與造型能力。設計教育應當在充滿藝術氛圍的感性環境里開展,而不是在計算機嚴謹、理性專業的理科氛圍里開展教學。反思現今存在的基礎課與專業課脫節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設計素養發展。只有打破僵化的基礎課教學格局,超越單純枯燥的機械練習和局限于考證的狹隘意識,使基礎課程適應專業課的需求。
(2)增加設計類實踐課的開設
增加具體設計類實踐課程的開設(如:包裝設計、VI設計、海報設計等)。可以幫助學生避免紙上談兵的弊端,增強學生創新和制作能力。在教學中融入當下行業知識(如:印刷常識、常見的營銷媒體發布等)使學生的能力、素養無限接近市場人才需求,不斷升華教學理念,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從課程體系入手,優化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以此推動專業建設。
平面設計正從傳統紙媒走向互聯網的背景下,中職教育要跟上這一必然趨勢。擺脫計算機大類的慣性教學思維影響,迎合當下的就業形勢,正視中職生就業的迫切需求。重視軟件技能的傳授,重視學生設計素養、設計思維的培養,挖掘圖形課程的積極作用。通過實踐教學經驗的積累與反思,不斷完善專業建設,優化教資力量,提高輸出人才質量,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