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榮坤 王瓊仙
摘要:“十三五”期間,云南高等教育較快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專業設置和專業建設方面同質化嚴重,學校定位、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脫節,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較弱。本文主要分析云南高等教育發展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等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262-01
Abstract: during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Yunna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ed rapidly and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 homogenization of specialty setup 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s serious, school orientati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are disjointed, and the ability of serving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weak.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Yunnan and serv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長期以來,地方高校普遍辦學定位模糊,學科專業趨同,人才培養同質化的問題。尤其是隨著當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高校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需求脫節,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每況愈下。而地處邊疆民族地區的云南尤為突出。
1 云南高等教育發展現狀
近年來,云南省高等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一是高校數量不足,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較低。云南每百萬人口高校數僅為為1.51所居全國倒數第5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32.6%,居全國倒數第2位,遠低于全國42.7%的平均水平。二是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缺乏。云南省沒有985高校,只有1所211高校。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僅有8個,每萬人口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人數不足7人(全國平均為14人)。三是高校布局結構不盡合理。昆明市集中了45所高校(本科20所,專科25所),占62.5%,德宏、版納州兩個100萬人口以上州市尚未有本科高校布局。四是高校平均培養能力不足。校均9000人的規模低于全國平均10000人的水平。
2 云南經濟發展與人才需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權威發布,全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2015年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1801億元,全省執業(助理)醫師數、注冊護士數、專業公共衛生人員、全科醫生總量分別為7.97萬人,9.34萬人、2.56萬人和0.43萬人。到2020年總量將分別達到12.3萬人、15.4萬人、4.08萬人和0.98萬人,人才需求缺口巨大。旅游文化產業方面,2015年云南省接待旅游總人數達到3.29億人次,旅游總收入3281.79億元,文化產業營業收入900億元,直接就業人數118萬人。到2020年力爭全省接待旅游總人數突破6億人次,旅游文化總收入突破1萬億元,直接就業人數達到230萬人以上,缺口達到112萬人。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方面,2015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3383.09億元,完成增加值2098.19億元,農業從業人員1576.53萬人。2020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以上,從業人數下降到1400萬人。可以看出,云南傳統產業發展存在較多人才需求缺口。
3 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與需求
截止2016年,云南共有29所高等院校開設有涉農專業(高職15所,本科14所)。涉農專業在校生規模高職近10000人,本科12000余人,高職層次培養規模偏少。現有專業與高原特色農業重點建設的高原糧倉、特色經作、山地牧業、淡水漁業、高效林業和開放農業等產業鏈對接不夠緊密。
2016年云南共有73所高等院校開設有工科類專業(高職44所,本科29所)。工科類高職在校生為90000余人,本科工科類在校生為70000余人。現有專業布點情況和培養規模無法滿足云南未來重點發展的新材料、信息、裝備制造等產業發展的需要。
2016年云南共有30所高等院校開設有醫藥類專業(高職21所,本科9所)。醫藥類高職在校生為50000余人,本科在校生近40000人。“十三五”期間云南將重點發展醫藥與大健康產業,與產業發展相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培養還有很大缺口,醫療衛生服務人員數量和質量與各族人民的健康需求仍有較大差距。
2016年云南73所高等院校開設有財經管理類專業(高職42所,本科31所)。財管類高職在校生近50000人,本科在校生近110000人。培養規模結構嚴重失調,會計、財務管理等財經類專業布點過多,人才培養規模占比過高,遠超過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而旅游管理類專業特色優勢不明顯,吸引力不足,人才培養規格和規模不能滿足云南旅游文化產業發展。
4 云南高等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對策建議
4.1 引導現有高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
建立高等學校分類體系,實施高等學校分類管理,加快建立分類設置、評價、指導、撥款制度,鼓勵高校在不同層次、不同學科和不同領域辦出特色,爭創一流。積極培育與戰略性產業有關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加大與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緊密結合的學科專業建設力度,以服務我省8大重點產業為重點,培育和發展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相匹配的優勢特色專業,構建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的專業結構體系。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加大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支持力度。以“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重點,加大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
4.2 用好增量,按需設置,優化云南高等教育布局結構
一是優化空間布局結構。支持經濟基礎較好,人口基數較大州市建設高等教育次區域中心,疏解昆明高等教育資源過度集中的矛盾。在尚沒有高等院校的民族自治州根據實際情況增設高職院校,填補高等教育空白。二是優化院校類別結構。對于云南重點產業發展需要,但現有高校培養能力不足的,建議新設高職院校。三是優化院校層次結構。積極推進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提升云南高等教育辦學實力和整體水平,優化我省高等教育層次結構,支持符合條件的本科院校更名大學,支持部分辦學條件良好,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急需的高職高專院校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高校。
4.3 加快應用型大學建設步伐,提升高校服務產業發展能力
加大對云南應用型本科高教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相關政策體系,積極引導高校開展科學技術研究與轉化,提高高校服務產業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盧艷敏,呂亞慈,董建梅,李會芬.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以衡水學院為例[J].考試周刊,2014(87):164-165.
[2]肖玲莉.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5(02): 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