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還普遍存在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預算實施剛性不強、預算執行分析信息傳遞不及時、缺乏合理的監督和考評體系等問題。所以,如何提升預算管理質量是當務之急。本文認為應該從強化預算控制意識、提高預算編制水平、加強預算執行分析結果運用、強化預算監督和考核等多個視覺多管齊下以提高預算管理質量。
關鍵詞:預算管理;質量;預算編制與實施;預算分析
1 強化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
1.1預算管理具有統領作用
預算管理具有全面性,只要有業務管理的地方一定存在預算管理,所以預算管理涉及面廣、涉獵領域多;預算管理具有全員性,自上而下,由內到外全員參與;預算管理具有全局性,影響程度深、廣、全,因此無論對國家、單位、家庭、個人而言,預算管理具有統領作用,是全部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從國內外實踐經驗來看,預算管理的核心和統領作用正日益顯現。
1.2預算管理有利于實現單位的戰略目標
戰略目標是一個單位發展和前進的源動力,目標的設立對單位發展將會起到推動作用,與之相匹配的是保障目標實現的預算管理。在年度之初,單位根據社會發展制定單位的年度發展目標,財務部門在編制財務預算時應充分保障戰圖略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預算管理有利于實現單位的戰略目標。
1.3預算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預算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是實現財務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的重要途徑。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中心,資金管理注重管理效率,因此實行預算管理有助于強化內部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
2 當前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預算實施剛性不強
2014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發布實施,從法律上規范了政府的收支行為,強化預算約束,加強對預算的管理和監督,但人們的預算控制意識不強,預算執行過程中隨意性較強。
單位對預算控制的意識隨著外部的約束力增大而逐步增強,預算指標擠占問題、項目指標挪用問題一度成為財政績效檢查和專項檢查的重點;年末指標結轉結余收回,重新申報問題,一度成為單位與財政的爭論焦點。經過三、四年的預算編制、執行、結余重新申報流程的反復實施,財務人員預算意識逐步增強。
2.2預算體系不健全
因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單位財務人員預算意識逐漸增加,接下來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規范單位項目決策上。財務人員在參與單位重大事項決策時,將是否有預算安排作為決策的重要前提和依據。
但因現行預算體系不健全,一是年初預算缺口較大,往往年初就開始進行預算追加;二是預算內部調劑事項過多,單位在上半年基本不敢安排項目經費,不利于單位的均衡發展。
2.3預算執行分析信息傳遞不及時
在預算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編制、輕執行分析現象。在預算編制階段往往會花大量力氣開展預算編制工作,但在后期執行中沒有定期分析的機制。這種狀況,一是造成資金管理者對資金使用進度無法把控;二是不利于單位領導科學決策。
財政預算編制、資金支付分屬不同的系統,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又存在資金支付系統需要按經濟科目使用資金,但預算編制時是按功能科目安排預算,因此按經濟科目分類的資金支付收支余無法轉換為按功能科目分類收支余表,本身在信息傳遞過程就存在不匹配和不同步問題,不利于報表閱讀者使用報表。
2.4缺乏合理的監督和考評體系
預算管理包含預算編制、執行和調整、分析、績效評價、決算分析五個步驟。
預算編制、決算編制使用財政統一下發的軟件進行編制,預算和決算報告由財政部門統一批復。
預算執行和調整只在資金支付系統進行指標增減,預算調整未單獨下達批復;收支余報表按經濟功能分類統計,與預算下達的時按功能分類口徑無法一致,無法直觀了解下達批復的預算執行情況。對預算執行情況缺乏系統分析,沒有建立科學的監督和考評體系。
3 提高預算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強化預算控制意識
為強化預算控制,筆者在單位財務管理中實行內部預算管理,即將財政下達的預算批復,在預算管理系統中進行初始化,人員、項目這類不可調劑使用經費指標確認為公共預算對指標使用;運行經費按照部門人員和車輛數量,按照委托管理范圍的經費標準實行部門預算。預算管理系統中通過支出報賬單的填制實現“先預算后支出”、“無預算不支出”的管理理念,每筆支出都要錄入并打印對賬單,每筆報賬單的金額來自于財政預算批復下達,從源頭上強化預算控制,用好每筆預算資金。
3.2提高預算編制水平
預算執行如何關鍵要看編制與執行的適應性,預算編制得越科學、越符合實現,預算執行得越合理。要使預算編制合理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基礎數據準確全面。通過廣泛收集各類基礎數據,按照種類和標準分類計算,夯實基礎。二是各類經常性支出規模與近年實際接近。通過對近幾年決算數據分析,剔除非經黨性、偶然性因素,正確測算和估計支出規模。三是非經常性支出確認要層層商議,按照確保重點、兼顧一般、分清輕重緩急,逐步安排。
3.3加強預算執行分析結果運用
預算執行分析屬預算管理的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預算編制為第二階段預算執行奠定絕對基礎。執行分析呈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對執行階段的分析一是可以總結前期支出中的特點和規律,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通過這種分析可以更好地為一階段服務。
預算執行分析報表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反映預算指標總體結余情況報表。這類數據主要對考核執行進度提供參考依據,通過進度情況分析方便調整支出節奏和支出方向。二類是部門預算收支余情況報表。這類數據主要考核委托各個部門管理的指標結余情況。通過結余情況方便預算部門加快或入慢支出節奏。
3.4強化預算監督和考核
近年來,隨著預算管理步入正軌,財政部門對預算管理進行全過程監督,首先納入監督的是編制環節,從編制到批復到公開,每個環節都有具體要求;通過全過程的全面監管,對每個部門預算、對預算支出的每個環節都納入監督和考核,才能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M].中國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田湘慧(1972-),女,湖南永順人,會計師,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與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