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李璇 鄧平
“三筆字”是我國基礎教育中重要的教學內容,這項教學內容具有很好的現實意義。對“三筆字”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依然存在較多問題,這些都對教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本文由教學現狀入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可行的解決策略。
“三筆字”對于師范類院校學生來說是必備技能,在畢業后是參加工作的前提條件。“三筆字”包括毛筆字、鋼筆字以及粉筆字,在教學過程中要將這“三筆”作為一個體系開展教學活動,強調實用技能的訓練。國家教委出臺的《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基本要求》對“三筆字”進行了說明,強調“三筆字”屬于教師的職業技能,需要進行深層次的訓練。對于教師來說“三筆字“的意義非同小可,它是教師傳授知識的載體,同時還是自身形象的代表。將“三筆字”設置為師范學生的必修課程,能夠通過系統的講解與練習,讓學生掌握這門技巧,將其應用在未來的工作中。這樣簡單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卻并沒有落到實處,在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觀念誤區較為嚴重,沒有將教學活動有效落實,這樣的教學結果必然會對學生基本技能的提升產生制約。這就需要轉變教學觀念,深化教學活動,首先對教師隊伍進行提升,為“三筆字”教學順利開展做好準備。
1. “三筆字”教學的意義
1.1 強化師范學生職業基本技能
對于師范類學生來說,“三筆字”教學能夠強化其基本技能,為就業打下堅實基礎,為基礎教育事業培育優秀教師。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教學技能。“三筆字”的書寫能力就是基本教學技能中重要組成部分。在師范類院校中進行“三筆字”教學,能夠對學生的教學技能進行培養,為學生創造更加有利的就業條件,讓學生實現能力全面發展。
1.2 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三筆字”教學內容除了具有很強的應用性,還能夠為書法藝術的創作打下基礎。書法是我國特有的藝術形式之一,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是國學內容的重要組成,同時還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體現。書法的歷史悠久,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出現了許多書法家,他們的書法作品是美的體現,我們在觀賞過程中精神得到升華,我們要為之自豪。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文化的傳承,所以我們要在繼承的同時將其發揚光大。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失去了民族的文化就喪失了民族的驕傲。
1.3 全面提升個人修養
我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書法更是文字藝術的體現,學習書法能夠提升對民族藝術的認識,對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加深了解,提升個人的民族自尊心與民族榮譽感。通過書法的練習,能夠讓個人的修養得到顯著提升。書法練習需要持之以恒,要想寫出好字就要戒驕戒躁,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所以開展“三筆字”教學,學生在練習寫字的基礎上還能培養起良好的心性。
1.4 有益身心健康
對于學生來說,練字也是一項有益健康的活動。偉大領袖毛澤東說過,“練書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積極的消遣娛樂,也是養神健腦健身之法。”書法練習和太極拳有異曲同工之處,需要屏氣凝神,摒棄雜念,謂之調心;集中身體力道通過手臂貫注于筆尖,謂之調身。在書寫過程中調整呼吸節奏,能夠讓人感受到身心的享受。
2.“三筆字”教學現狀
隨著鋼筆、圓珠筆的使用逐漸普及,絕大部分人的書法能力直線下降,寫字對美感的要求降低。在電腦、智能手機得到普及之后,人們的文字創作大多借助電子設備完成,用筆書寫文字的機會大幅降低,這就使得很多人出現提筆忘字的現象,更談不上書法能力。現如今大學生的書寫能力大多較弱,很多人執筆姿勢都不正確,“三筆字”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人們重視程度較低。在現今社會中,人們對書寫的重視程度非常低,認為字寫得好與不好并沒有影響,由于對功利性目標的追求,文化傳承被人們忽略。
第二,定位存在偏差。對于師范類院校來說,“三筆字”教學應該是其基本技能,培訓目標在于滿足學生將來的從業需求。但是有些學校的教育定位發生偏差,將“三筆字”當成了藝術教育課程,這就使得課程的教學目標出現偏移,后續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都與“三筆字”教學的初衷存在差異,必然導致教學結果與實際要求不符。
第三,師資力量欠缺。在教育部頒發了《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后,相關學校都需要按要求設置書法課程,但是有很多學校至今仍未將此工作落到實處。對開設書法課程的學校進行調查發現,很多書法教師并沒有達到要求水準,擁有書法專業學歷教師的學校少之又少,不少學校都是由語文教師擔任書法教學。
第四,教材編寫與教學現狀不符。
目前,在“三筆字”教學上并沒有進行統一教材的編寫,很多學校的教材都是自主編寫。這些教材的整體水平相對較低,這就使得“三筆字”的教學活動受到很大制約。第五,教學沒有標準。教育部對師范院校學生做出明文規定,師范學生需要具有“三筆字”的書寫能力,但是在課程開設上存在很大問題。因為沒有硬性的考核指標,導致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講什么、怎么考核都沒有統一標準。
3.“三筆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3.1 思想觀念存在誤區
在當今社會,高校學生的書寫能力令人堪憂。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教師的觀念出現偏差,學生的觀念有誤區。首先,很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書寫能力應該是在小學階段練習,由小學語文教師教授學生如何規范書寫漢字。到中學階段由于課業負擔的加重,在寫作業的同時就完成了練字任務,量變產生質變,大量的練字讓書寫能力得到提升,在大學階段只需要讓學生著力于進行書法創造,提高書法的審美水平。有的教師認為書寫練習需要從兒時做起,到大學在練習只是浪費時間,書寫能力的強弱是由先天因素決定,在大學進行教學起不到作用。由于教師這樣錯誤的觀念,導致學校對“三筆字”教學不予重視。對于學生來說,很多學生認為書寫只是工具,能夠實現它的使用功能即可,寫字好看與否無傷大雅。隨著電腦的普及,人們的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在工作中也都使用智能化辦公,需要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鍵盤輸入代替了用筆書寫,寫字能力已經與工作沒有直接關系。在這樣的思維引導下,學生對于練字更沒有興趣,忽略書寫能力的培養,導致“三筆字”教學受到阻礙。
3.2 “三筆字”教學流于形式
能夠寫出一手漂亮的“三筆字”是師范學生向往的事情。早在1984年國家教委就針對小學生書寫能力提出明確要求,這里面包括鉛筆字、鋼筆字以及毛筆字。直至1992年,國家教委針對師范院校學生的書寫能力做出明確規定,也就是關于“三筆字”的明文要求,需要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漢字的筆畫、結構等各項書寫技能。這就明確要求師范類院校要將“三筆字”列為必修課程,以此來提高師范類學生的必備基本能力。但是該規定的落實情況存在嚴重問題,在幼兒園階段,孩子的書寫能力就沒有引起教師的重視,在小學教育中也存在缺陷,這就導致到了大學階段,學生在書寫方面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很多小學中學,學校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升學率上,原有的寫字課程都變成了自習課,有的甚至被其他課程占用,學校沒有對學生的書寫能力提出要求,也沒有對學生的書寫習慣進行規范,久而久之學生對書法課程喪失興趣,寫字只是為了完成學業,書寫不規范、錯字連篇的現象屢見不鮮,有些學生甚至都不知道如何正確執筆,學生的綜合能力很難得到提升。大學的學前教育專業需要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能非常多,其中“三筆字”一直都是專業內最核心的課程,但是縱觀目前學前教育的課程設置,大多數學校并沒有重視“三筆字”的教學,課程數量很少,課程考核松散。有很多學校都沒有教授“三筆字”的專業教師,惡劣的教學條件導致學生無法將理論轉變為實踐,教學環節變成了走馬觀花,學生只有書寫的理論知識,在實際書寫能力上依然較差,“三筆字”教學流于形式,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學生的書寫能力與社會需求嚴重不符,最終導致惡性循環的出現。
4.完善“三筆字”教學的策略
4.1 重視漢字筆畫、結構、章法的教學
首先是毛筆字的基礎教學,在進行“三筆字”教學時候,教師要先讓學生明白基礎筆畫的重要性,漢字的基本筆畫包括點、橫、豎、撇、捺、鉤、挑、折,所有的漢字都是由基本筆畫組成,但是由于書寫用筆不同,寫出的筆畫也各不相同。在各種書寫工具中,毛筆的技法尤為豐富。在學生初步掌握毛筆字筆畫的書寫之后,就需要進行更高層次的結構書寫練習,對于毛筆字來說,筆畫和結構兩者缺一不可。單純的筆畫練習并不能滿足書寫漂亮毛筆字的需求,還要考慮如何安排筆畫,如何進行形式布置,這就屬于毛筆字結構練習的范疇。古人通過日積月累的練習,留下了很多楷書、行書的結構規則,教師在進行毛筆字的教學時,可以將一些基本的結構規律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密切聯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毛筆字的章法就是一篇文章中文字的安排與布局,包括字與字的間距、行與行的間距等,這些都需要進行整體布局安排,以保證完成的書法作品整體看上去美觀得體。所以在進行“三筆字”教學時候,教師要從基礎入手,節節拔高,讓學生能夠對文章的書寫進行把握。
其次是鋼筆字的基礎教學。與毛筆字相比,鋼筆字的書寫較為簡單,由于鋼筆筆尖質地較硬,所以書寫筆畫較為單一。教師在進行鋼筆字教學時候,鋼筆楷書的結構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環節,對于鋼筆字來說,結構所占的比重遠大于筆畫。教師在講解鋼筆字楷書結構時候,可以聯系毛筆字楷書的結構進行教學,兩者方法相同,將兩者的結構法則進行融會貫通。此外,為了便于學生對結構更加透徹的理解,教師可以將漢字的結構進行劃分,按照類別分別講解。在學生熟練掌握楷書結構之后,就可以進入鋼筆行書的學習。鋼筆行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中的字體,鋼筆行書具有飄逸流暢的特性,將美觀與實用合二為一。教師在講解鋼筆行書筆畫的時候,要對書寫的連貫性予以強調,行書的筆畫之間常出現連帶,但是這種連帶并不是一成不變,是有斷有連,連斷相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要向學生講解行書的特點,之后將筆畫分解開來進行講解。鋼筆書寫中,行書與楷書筆畫接近,所以當楷書練習熟練之后,行書學起來就能一氣呵成。在結構法則上,鋼筆的行書與楷書區別較大,這是因為兩者都具有各自的書寫特點。楷書較為端莊、沉穩、整齊,行書則變化多端、行云流水,但是在教習行書時候,可以將楷書作為參照,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掌握書寫技巧。對鋼筆字的章法格式進行研究尤為重要,硬筆書法的練習并不在于將某個字寫的好看,重點在于整篇文章的美觀、工整,要想滿足鋼筆字的實用目的,學生就要花費大量精力研究格式布局,下面對鋼筆字格式布局的關鍵點進行簡單介紹。首先是對于版面的整體安排,例如紙張的頁面邊距、題目位置的高低、段落首字的落點、單個漢字的尺寸等,在下筆之前要在腦海中進行全盤考慮。其次,字符間距與行間距要恰當,間距合適讓人閱讀起來更加舒適。再次,字與字之間要相互呼應,在書寫時候要保證每一行字都在一條水平線上。最后,正片書寫要連貫順暢,減少涂改,讓通篇文字看起來干凈整潔。如果在書寫時候能將上述幾點認真完成,那么所寫的文字格式就能達到完整、美觀的效果。
最后是粉筆字的基礎教學。粉筆字與鋼筆字有相似之處,都屬于硬筆書法類,但是在書寫過程中,粉筆字的筆畫寫法可以仿照毛筆字進行,在筆畫形態上有異曲同工之處,例如在寫“捺“這一筆畫時候,粉筆也可借鑒毛筆寫出“一波三折”的感覺。此外,粉筆字在用筆方式上也能利用毛筆的技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粉筆字的藝術感,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在教授學生粉筆字結構時候,要將毛筆字的結構作為基礎,在“三筆字”的書寫過程中,其結構原理具有一致性,都是從毛筆字的書寫中總結而來,只要能夠熟練掌握毛筆字在書寫中的結構特點,在學習粉筆字的結構時候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書寫起來輕松自如。在進行粉筆字的格式教學時,要注重其特殊性,由于黑板的面積較紙張大很多,在格式控制上具有較大難度。在書寫時候需要對書寫內容進行整體安排,保證書寫完之后具有良好的整體效果。首先要提前計劃好黑板各個部分的書寫內容;其次要選擇適宜的字號,保證所寫的字既美觀又能讓學生看得清楚。粉筆字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感受,作為師范學生一定要練出一手漂亮的粉筆字,為工作做好準備。
4.2 開展分專業的針對性教學
“三筆字”的教學應按照專業有針對性的開展。對于中文教育專業的學生,由于其步入社會后的工作就是開展語文教育,寫字是語文教育最基礎的教學課程,所以對于這些專業的學生“三筆字”課程應設為必修課程,進行嚴格的考核。在學習過程中要認真研究每個字的筆畫和結構,勤于練字。此外,還應將我國書寫大家的字帖研究透徹,借助優秀的硬筆字帖進行書寫練習,在學生階段為以后打下堅實的書寫能力基礎。對于其他專業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在書寫上側重于整齊規范,保證每個漢字都能夠正確書寫,注意整行、整篇章的規范性,保證書寫的文字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4.3 教學工作循序漸進
漢字書寫能力的提升需要長時間的練習,短期的突破式學習較難有成效,我國書法大家王羲之將一池清水洗成墨池才成就了驚世之才;書法家張芝也是經過多年的練習才成為“草圣”。在如今社會,很多學生在練字時候多是虎頭蛇尾,在起步階段熱情滿滿,時間一長就打起退堂鼓,不再堅持。這就需要教師在教育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恒心與耐心,通過向學生講述書法大家的故事讓學生能夠持之以恒,堅持到最后。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具有恒心與毅力,還要教會學生循序漸進的道理。學生對于漢字書寫的想法頗多,有的學生喜歡行書,寫起來行云流水飄灑肆意,在練習時候一門心思學習行書;有的學生喜歡草書,自由奔放,在練習時候專注草書。這就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古人有云:“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這就說明凡事都要從基礎開始,不能違背規律,書法練習與人學走路一樣需要循序漸進,在練字時候要以楷書作為基礎,之后練習行書,最后習得草書,按照這樣的順序才能學有所成。
4.4 打造技能過硬的教師隊伍
在“三筆字”教學中,教師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要配備專業教師進行“三筆字”教學,建設起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學校要加強教師培訓,教授書寫技能的教師要對書法有較為專業的見解,教師還需要熟練掌握“三筆字”的書寫技能,此外,教師還要有較為專業的教學方法。對于條件較好的地區需要建立統一的培訓中心,對教師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教師需要持證上崗,保證教學任務有效落實。
4.5 注重教材編寫
教育部門要注重教材的編寫,要完成“三筆字”教學計劃與大綱的編寫,組織專家編寫專用教材以及輔導資料。此外,制定“三筆字”的考試大綱也迫在眉睫,師范類院校要將“三筆字”的考核列入學籍管理。從制度上為“三筆字”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規范教學活動,讓“三筆字”教學落到實處。在教材編寫環節,要將關注點放在“三筆字”的特點上,形成教學與練習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首先,“三筆字”的教學要具有統一的標準,進行規范化教學;其次,“三筆字”的訓練要與教學密切相連,由練習促進教學的推進,突出教學重點,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最后,“三筆字”的教材與練習冊要相匹配,做到學什么練什么,鞏固課堂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6 營造良好氛圍
學校可以開展針對“三筆字”的課余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加入到“三筆字”的學習中,通過活動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組織相關比賽,給優勝者提供獎勵,鼓勵學生練習寫字;邀請書法家舉辦書法演講,豐富學生的理論體系;組織學生參觀書法展,讓學生感受到書法的美,探索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校內網站上設置書法相關交流平臺,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取長補短。
綜上所述,“三筆字”教學的開展在基礎教育中非常重要,是師范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要求也不盡相同。就目前我國“三筆字”教學現狀來看,存在的問題非常嚴重,“三筆字”教學無法順利開展,教學成果與既定目標差距較大。在未來的“三筆字”教學中要采取有效策略對其進行完善,注重基礎教學,完善教材編寫,強化師資力量等。保證“三筆字”的教學能夠有效開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貴州省晴隆縣長流鄉楊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