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合生
摘要: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內容很抽象很多內容需要學生動手實踐,為節約實訓資源,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的知識和技能,利用信息化教學能很好的解決此問題。計算機網絡技術課信息化教學應把教學分析、策略選擇、過程實施、效果反饋這四個環節設計并應用好。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信息化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018-02
Abstract:The cont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very abstract and needs students to practice. In order to save training resources and enable students to better grasp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is course,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can solve this problem well. The four links of teaching analysis, strategy selection, process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feedback should be well designed and applied in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research
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內容很抽象,不好理解,很多內容需要學生上機練習或動手制作,為節約實訓資源,也為學生能更直觀地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課,利用信息化教學能很好的解決此問題。本人在任教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分析、總結教與學,同時在學習借鑒其他人的信息化教學方法之后,認為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信息化教學設計很關鍵也很重要,認為計算機網絡技術課信息化教學應把教學分析、策略選擇、過程實施、效果反饋這四個環節設計并應用好。下面我就以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當中的《制作網線》這一節為例,具體描述一下這四個環節應該是怎樣設計的。
1 教學分析
1.1教材分析。《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專業實踐課,《制作網線》位于教材第一章第3節,第7頁是高三第二學期的專業教學實踐模塊。
1.2教學目標。本次課面對的是計算機應用專業中職三年級學生。課前我們對學生的學習特質進行了科學的分析,發現一部分學生專業理論知識薄弱,動手實踐能力不強,需要不斷的鼓勵與外界刺激。由教學內容分析,學情分析,結合崗位需求,我們確立了本課的三圍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并初步掌握網絡雙絞線制作過程與要點。
能力目標:培養網絡組網能力。鍛煉觀察、模仿、表達等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
1.3教學重點、難點。網絡雙絞線的制作標準EIA/TIA568中規定了兩種雙絞線的線序568A與568B。網線的制作工藝步驟較多而且比較精細,故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①直通線和交叉線的作用及區別。②網線制作的方法。
(2)本課難點是:①網線排序。②壓水晶頭。③網線不通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2 策略選擇
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故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2.1任務驅動式教學法。
2.2活動探究式教學法。
2.3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
3 過程實施
3.1課前準備。讓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如下圖)領取任務書并了解任務。
3.2運用超星教學平臺。讓學生登錄超星教學平臺,運用此平臺可展開教學、實訓、教學評價、教學反饋。(超星教學平臺界面如下圖所示)
3.3采用網線制作實驗臺軟件進行教學。學生看過任務書后對網線制作的工具及步驟有了初步了解,為了更好地掌握網線制作步驟,并節約材料,要求學生打開網線制作實驗臺(網線制作實驗臺軟件界面如下圖所示),在材料盒里選擇所需網線、水晶頭等材料,通過點擊操作欄里的不同操作,虛擬制作網線。通過用實驗臺練習,學生可以對網線的內部排線及制作過程有更進一步的掌握。學生練習完后可以用超星教學平臺進行作業評價、教學評價和教學反饋。
3.4學生實訓與教師引導與演示。
(1)根據操作“制作網線實驗臺”的經驗,每人動手,實際做一條交叉線,測試完成后,將一側水晶頭剪去,將網線制作為直通線。學生一邊做,老師一邊進行指正。等學生做完后,老師進行評價總結。
(2)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實際做網線的步驟。
(3)教師親自給學生講解演示真實制作網線的過程。
3.5教師講課實錄。在錄播教室把教師上這節課的全過程錄制下來。
3.6作品評價。讓學生分組比賽真實制作網線,教師派四名裁判員逐個步驟打分;全部結束后每組派組長講解制作思路并闡述自己的不足;教師結合裁判員評分綜合打分,并評出最佳制作小組。等比賽完后,老師進行評價總結。
3.7學生通過看網線制作的視頻回顧并鞏固步驟。
4 效果反饋
4.1教學反饋及總結。
(1)探究總結:引導學生從任務實踐中分析容易出錯的步驟,以及避免出錯的方法。
(2)將制作步驟中的要點列出,讓學生體會到:
剪保護外皮——輕輕用力,防止剪到線芯
排線序——選好標準,準確排列
套水晶頭——線芯線槽一一對應,線芯直到水晶頭底
壓線——用力平衡,一壓到底
測線——序號對應
4.2經驗與問題。
(1)成功經驗:合理運用了信息化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存在問題:少部分學生的動手能力需進一步加強鍛煉。
總之,把上述的信息化教學的四個環節設計好對于課堂教學很重要,本人所述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是在尊重教學規律和原理及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構思和設計的,運用此信息化教學方法能提高教學效率,節約教學資源,能把抽象問題具體直觀化,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會展;仿真技術在中職計算機網絡可視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年06期
[2]江帆.信息化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實踐研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1)